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挽月的表情有那么一瞬的不自然。
但很快她就恢复正常。
娘说的是有道理,可她自己的情况和娘不同。
娘和爹是夫妻,她只是靖王的妾室而已。
娘和爹相伴多年,感情深厚,而她对靖王,从一开始就是利用居多。
骗也骗过多回了,现在再来担心靖王能不能容忍的问题,也晚了。
姜挽月抬头看着帐子,只觉得上面绣着的石榴葫芦纹样,格外的讽刺。
靖王对她又有多少真心呢?
他对自己或许有那么点喜欢,那那么一点点的喜欢,在靖王心里又占据多少?
姜挽月怔怔出神,就这样看着头顶的帐子,良久。
直到绣春端了热粥和阿胶羹过来。
姜挽月吃了半碗粥,阿胶羹倒是全吃了,吃完后叫住绣春问起了府里的情况。
“您放心,府里一切安好,昨晚上侧夫人过来了两趟,看夫人在,就回去了。关姨娘那儿一直派人守着,她都不知道外头出了事……”
绣春一件件地说着,姜挽月静静听着,时不时点点头。
“等王爷和王妃回来,肯定会论功行赏,倒是把钱婆子调到梧桐院来。”
钱婆子机灵,昨天要不是她发现了不对劲及时报过来,想要抓到那些叛贼的藏身之所,恐怕不容易。
不过她只是个看门的婆子,哪怕论功行赏,也不一定能报到靖王跟前,倒不如让她到自己跟前,等靖王过来看孩子的时候,跟他提一提。
半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管家一直关注着外头,皇帝一行人刚进了城,管家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立刻着人安排迎接。
只是他等了半天,却没等到靖王,只等到了王妃和三位小主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意想不到的人。
姜挽月吃完东西后又小睡了片刻,再次醒来后,就发现绣春的神情很不对劲。
“你怎么了?”
姜挽月自己坐了起来,拍了拍绣春的肩膀。
绣春吓了一跳,拍了拍胸口,一脸的纠结。
“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你这样子我看了反而更难受,是出什么事了?王爷受伤了?”
姜挽月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问道。
绣春摇摇头,觑着姜挽月的神情,咬了咬唇,然后像是下定了决心似得开口。
“王爷是受伤了,不过不严重,听说此次王爷立了大功,皇上没让他回府,接进宫里了。”
一开口,好像就没那么难了。
“王妃带着世子、大小姐二小姐先回来了。奴婢去向王妃禀告您生产的事,结果在正院看到了一个人。”
姜挽月眼皮抬了抬,心里忽然闪过一道什么。
“你看到了谁?”
绣春张了张口,吐出三个字。
“齐王妃。”
姜挽月仿佛听到了靴子落地的声音。
她笑了起来。
眼底有着绣春不理解的了然和松快,以及绣春看不懂的其他神色。
“果然……毕竟是心上人,和旁人到底是不一样的。”
姜挽月抬手抚过眉毛。
一点一点,从眉尾抚至眉峰,再到眉头。
随着这动作,她心中原本纷纷乱乱的心思,也渐渐变得清晰。
原先因靖王一些举动而生出来的愧疚和感动,在这一刻消散。
什么都不剩了。
只剩下一颗坚定的心。
姜挽月回想着先前的心情,细细琢磨、回味。
“这一怀孕啊,心就变软了,看谁都与从前不同,其实哪里不同呢?都一样,人是不会变的。”
姜挽月低声喃喃,也不知是说给绣春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绣春发现自家小姐的眼神变得清澈明朗了许多。
也冷了许多。
不过,当姜挽月转头看向绣春时,还是如从前一般温和。
“好了,别这样看着我了,既然王妃回来了,这府里的事就不用我们管了,守好梧桐院,其余的事就让王妃去处理吧!”
姜挽月一点没有恋权的意思,让绣春把靖王给的令牌送回去。
她知道轻重。
如今齐王事败,靖王立了功,地位已定。
这靖王府,也呆不了多久了,这时候和王妃抢府里的事,根本没必要。
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孩子。
绣春明白了她的意思,拿着令牌去了前院。
靖王虽然没回来,但荣安却是跟着王妃一起回来的。
绣春直接把令牌交给了荣安,转达了自家主子的问候和关心。
她很想试探齐王妃的事,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主子都没发话,她还是别多此一举,免得添乱。
对于姜挽月的得体和识趣,卢清霜很是意外。
她本以为姜挽月生了儿子,会借此机会索要更多。
经过行宫之事,卢清霜的心思也有了不小变化。
从前她还会因为靖王看重扶持崔烟和姜挽月而心中不快,担忧自己的处境,现在,不会了。
靖王的心,从来都不在府里,而是在府外。
卢清霜看了一眼西厢房的方向,嘴角勾了勾,露出个冷冷的笑。
很快笑容隐没,她脸上恢复了从前的大度和镇定。
她叫来两个心腹丫鬟,吩咐她们好好照顾齐王妃。
而此时的魏赋雪早就已经醒了。
她听说了行宫的事,整个人都惊呆了,不敢相信齐王会做出那样的事。
眼下的她,满腹心思都想着皇帝会怎么严惩齐王府,担忧着儿女的安危,又忧心娘家会不会受牵连,根本没想过自己身为齐王妃,住在靖王府有什么不妥。
也没深思过靖王妃保她的原因。
这一天,皇帝一连发了十几道圣旨。
行宫的守备被赐死,连带着途经的官员也都收到了斥责,贬官的贬官,夺职的夺职。
辽东大将军被判了诛三族,在京城的亲眷尽数被抓,关进了大牢。
其余和齐王亲近的人家,也都受到了波及,最轻的也是流放。
至于齐王本人,皇帝废了他的爵位,贬为庶人,同样关进了牢里。
齐王母族,同样判了诛三族。
而他的妻族魏家,判得算是轻的,十五岁以上的成年男子斩首,女眷和幼子都放过了。
到了次日大朝会,皇帝尽数靖王此次的功绩,不吝赞词,把靖王夸的是天上有地上无。
紧接着,皇帝下旨,立靖王为太子,择日入主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