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本以为汉王又会像原剧中一般死不妥协。
临死前还要再算计朱瞻基一把,让他背上杀叔的罪名。
没曾想三天时间一到,汉王真的老老实实去认罪了。
朱瞻基对此十分诧异,他没想到汉王还真就缺一顿骂。
善祥思及原剧中汉王又是绝食,又是在府中每天嚷嚷自己对大明的功劳。
还动不动辱骂朱瞻基,联合朝堂旧部大闹朝堂。
后来眼看彻底没有当皇帝得希望,言语逼的朱瞻基杀了他。
如今他突然投降,这些骚操作都没有了,善祥还有些不相信。
汉王岂会如此轻易的认输?她总觉得他心里没藏好事。
但其实原剧中的汉王不是真的不想活了,他是清楚朱瞻基不会让他活着。
无论是他勾结马哈木改朱棣兵败,还是在朱高炽身边安插内奸,害死朱高炽。
又或是侮辱原主的清白,又将原主举荐成太孙妃。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论哪一件被朱瞻基知道了,都绝不会给他活路。
所以他破坏破摔,只想让自己死的更有价值一些。
比如拿自己的命把朱瞻基也钉在杀害亲叔叔的耻辱架上。
若不是真的走投无路,谁愿意非要死呢?
但现在善祥打破他内心的想法,有善祥在,他就算死也损不了朱瞻基一点名声。
他只能投降,他可以死,但起码要给家人,给曾经跟他浴血奋战的兄弟留一条活路,所以他低头了。
朱高煦已经低头,朱瞻基自然解了他的圈禁,他在军中的旧部也跑到汉王府道喜。
汉王却不愿再见这些人,他知道这些人跟自己走的越近,将来就越危险。
他已经没有夺嫡的希望,又何苦拉着这些人给自己陪葬。
善祥说的话终究影响了他的想法,所以汉王拒不接见这些人。
朱瞻基本还欣慰朱高煦终于省心了心,可很快朱高燧就向他汇报了一个消息。
原来当初朱棣最后一次北征时,朱高煦就已经开始和马哈木勾结。
也正是两人的勾结才导致了朱棣的兵败。
朱瞻基之前听善祥骂朱高煦与马哈木勾结,还以为她指的只是汉王造反时,与马哈木有联系。
却不曾想原来爷爷还在时,朱高煦就已经开始通敌叛国了。
朱瞻基当即就想去找汉王,恨不能将他碎尸万段!
但就在此时,于谦杨士奇等人带着军报来找他。
原来又是马哈木带着瓦剌军队入侵大明。
国事在前,朱瞻基只能先处理此事。
与于谦等人商议后,朱瞻基不顾反对决定御驾亲征。
这是他登基以后第一次打仗,只能胜不能败。
他若赢了,朱高煦再无一丝希望。
朱高煦本还不死心,就算被善祥骂了一顿,他愿意给家人留条后路。
但内心深处也没熄灭过重来一次的希望。
如今瓦剌突然入侵大明,打断了他所有的想法不说。
若是朱瞻基此战胜了,那他们就再无一丝希望了。
朱瞻基率领军队到前线与马哈木对峙。
同时写信告诉兀良哈,鞑靼等部落的大汉,他之所以打这一仗,乃是为了互市。
只要他们不妨碍互市,不掠夺边境,自己就会撤军。
马哈木却野心极大,朱瞻基想要杀了他以绝后患。
接着马哈木提前一步下战书,要求和朱瞻基一战决胜负。
并要求朱瞻基,若是此仗败了以后不可踏出长城一步。
朱瞻基从三千营中亲自挑了八百人应战。
并要身先士卒上战场和马哈木打一架。
在场的大臣不明白朱瞻基为何要放弃火器的优势,去和马哈木打这一仗。
朱瞻基却偏要在马哈木最擅长的事情上打败他。
他要摧毁马哈木的自信,也让所有人都看看大明的军队才是最雄武的。
最终朱瞻基带着军队打的瓦剌军队节节败退,马哈木更是被朱瞻基亲手所杀。
明军大获全胜,其他部落见状纷纷投降。
朱瞻基很快班师回朝,这一仗的胜利让朱瞻基的威望空前高涨。
朱高煦更加心死,这一刻他甚至开始庆幸。
还好当初没有按原计划让人去散播谣言,去让他的旧部闹事。
就算现在朱瞻基知道了一些事要杀他,军中的那些旧部起码还能活命,不会被朱瞻基清算。
但朱瞻基打赢了马哈木,曾经他和马哈木通信勾结的事,想来也瞒不住朱瞻基了。
不知朱瞻基接下来会怎么对自己。
善祥怕汉王最后又一个想不开去激怒朱瞻基。
于是她命人给汉王传话,想死就死远点,不要往皇上头上泼脏水,她会保汉王妃和汉王世子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
