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是一位意大利航海家,他最着名的成就是在15世纪末的探险中“发现”了新大陆,即美洲大陆,尽管他当时误以为自己到达的是亚洲的东部。
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于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率领由三艘帆船 组成的船队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他们终于在10月12日清晨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他们到达了印度,因此将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Indians)。实际上,哥伦布到达的是中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他随后又陆续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哥伦布的这次航行不仅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还推动了欧洲对新大陆的探索和殖民。 尽管哥伦布本人对新大陆的认识存在误解,但他的发现对欧洲历史、美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美洲原住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文化冲击。
因此,可以说哥伦布是“发现”新大陆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探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勇气值得我们敬佩和铭记。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他的发现所带来的复杂后果,包括殖民主义、种族冲突和文化灭绝等问题。
哥伦布误以为到达亚洲东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地理知识的局限性
地球形状的误解:尽管哥伦布坚信地球是圆形的,但当时的地理知识仍然相对有限,对于地球的真实大小和形状存在误解。这种误解导致哥伦布在计算航行距离和确定目标位置时出现了偏差。
地图的误导:当时的地图并不准确,尤其是关于亚洲和美洲的位置。地图错误地将亚洲大陆的位置向东移了,使得哥伦布误以为通过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亚洲的东部。
二、出发前的预判
航行距离的估算:哥伦布出航时,预计向西大约航行2500英里就可以到达 亚洲东岸。这一预判基于他对地球大小的估计以及当时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知识的局限性,这一估算并不准确。
马可·波罗的影响:哥伦布在出发前深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马可·波罗的游记中描述了亚洲的繁华和富饶,这使得哥伦布对亚洲充满了向往。他希望能够通过新的航路到达亚洲,从而带回更多的财富和商品。
三、航行中的观察与主观判断
航程的吻合:在实际航行中,船队的航程与哥伦布的预期基本吻合。这进一步加强了他的预判,使他坚信自己已经到达了亚洲的东部。
当地景象的相似性:登陆后,哥伦布所见到的风光与马可·波罗描述的亚洲景象较为相似。例如,他发现了新奇的植物和动物,这些在当时的欧洲并不常见,但在亚洲的游记中却有所描述。这使得哥伦布更加坚信自己到达了亚洲。
当地人的认知:哥伦布将当地人认定为印第安人,但这一称呼实际上是基于他的主观判断和对地理知识的误解。他误以为这些人是亚洲某个未知地区的居民,而不是一个全新的大陆上的原住民。
四、带回的特产与欧洲的误解
特产的误认:哥伦布带回了一些当地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等。这些特产在欧洲是前所未见的,但由于地理知识的局限性,它们被欧洲人误认为是来自亚洲的香料等商品。这进一步加深了哥伦布和欧洲人对他所到达之地的误解。
综上所述,哥伦布误以为到达亚洲东部的原因主要包括地理知识的局限性、出发前的预判、航行中的观察与主观判断以及带回的特产与欧洲的误解。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后仍然坚信自己到达了亚洲的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