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奏疏如惊涛,心中波澜壮阔
即便君威如山,马文升心中却难掩一丝苦涩。
兵部舰队覆没,堂堂大明,竟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几艘风雨飘摇的破船,以及一位庶吉士的孤注一掷!
身为兵部尚书,马文升本应挺身而出,力陈停止下西洋之议。然而,他如今已无颜再提异议。
更令他自嘲的是,内心深处竟暗自祈祷,那狂放不羁的徐经能够奇迹般归来,为大明开启新的航路。
这无疑是狗急跳墙的心理,明知渺无希望,心中却仍抱有一丝侥幸,或许那桀骜不驯的王不仕真能化险为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大明的天子,却无法驾驭这片浩瀚无垠的海洋。
在那王命难至的深海之处,风暴肆虐,波涛汹涌,汪洋大海对于大明而言,如同一片神秘莫测的迷雾,背后潜藏着未知的危险,大明一无所知。
弘治皇帝早已下达旨意,此事遂不再深究!
他是一位胸怀宽广、勤政爱民的君主,对他而言,与其日日为此忧心忡忡,不如脚踏实地,专注于眼前的国事。
弘治皇帝神色淡然,说道:“朕信太子与林卿家,林卿家既为其弟子担保,下西洋之筹备,便照旧章程,继续进行。”
他稍作停顿,续道:“今日太子与林卿家前来禀报安置流民之事,亦为朝廷要务,众卿家一同聆听。”
刘健心中纷乱如麻,但听到皇帝的话,不禁收敛心神。
他深知皇帝心中亦波涛汹涌,却也明白皇帝必须保持镇定,以他的威严,以他的冷静,给予天下百姓以信心。
作为内阁首辅,他同样肩负重任,只要皇帝和他这位首辅能够保持镇定,众臣百姓方能安心,各自尽职尽责。
刘健深吸一口气,面露微笑,恭敬答道:“臣遵旨。”
“赐座。”弘治皇帝轻挥衣袖。
诸臣一一落座,目光如炬,齐刷刷投向太子。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声音坚定:“父皇命儿臣赈济密云灾民,幸无负使命,此为赈灾奏报,恳请父皇御览。”
厚厚一叠奏疏,林蒙一份,朱厚照一份,堆叠如山,令弘治皇帝初见时,心中不禁为之一震。
刘健等人心头亦是一震,暗自思忖:这……竟是如此之多?
在这密密麻麻的文字海洋中,他们早已游刃有余,但这一次,恐怕文字的巨浪高达十万浪涛,滔滔不绝,仿佛一部未完的史诗。
他们不禁皱起了眉头,心想:竟有如此冗长?
刘健的头皮不由得一阵酥麻,回想起那洪武年间,一位大臣的冗词连篇,竟招致了洪武大帝的雷霆之怒。
传闻那位大帝身形雄伟,战马驰骋间便征服天下,而那大臣却瘦骨嶙峋,一番滔滔不绝的演说后,洪武大帝怒不可遏,将他按倒在地,鞭笞了整整一柱香的时光。时至今日,提及此事,人们仍心有余悸。
自那以后,朝臣们再不敢如此罗嗦,有事便简明扼要,因此,万言书在这朝廷之中变得尤为罕见。
弘治皇帝面对这一叠厚重的奏疏,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奏疏,还需这么多废话?”
