众将士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听到俞大猷的命令后都不敢怠慢,不顾眼前冲杀上来的倭寇,都纷纷后退卧倒。
倭寇也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徐海正要冲来攻杀,众人突然只觉得脚下一震,随即却听得山顶传来一阵阵崩天裂地之声响彻天际!
是佛郎机大炮齐声开炮的声音!
徐海等倭寇本以为俞家军必然是全然耗尽了所有炮弹,所以才会撤出前滩阵地让他们扑了个空。
没曾想俞大猷是嗅到了危险提前将大炮炮弹拉到了山上,并留了很少的弹药以作突围之用。
刚才倭寇发起总冲锋之时,俞大猷就心知此地若是强守下去恐怕就要抵挡不住全军溃败了,必须借助剩余的全部火器大炮一齐震慑倭寇,让倭寇误以为他们还有炮火延续,只是设下伏兵陷阱,诱使他们上钩近前被大炮伏击。
是以刚才俞大猷命令汤克宽带人上山,集合剩下的全部炮弹,冲着第二道防线的前沿阵地猛烈轰击不留丝毫剩余!
此时倭寇正是密集冲锋之时,炮火的集中打击效果极佳,一炮下去就能炸倒一片倭寇敌军!
徐海等人见状也果然认为俞大猷是布有埋伏,故意等到他们大军密集,全部集合冲锋的时候再用炮火一网打尽。
倭寇此时并不知道,现在俞家军所剩的炮弹火力不过只是程咬金的三板斧而已,待抡完之后便会黔驴技穷无计可施。
而此时十八门佛郎机大炮一起开火!其声势之大当真是骇人,炮火仿佛无穷无尽一般。
徐海等一应贼首皆担心大军中伏俞大猷还有算计在后,赶紧一声号令全军马上撤退!
就在倭寇开始撤退的时候,山上的炮火也几乎要消耗殆尽,俞大猷命令剩余所有鸟铳手冲着敌军发射所有剩余弹药。
终于在耗尽了全部的火器炮弹之后,俞家军挡住了倭寇这一次的全力冲锋进攻,而他们已经再无突围的希望。
俞大猷令人火速清点全军现状。
此时俞家军伤亡已到三成,再不能在大区域内分散作战必须将兵力集中。
俞大猷当即下令道,放弃第二道防线,全军退守到山顶,在那里他们用石头垒起了一道高墙,那也是他们最后的防线!
俞大猷看着远处宁静如线的海平面,“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海上粼粼红光宛如将士们的鲜血汇聚而成。
是他俞大猷把兄弟们带出来的,但是他现在却没能力把兄弟们带回去。
俞大猷的拳头几乎要握碎了,浙兵大军却依然没有到。
刘显自看到俞大猷等人被倭寇包围后便马不停蹄去找谭纶,路上不敢有丝毫喘息时间,不到一日时间就赶到了杭州府浙江布政使司衙门。
刘显来不及休息一下就赶紧去见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谭纶,但衙门中的人却说谭纶今日有公务外出,明日才能回来。
刘显本想星夜去找谭纶,但是衙门中的人却因为刘显不说清楚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他们不敢透露谭纶大人的行踪,只让他在衙门里等且没有地方给他们睡觉休息。
因涉及到绝密军情,刘显不敢告诉旁人,只禀明了自己军中参将的身份,但依然不被告知谭纶的去向。
刘显的官职实在有限,布政司又是大衙门,且文官同级都可以节制武将,刘显人微言轻无可奈何,索性就在带着亲随守在衙门门口一直等着谭纶回来。
这一路刘显虽然累的精疲力尽但依然不得安然休眠,他心中实在担心俞大猷全军的安危,虽然俞家军早有准备且各个勇猛无比,又可依托地形打防御之战,但他们毕竟人数比之倭寇只有其十分之一,凶险异常安危难测,援军每晚来一刻兄弟们就多一分危险。
终于在正午时分,刘显等到了谭纶回到衙门,他赶紧迫不及待上前表明了身份说有紧急军情要跟谭纶禀报。
谭纶虽不认识刘显,但是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俞大猷手下俞家军的兄弟们,他们一个个风尘仆仆疲惫不堪地守在衙门口等自己,谭纶马上意识到必然是有万分紧急的情况,赶紧将众人请到府内。
在得知衙门中的人拒绝告知刘显等人自己的去向还排挤刁难他们之后,谭纶大怒,将昨天接待刘显的官吏以贻误军机为由痛打二十仗。
刘显现下顾不得这些小事,拿出俞大猷给自己的虎符和印信赶紧说明了现在的情况。
谭纶闻言又惊又喜,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真不愧是俞神龙,有勇有谋是大帅之风,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按朝廷拨发粮草的押运期限算,今日正好就是军需到达的时间。请刘将军和诸位兄弟放心,我这就去军营看粮草到了没有,随时准备筹措点兵,咱们内外夹击荡平倭寇!”
刘显闻言大松了一口气,俞大猷果然识人,这谭纶大人不是那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也是个实心用事志在功业和百姓的良将正官。
说罢谭纶便带着刘显等人赶赴浙兵抗倭军的本部大营。
众人意志高昂地到了浙兵军中,结果谭纶询问之后军需官却说军粮今日还未到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军需供给跟不上,那这十万大军也是不能轻易调动的。倭寇主力也有三万,想要把他们全都消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便是内外包围也很有可能会是一场持久战。
十万大军一起调动每日所消耗的粮草是十分庞大的,若是粮草短缺,这一仗依然打不了。
刘显十分着急,谭纶道:“先不要着急,这才正午时分,军粮逾期贻误不到乃是重罪,我想押粮官应该晚些时候就会到。
这样吧,我现在就派人直接去运河码头去等军粮。只要军粮一到不管是什么时辰,大军都星夜出发驰援俞总兵!”
刘显此时也没有别的办法,粮草不到十万大军确实是寸步难行,他只能跟谭纶在这里一起等待军需供给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