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秉不心动那是假的。
“林大人,你刚才说暗地里是什么意思?你是要我们做你的细作吗?”
林哲轻轻笑了一声。
“韩大人,还是你聪明,一说就明白,林某正是这个意思,林某帮你俩分析过了,你俩做细作风险不大,万一林某败了,你俩不会暴露,你俩还是你俩。”
林哲的这个考虑还是蛮周到的,只是钱伯华不好表态,这事最好由韩秉来决断,那钱伯华几乎无责。
不过韩秉也是不能擅自作主的,于是他把钱伯华拉到一旁商议。
“钱大人,你看这个事怎么弄?如果我们不答应他的话,那我们就会有麻烦,他会想方设法要陆中书交我们出来,不如我们按他说的办,反正是暗地里的,陆中书应该发现不了。”
韩秉是典型的现实派,为了不吃眼前的苦,什么都敢做。
钱伯华很反感林哲来这一套,这种细作之事其实钱伯华早在做了,如今还来岂不多此一举,再说韩秉能干啥,等韩秉一回到东京汴梁城就会翻脸不认的,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点始料未及。
林哲听完韩秉讲的便直接要韩秉拿一个保证出来,这保证如何拿?
韩秉当时就急眼了。
“林大人,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吗?我们如何拿的出这个保证,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只能答应你做这个细作,但保证不了是不是在做细作。”
韩秉也是有脾气的人,高官厚禄几十年了,哪受过这等鸟气。
林哲白了韩秉一眼。
“韩大人,怎么不能保证?你们一人给林某写一个文书,如果你们返回后背信弃义不做林某的细作,那你们写的将出现在陆中书案前,以陆中书多疑的性格,即便眼下不处置你们,以后也没你俩的好果子吃。”
林哲这招颇为毒辣,等于是卡住了钱伯华和韩秉的命门。
韩秉对此很是瞠目结舌,难道就这样被拿捏没办法改变,或许还可以力争一下。
“林大人,这不好吧,我们都是一言九鼎之人,岂是背信弃义之徒,我们就怕我们写的文书会落到宵小手里,给林大人和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韩秉虽然没有明说林哲是宵小,但林哲非常不爽听到这话。
“韩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宵小?林某这有宵小吗?还是说你意指林某是宵小?”
林哲不客气的质问道。
韩秉没想到林哲这么大怒气,连忙改口。
“林大人,你又误会了,我们哪敢指你是宵小,我们是怕这营中有陆中书的耳目,陆中书的耳目无所不在,陆中书纵横朝堂几十年靠的就是耳目。”
韩秉一向狡诈,马上便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推给陆知心。
林哲觉得韩秉在拖延,没给韩秉一点面子。
“你俩到底写不写?你俩不写的话,林某就去跟陆中书提,让陆中书把你俩交出来。”
“林大人,你不要这样逼我们?如果我们反击,陆中书未必会交我们出来。”
韩秉愤愤说道。
林哲颇为好笑的看了看韩秉。
“韩大人,还有你选的份吗?陆中书赶你们来就是让你们替他卖命的,你们又何必再对他忠心耿耿,为自己找一条退路不好吗?林某看你们还不太坏就跟你们交一个底,不止林某一人要对付你们这个,其实很多人都想你们垮台。”
林哲这话说的是一个实情,连陆知心都精准判断出有一只黄雀在后头伺机而动,钱伯华和韩秉这个时候找一条退路来退很是合情合理。
韩秉在这种压力之下不得不做决定。
“林大人,行,那我们就写一个文书,我们只是有一点小要求,文书务必保存好。”
“这个用你提醒吗?你们赶快写,林某可没心情跟你们耗。”
林哲很不耐烦,即便韩秉是韩静的父亲,林哲也不会给面子。
钱伯华一直在旁边没作声,等到要写这个文书,钱伯华的问题来了。
“林大人,老夫愚钝,不知这个文书该怎样写?你能给点意见不?”