萧敬小心翼翼地捧着奏疏,送到弘治皇帝面前。皇帝不以为然地翻开,却意外地发现,第一行文字竟没有一丝拖沓,直入主题。
“张三八,家有三口,老母年逾五旬,身患重病;幼子张小虎,七岁童稚,安然无恙;密云藤庄人士,力大无穷,勤劳朴实。若老母得以安康,可安置于西山耕作,或调入匠房施展才华;若不幸离世,明年春日,可令其子赴西山求学,同时命张三八出大同,远赴边关,拓荒开垦……”
“李六,家室七口,兄弟四人,子女三人,李六之弟,手有残疾……”
弘治皇帝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份奏疏简洁有力,毫无多余的修饰。
每一户的详细信息跃然纸上,从人口到家庭状况,从伤病到子女性格,每一笔都细致入微,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将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特长乃至在西山的表现,描绘得栩栩如生。
弘治皇帝不自觉地望向了朱厚照,眼中闪过一丝震撼,继续深入阅读。
这是他生平首次收到如此详尽的奏疏,无论是能吏还是庸官,上报灾情时无不笼统概括,而这太子的上奏,堪称史无前例。
看似粗糙的文字之下,每一户的调查都直击人心,而在李六的名字之下,更是有着细致的备注,不仅记录了李六四兄弟的未婚情况,还提及了李六之父蒙冤而亡,导致四兄弟对官府心怀不满。朱厚照的笔迹虽歪歪扭扭,却坚定地提出,李六之父的冤案应发还密云县重审,为死者洗清冤屈,为生者讨回公道。
在苍茫历史的长河中,李家四兄弟以顽强的意志,铸就了传奇。当朱厚照挥毫重审旧案,如春风拂面,四兄弟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激。然而,在这背后,林蒙的笔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着方向。他深知关外苦寒,却坚信,只有让汉民们在恩泽的沐浴下,心怀感激,才能化解千百年来的恐惧。首批迁徙者,李家三兄弟健壮如牛,一人虽手残,但都将是朝廷的得力干将,未来无论何时,都能为国家守卫边疆。
弘治皇帝阅罢此奏,心中震撼不已,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吸引。
这份奏疏,字字珠玑,句句如刀,越读越觉得惊心动魄。
每一户人家,都如同鲜活的画面,跃然纸上。只需略一浏览,便能洞察其背后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甚至能揣摩出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朱厚照与林蒙的旁注,更是为他们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幅蓝图。
第三户,程武,孤身一人,曾跟随师傅锤炼铁艺,却因灾荒流离失所。他性情刚烈,无牵无挂,或许将在西山安家,成为一代铁匠,修补民间的农具。
故事一页页展开,弘治皇帝目不转睛,竟有种置身其中的错觉。
这就是他们赈济灾民的成果吗?要完成这一切,得耗费多少心血与智慧!面对成百上千的流民,若要一一了解,必须对每户人家都有深刻的认识。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一页页翻过,他逐渐意识到,这份奏疏背后,隐藏着真正的民情。
每一户,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过往,精湛的技艺,甚至不可忽视的缺点。这份奏疏,不仅是对灾民的赈济,更是一种深度的关怀与智慧。
这,绝不是简单的施舍。施舍不过是荒年时给予一口饭,荒年过后,各自散去。而这……却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它不解决流民的根本问题,来年他们仍旧会颠沛流离。然而,太子朱厚照与林蒙却用心良苦,为每一个流民量身定制出路。有人可出关开垦,有人可守在西山尽孝,有人可让孩子读书,有人可发挥技艺……每一个安排都细致入微,有的放矢。
这份用心,这份智慧,让弘治皇帝深深体会到,民间疾苦,体察民情,远比单纯的赈济来得重要。
在弘治皇帝的御案旁,那些往日文武百官间口耳相传的豪言壮语,曾经是如此自然地飘荡在朝堂之上。
然而,一纸奏疏的落下,犹如一股清风吹皱了皇帝心湖的平静。
弘治皇帝的面颊,不经意间泛起淡淡的红晕,那是羞愧的痕迹,是心头的震撼让他几乎无地自容。
林才太子那慷慨激昂的陈词,曾令皇帝心中泛起几丝不悦,但此刻,那份恼怒已如晨雾般消散。
三百户,一千多条生命啊……
太子口中轻描淡写地提及自己洗衣做饭,亲率众人开垦荒地,这些话在皇帝听来,原本不过是虚张声势。
然而,此刻……
弘治皇帝的心中,唯有深深的震撼与信服。他的眼神变得坚定,那是一种对太子前所未有的敬意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