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下来,每个人都吃得很饱。
有艾禾和胡莱在,餐桌上的话头也没停下来过。
“原来你真的刚分手啊。”
艾禾稍微惊讶了一下,方央则是眼睛里都迸射出了灿烂的光芒。
胡莱提到这个就生气:
“那个混蛋陈野升,我早就说过他不是什么好东西,你非不听。”
钟歌内心默默吐槽:有哪位成年男性你没过说过不是坏东西的……
乔椿叶摆了摆手,“算了,人都走了,没必要再说他。”
艾禾眨了眨眼睛,感觉自己似乎提起了什么不该提及的话题,于是连忙转移话题:
“哎呀,吃得好饱啊,刚好我们都在滩外了,干脆一起到处逛逛吧?”
滩外?
钟歌忽然想了起来,前几天他在抖音看到,李青笙和喻碧玲就经常在滩外摆摊卖东西。
他打开手机看了眼,看见李青笙正在直播。
点进直播间以后,看到她和喻碧玲果然正在摆摊。
反正今天休假,刚好又在附近,干脆过去看看?
钟歌收起手机,呼应艾禾的提议:
“我觉得行,刚好我知道滩外有个人,摆摊卖些小手工,感觉还挺不错的。”
艾禾:“哟,原来你对这些感兴趣啊?”
钟歌压根儿不搭理她的调侃。
朋友之间互相犯贱,谁松动了谁就输了。
方央觉得这个提议不错,虽然有这么多电灯泡在,但是能和乔椿叶一起逛街就是好的。
而且如果没有这些朋友在,乔椿叶未必会愿意和自己约会。
“我觉得行。”
胡莱也没什么意见,饭后散步消消食儿也是挺好的。
于是一行人买完单后,一同走出了餐馆,在繁华的街道上漫步行走。
钟歌没遇到过他们的摊位,但是作为本地人,他通过直播间的画面,能判断出大概在什么方位。
所以,他很快就带着众人找到了李青笙。
喻碧玲和李青笙坐在两个小板凳上,面前支着一个小摊,一旁的手机支架能让手机拍到她们俩摆摊的画面。
喻碧玲特地选在这里摆摊。
因为这个地方人流量不算大,环境不那么嘈杂,对于做手术换上人工耳蜗的李青笙来说比较友好。
长期待在嘈杂的环境,会让李青笙的耳朵不舒服。
而且李青笙因为积蓄有限,所以只做了一只人工耳蜗,有时候会容易头晕恶心。
现在已经差不多上晚高峰的末端了,来光顾的人少了很多,喻碧玲一眼就看到浩浩荡荡往这边走来的钟歌一行五人。
“你、你是那天救下青笙的男孩子!”
喻碧玲激动得都站了起来,李青笙也看到了钟歌,连忙跟着站了起来。
不过喻碧玲虽然很激动,但是说话的音量却还是比较轻。
乔椿叶和胡莱、方央都惊讶地看向钟歌,他们没想到,钟歌口中的小摊,和他居然还有这种渊源。
一下子被这么多人同时盯着看,钟歌还怪不好意思的:
“哎呀,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对您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我们来说……您的勇敢果断,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喻碧玲是很温柔很细心的女生,她的感激溢于言表,
“如果不是您救了李青笙,我们……我们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在一起了。”
虽然李青笙不善言语,但她同样很郑重地鞠了一躬:
“非常……感谢您。”
“没事没事,我就是刚好在附近,知道你们在这边,就过来随便看看。”
钟歌微微欠了欠身子,没有过多推辞地接受了她们的感谢。
“那,请随便看看吧,有喜欢的请尽管说,我们可以送给你们。”
喻碧玲很热情,李青笙同样点点头表示认可。
钟歌很礼貌地推辞:“没关系,你们这是小生意,本来做手工就不容易,我们还是付钱比较好。”
“好吧。”
喻碧玲表面上答应,但其实心里已经决定等会在价格上给他们狠狠打折了。
她们今天摆出来的手工作品还挺多的,看得出主打的是可爱风。
有羊毛毡和编织品做的小动物玩偶、卡通形象,也有各式各样的小手串。
钟歌正打量着这些手工的时候,胡莱和乔椿叶已经开始向喻碧玲打听她们和钟歌之间的故事了。
几人一遍听着,一遍挑选着手工作品,时不时发出被惊讶到的声音。
与此同时,直播间里的观众也听到了这些内容。
喻碧玲讲得很流畅,从和李青笙相识开始,一直讲到李青笙轻生被钟歌救下。
胡莱:“难怪我看小姐姐说话好像有些不熟悉的样子,原来……”
虽然胡莱心直口快,但也意识到自己好像有些不礼貌了。
不过喻碧玲完全没放在心上,对于听障人士来说,过度的礼貌反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负担。
其实把听障人士当成普通人就好了,不用连说话都要深思熟虑,生怕会戳痛了他们一样。
这样反而是把听障人士当成“异类”。
“青笙她换上人工耳蜗还没有很长的时间,对于天生的听障人士来说,即便是借助科技恢复一定的听力以后,说话也是需要训练的。”
喻碧玲知道大家应该对听障人士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所以主动替众人解释。
胡莱:“哦!原来是这样。”
乔椿叶:“你们之间的感情真美好啊。”
“确实。”方央也有同样的感觉。
艾禾:“小姐姐只装了一个人工耳蜗吗?”
李青笙点点头,“是的,是我努力、一点一点攒钱,也是碧玲,陪我做手术。”
李青笙说话时不时会微微卡顿一下,但是大家都很安静地聆听着。
钟歌觉得这幅画面十分美好。
耳朵,就应该用来礼貌地聆听别人的声音,不是吗?
胡莱嘴又比脑子快:“那为什么只装一只人工耳蜗呀?”
艾禾猜到可能是费用的原因,但是她没胡莱那么憨,所以没有直接说出口。
但是喻碧玲没觉得有什么,很坦然地道:
“因为费用,当时李青笙的钱只够装一只人工耳蜗。”
“这也是很多听障人士,没有选择人工耳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