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最了解的梁帝的,绝不是皇后贵妃,太子誉王,也不是揣测圣意的朝臣,而是这个高湛。他朝夕侍奉陛下左右,这些年恩信不减,若没有审时度势,察言观色的能力是做不到的。\"
闻言,一旁的萧景毅深以为然。
高湛算是皇宫中少有的聪明人。
他清楚梁帝需要的,是他的忠心,而非小聪明。
所以,有些事他都是知而不语,看穿不说穿,始终装傻充愣。
梅长苏见蒙挚仍旧一脸的茫然,摇了摇头,接着道:
\"就以此次东宫的事来说,你几次请求陛下明发谕旨,都被高湛拦住话头,就说明他了解,当时陛下的犹豫不决,毕竟封禁东宫的罪名绝不会小,以太子如今的处境,一旦谕旨发出,储君之位不废也要废了......\"
蒙挚不禁吓出一身冷汗,\"我没那个意思啊,我只是......\"
\"你只是为了更方便的接管东宫,这点高湛明白,陛下也明白。所以在意第一次请求时,陛下并未理会。\"
随即,梅长苏冷笑两声,继续道:
\"但是一而再再三的请他明发谕旨,以陛下多疑的性格,难免会怀疑你偏向誉王,想置太子于死地......\"
蒙挚眼角一抖,深深吐出了一口气,怔怔出神。
萧景毅突然轻叹一声,
\"若高湛有心权势,只怕一句话,就能毁掉一个人十几年的努力,但却始终能保持初心,实在难能可贵啊!\"
善良比聪明更难做到,聪明只需要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这也是他刚开始为什么想拉拢高湛的原因,不单是因为对方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对方那个善良,正义的心,难能可贵。
\"既然高湛如此聪慧,怀有正义,殿下为什么不收服他呢?\"
蒙挚目光带着一丝疑惑转向萧景毅。
\"等你说,是不是太晚了些?\"萧景毅翻了个白眼,\"你不觉得,高湛对你的帮助尤为的多吗?\"
\"殿下莫非......\"梅长苏眸光一闪,脱口问道。
\"你猜的不错,高湛虽然未表明心迹,但一些不危险的事情,他也愿意援手。\"
\"但他毕竟身处宫闱之内,有诸多限制,还是尽量少用微妙,以免暴露。\"梅长苏面色冷静,分析道。
萧景毅心中了然,高湛此人,要么不用,用便要建功。
...
...
东宫之事愈演愈烈,
在萧景毅的有意透露,与梅长苏的假意劝诫下,与太子斗了十余年的誉王,终究没忍住储君的诱惑。
连续半月,命令下属朝臣上奏,明示太子之后,深知皇后现身试探,梁帝一时心烦意乱。
朝会之上,梁帝端坐在龙椅子上,神情肃穆却带着一丝疲惫。
朝会刚刚开始,太子三师就迫不及待的同时站了出来,语气高昂道:
\"启禀陛下,臣等有奏!\"
梁帝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竟有气无力的说道:“讲吧。”
\"启禀陛下,臣认为,东宫乃国之储君,社稷之本,如今未明示东宫之过,又为何封禁东宫,此举恐引非议,望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三师分别是少师,少保,太傅。
三人虽不是党争之人,但却一门心思履行职责。
在朝中也并无实权,但因为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担任,也备受尊重。
太子对他们礼敬,但不倚仗。誉王重视,但不忌惮。
毕竟在尔虞我诈的党争中作用有限。
梁帝也明白三人此举与党争无关,再加上共事了几十年,了解三人的固执,但相同的说辞连续听半个月,梁帝心中难免有些烦躁。
“啪!”
梁帝一掌怒拍在桌面,忍无可忍,喝道:
\"够了!你们就不能让我清静清静吗?半个月天天如此!\"
太子三师身形一颤,惶恐跪伏,但仍坚持己见,齐声高喊:
“请陛下三思啊!”
萧景毅目睹眼前情景,不禁暗自摇头。
或许三人一心为了大梁,但却固执愚蠢。
能让禁军封禁东宫,又岂是微不足道的小错。
只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作为重孝的大梁储君,竟会在丧期演乐。
誉王此时心中却乐开了花,所以表情上难免有所疏漏,嘴角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
梁帝深深吸了口气,阴沉的目光缓缓平移,最终落在誉王嘴角的笑意上,冷冰冰问道:
\"誉王,你认为呢?\"
誉王心头一动,表情一肃,忙上前一步,恭敬行礼道:
\"回父皇,儿臣认为,三位大人所言有理。如今京城中议论纷纷,东宫身为储君,若无理由封禁确实不妥。\"
\"那你说该如何?\"
誉王沉吟片刻之后,说道:
“儿臣认为,东宫若无大错,可谕旨明示后,对其稍加惩戒即可。这样既能维护朝廷威严,也好稳定民心。但若是大错......”
梁帝的双眼微微眯起,紧盯着誉王,“大错,又该如何?”
誉王故作犹豫之色,拱手回道:
\"回父皇,若是大错,儿臣恳请父皇顾及东宫颜面,从轻处罚。\"
对于誉王的话,梁帝半分不信,两人相斗十余年,如今这落井下石的大好机会,不踩上两脚也就罢了,又怎么会为其求情。
与此同时,一道声音在朝臣队列中想响起,
“誉王殿下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