钱伯华这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找茬,二是真不知这个文书怎么写,这个文书怎么都得按林哲的思路来写,否则林哲不会认可。
林哲略微想了一下。
“钱大人,你们就这样写,你们写一份投诚书给林某,你们在投诚书上要特别强调你们这边受到攻击存在分崩离析的可能,你们为下半辈子的安危必须找一条退路,啰嗦的话不要写多,意思表达清楚就行。”
林哲这样的安排简直把人掐死了,钱伯华和韩秉纵有不满意还是得忍气吞声的照写。
钱伯华和韩秉写完投诚书后以为没事,他俩可以顺利返回东京汴梁城。
林哲好心提醒了一句。
“二位,你们是来和谈的,和谈都没怎么谈,你们就着急回去,你们回去后怎么向陆中书交代?”
你什么意思?和谈没进展与你没关系吗?是你在阻碍和谈,你还好意思说?韩秉是一脸的无奈。
“林大人,你做点让步不就行了吗?”
韩秉头一个反应便是叫林哲做让步,让他们带一点和谈的成果回去。
真敢想,想的也真美。
林哲二话不说一盆冷水便泼了过来。
“韩大人,你想什么呢?叫林某让步?亏你敢讲,眼下林某不但不能让步,还得叫你们带二个做不了主的条件回去,一是责令盘踞在东京汴梁城内的北大营退出东京汴梁城去戍边,二是交出谋害太子殿下的主谋跟帮凶,这两个条件必须办到。”
这不是要了陆知心的老命么?这么狠的条件陆知心如何答应的了?钱伯华和韩秉即便愤怒,对此也只能是默默无语,刚好内侍来宣旨了,升林哲当开封府尹和枢密使的旨,钱伯华和韩秉赶紧撤。
两人闷闷不乐的回了东京汴梁城,两人都还没来的及休息一会,陆知心带着庞贤东便找上门来了。
“二位大人辛苦了,和谈进行的怎样?”
陆知心讲这个话的时候眼里满满的期待。
现在应该是陆知心最艰难的时刻,陆知心以前把宝押在北大营上,以为靠着北大营能天下无敌,没想到北大营拉垮至极。
钱伯华不好说实情,他看向韩秉,似乎是要韩秉说残酷的实情。
韩秉很是为难,磨叽半天才说。
“陆中书,那厮甚是狡诈,又提了两个新条件,且一个比一个狠,其一是北大营滚出东京汴梁城去戍边,其二是交出谋害太子的主谋跟帮凶。”
韩秉似乎对北大营的无能很是愤怒,特意用滚字代替退字。
陆知心听到这样的条件心都碎了,这预示着和谈走进了死胡同,接下来只有跟厢军死战。
“庞枢密,调兵可有眉目了?”
眼见和谈无望,陆知心只能转头问庞贤东,似乎只有庞贤东才能拯救东京汴梁城。
庞贤东才派的人去搬救兵,还是混杂在和谈的队伍出的城,这去的人能否搬来救兵庞贤东可不敢保证。
“陆中书,没这么快的,且有些经略安抚使比较的狡诈,他们会采取观望的态度,如果我们这边能扛住,他们可能会出兵。”
庞贤东似乎不着急,他家有位小娘子跟那位林大人跑了,他就是那位林大人的岳丈,加之他一直安分守己,想来那位林大人不会为难他。
陆知心的心情马上跌落谷底,这些天没一个好消息,全是捅人心窝的坏消息,听到庞贤东的话更是觉得援兵是指望不上,得另辟蹊径才行。
陆知心不由想到深藏不露的南平王赵松,这个时候是要和南平王来点什么。
“庞枢密,你有没有认真在做这个事情?这事可开不得玩笑,你不要以为你家有位小娘子缠上了那厮了,那厮就会放过你,如果那厮攻进城来,你最好的结局是告老还乡。”
陆知心正愁找不着人发火,刚好庞贤东这个事不关己的态度让人愤怒不已,陆知心自然不会放过。
陆知心这话等于是在训庞贤东,这让庞贤东感觉很没有面子,庞贤东必须要辩解一下。
“陆中书,下官怎么没有认真在做这个事情,下官知道这个事的轻重,可这事由不得下官做主,下官只能尽力催促,眼下城被围,催促都催促不起了,说到那个事,好象不止下官家的小娘子缠上那厮。”
庞贤东虽然没有明说还有谁,但大家都知道庞贤东讲的谁。
钱伯华赶紧出来熄火,可不能让庞贤东的宝气都出来。
“庞枢密,别扯这些,咱们现在得面对问题,你要考虑如何解决北大营战力拉垮的问题?如果是领军者太差劲,那是不是考虑换人?”