于是汉王赶在朱瞻基回京之前,和自己的旧部亲信喝酒喝死了。
朱瞻基一回到京城就听说朱高煦死了,还是跟军中的亲信喝酒喝死的。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心中极为复杂,他有点不甘心,汉王就这么死了,真是便宜他了。
回京后,张太后听说朱瞻基亲自带兵上阵杀敌十分后怕,斥责他胡来。
朱瞻基却说这一仗打完大明能太平十几年。
而且打完这一仗,既整顿了军队,又让百官臣服,很值。
朱瞻基回京没几个月,他和善祥有了第一个孩子。
朱瞻基知道善祥怀孕后十分兴奋,第一时间就是琢磨取名字的事。
可惜朱元璋早就把他子孙二十辈的字都排完了。
分别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可惜朱元璋应该没想到,这些字只用了一半,大明王朝就完了。
按照辈分,善祥和朱瞻基的孩子应该是祁字辈。
朱高炽临死前,又给他长孙命名为“钰”。
所以在名字上,根本没有朱瞻基发挥的余地。
他和善祥的第一个儿子,早就决定好了叫朱祁钰。
朱瞻基对这个名字不是十分的满意,但不好违逆亲爹的心意,只能捏鼻子认了。
这一世,朱瞻基没有杀汉王。
善祥想要看看能不能逆转朱瞻基短命早夭的命运。
可惜朱瞻基的身体还是早早垮了,朱瞻基一点也没在意。
反而让善祥帮她处理朝政,他将善祥扶到他的龙椅上坐下。
然后将奏折也摆在她的面前,又在一旁为她磨墨道:
“以前我爹就说,你深的他的真传,恨不能你是他儿子,这天下交给你他一定很放心。
现在我身体不好,你来替我处理朝政,我爹一定没有意见。”
善祥忍不住笑话他:
“那你就不怕你爷爷和你太爷爷知道,骂你没用,让一个女人把控你的朝堂。”
朱瞻基却一脸无所谓:
“我的理想就是成为唐高宗。”
善祥忍不住拿毛笔敲他的头:
“怎么,你还想在大明也来一次胡代朱尊啊!”
朱瞻基却道:
“有什么不可?那武则天最后不也还政于李唐了。”
善祥骂他:
“谬论!”
其实善祥知道,朱瞻基这是感受到自己命不久矣在为她铺路。
他想着就算有一天他提前走了,善祥也能护着他们的儿子长大。
他将天下与孩子都来交给了善祥,可却不知道没有他在的世界,善祥也无法停留。
善祥不知该怎么拒绝他这份心意,朱瞻基却已经开始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告诉他朝中大臣的性格。
跟他分析朝中大臣中,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哪些可用,哪些要防备。
善祥将朱瞻基的话全都用心记下,在朱瞻基有意无意的指导下,真正掌控国事的人很快换成了善祥。
当皇上与当皇后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与其让朱瞻基死了,善祥去下一个世界,攻略另一个皇帝。
善祥宁愿朱瞻基活着,留在这个世界。
她询问系统,有没有办法为朱瞻基延寿。
系统告诉她只要朱瞻基不是皇帝即可。
朱瞻基命中注定只能做十年皇帝,所以十年一到,他的生命就走到终点。
于是善祥让朱瞻基在登基的第十年,将皇位传给了他们才几岁的儿子朱祁钰。
他自己成了太上皇,善祥成了太后。
文武百官都不明白皇上这是搞什么,纷纷竭力反对,称稚子登基,主少国疑,不是好事。
但朱瞻基坚持,退位后他的身体的确渐渐平稳下来。
朝中大臣这才发现,太上皇虽然退位,却反而有精力处理起朝政。
而皇上小小年纪,每日早朝困到睁不开眼,却依旧要坐在龙椅上也是可怜。
时间一转,很快来到终点,就算有善祥帮朱瞻基续命,他也只多活了不到三十年。
此时在离开人世,他已经不惶恐忧心。
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帝王。
他不用再担忧他离开了善祥该怎么办。
朱瞻基的生命走向终点前,他抓住善祥的手问她:
“你还会唱帝女花吗?”