钱伯华这个时候提出换将,似乎犯了兵家大忌,须知这个临阵换将是双刃剑,运气好的话是可以翻盘的。
韩秉闻言马上敦促庞贤东去北大营那,他还表示愿意陪同庞贤东一同前往,这让陆知心感到一丝暖意。
庞贤东有点不愿意去,可架不住韩秉的热情只能去。
这两位走了,钱伯华以为自己能回府休息,接下来等着看戏就行,没想到陆知心叫钱伯华陪他去南平王府。
陆知心突然提出去南平王府,这多少有些奇怪,难不成陆知心想跟南平王赵松谈判?可要是谈判的话又不太可能,南平王赵松没那么蠢这个时候谈,钱伯华摸不清陆知心的套路只能先跟着去。
南平王赵松这一向颇为得意。
刑部终于名正言顺归他南平王赵松一人所有,这是一件大喜事,以前多少有个刑部尚书曹百里在那碍着南平王赵松的眼,如今碍眼的曹百里没了,南平王赵松这才全方位掌控刑部。
眼下厢军逼近东京汴梁城,南平王赵松却一点不担心,对陆知心的到访也没有一点意外,仿佛在他的意料之中一样。
“陆中书,你怎么来了?你的大驾真是难得,是出了什么事了吗?”
南平王赵松故作诧异的问道。
陆知心看起来很爱急,也不拐弯抹角。
“王爷,想必你知道厢军正在城外,厢军来势汹汹,北大营暂时不能驱之,本中书想听王爷的看法,怎么对付这个厢军?”
本王的看法?这与本王何干,厢军不是奔你们而来的么?南平王赵松有点不明白陆知心的意思。
“陆中书,本王没有想法,本王与那位林大人并无瓜葛,想来那位林大人不会为难本王。”
南平王赵松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南平王片面认为那位林大人会对他客气,陆知心必须把这个跟南平王赵松讲清楚。
“王爷,你太乐观,那位林大人可不会像你讲的那样,只要那位林大人收拾完一切,他必定会对你下手,你所有的一切他都清楚,他不会坐视你的强大,你到最后也是他的威胁。”
陆知心非常的小题大做,似乎想拖南平王赵松下水与那位林大人开战,南平王赵松是不会同意的。
“陆中书,你这是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本王开始就说了,本王与那位林大人无利益纠葛,你何故还在这挑唆,无论你怎么说本王都不会上你的当,你还是多关心一下自己。”
陆知心这话等于是白说了一场,南平王赵松一点没变自己的想法。
陆知心还是不死心。
“王爷,还记得上次那个青州之乱吗?本中书特意叫那位林大人去平的乱,那位林大人很聪明,肯定知道你是青州之乱的始作俑者,那位林大人之所以没找你的麻烦,是那会还不想跟你翻脸,但你俩这个脸肯定是要翻的,与其等那位林大人来翻,不如你先翻,你我联手把那位讨厌的林大人干翻了,这样你以后才有安稳日子过,你应该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陆知心的意思很简单,如果他倒了,那位林大人是会集中力量来收拾你这个南平王的。
南平王赵松肯定考虑过这个,只是他宁愿和那位林大人动手,也不愿意和陆知心这样的老滑头联手,那位林大人不好,你陆知心就更不好。
“陆中书,本王年纪大了,不想参与纷争了,如果那位林大人要对本王下手,本王绝不还手,那位林大人出刀,本王只出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