善祥闻言有些意外:
“怎么想起帝女花了?”
这是很多年前她给朱瞻基唱过的戏曲,可她也只唱了一遍,没想到朱瞻基至今不曾忘。
朱瞻基告诉善祥:
“前几年我曾梦到过老和尚,在梦中他说我很幸运,能逆天改命。
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逆天改命过,我就想啊想,想啊想。
突然想到第一次带你去见老和尚的时候。
我记得那年临走前,你回头告诉看向,说皇上是个好皇上。
那时候我只以为你是在告诉老和尚,你不怪我爷爷了。
可后来你又给我唱了帝女花,你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就琢磨,到底是哪个天子守国门,哪个君王死社稷呢。
后来有一天,我忽然就想通了。”
朱瞻基直直的看着善祥,眼中星光点点:
“天子守国门,说的是我爷爷,我爷爷迁都顺天府,亲自镇守北疆蛮夷。
我大明的最后一任皇帝亡国前以身殉国了对吗?
帝女花中的帝女,是我大明的公主对不对?”
善祥闻言低眉,她不知道朱瞻基是什么时候察觉到这些,又是如何察觉到的。
也许是她延长了他的寿命,让他令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有了高兴。
善祥下意识否认:
“为什么要这样猜测?大明江山万世永存,怎么会轻易亡呢。”
朱瞻基摇了摇头:
“你不用哄我开心了,纵观历朝历代,哪有不亡的江山呢。
若我大明的君王能死社稷,也是我大明最后的风骨。”
朱瞻基用最后的力气抓住善祥的手:
“善祥,老和尚是看出你来历不凡,所以才问你我爷是不是个好皇帝对吗?
那大明呢,告诉我,大明国运多少年?”
善祥闻言沉默许久,脑海中想了很多很多,她有心想否认到底。
可看着朱瞻基气若游丝的模样,摸着他油尽灯枯的脉象。
看着他马上就要走到尽头的生命,善祥还是心软了,最终她轻声回道:
“276年。”
朱瞻基又问:
“因何而亡?”
善祥回答:
“气数已尽。”
听到气数已尽四个字,朱瞻基闭上眼睛,久久不能回神。
不知过了多久,善祥听到他又问:
“我呢?”
善祥回答:
“本来你的寿命应该结束在36岁,就像太宗皇帝曾经让你们发的誓言那样,早夭短命。
当初我不让你杀汉王,根本不是为了什么百姓天下,我只是害怕,害怕你的生命真的应咒短命。
我劝你早早退位也是想保你的命,命中注定你只能做十年的皇帝,我太害怕了,只想不顾一切留住你。”
听到善祥这话,朱瞻基忍不住伸手抚摸她的脸颊:
“对不起,是我一直让你担忧了,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老和尚说的对,遇到你我很幸运,我逆天改命了。
能活到如今这个岁数我已经很知足了,谢谢你为我做了那么多。”
善祥摇了摇头:
“不要跟我说谢,我们之间永远不需要这两个字。
也不要害怕去未知的世界,你去哪我都陪着你。”
善祥的话让朱瞻基无比感动,他的妻子真的为他筹谋了一辈子,为他思虑了一辈子。
他不知道善祥到底是何来历,也不想追究,他只知道,她不会害他。
如今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又如何再舍得让善祥跟他一起死。
朱瞻基摇头:
“不要,不要陪着我,好好活着,我可以在地下等你,多久我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