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又名终南山、南山,是中国中部呈东西走向的山脉,位于陕西南部,介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汉江谷地之间,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汉江四条河流的分水岭。其地理范围为东经104°30'-112°52',北纬32°50'-34°45',东西长逾800千米,南北宽为140-200千米,面积为6.19万平方千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
秦岭山脉是在主造山期板块构造所奠定的基本构造格架基础上,由中新生代强烈陆内造山所形成的。它是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也是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交汇影响的季风边缘区,地处纬度与不同环流系统造成了秦岭南北气候有较大的差异性。秦岭南坡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北坡自下而上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4种气候,北坡地区降水在600毫米左右。
秦岭地区的兽类约有138种另14个亚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物种7种,二类保护物种11种。有种子植物164科1052属3839种,其物种数量在中国着名山脉中居第二,仅种子植物就有3446多种,加上蕨类、苔藓等植物,总数达4000多种。特有物种由金丝猴、朱鹮、华杉、连香树等。
秦岭是中国人类和古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见证了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兴衰荣枯。秦岭的自然人文景点众多,如洋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沣峪、大雁塔、兵马俑等,相关艺术非遗文化秦腔、西安鼓乐等。秦岭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诗文《初贬官过望秦岭》等;历史名人王维等;影视作品《大秦岭》;文学作品贾平凹《秦岭记》《秦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西安鼓乐等。
广义的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其范围包括岷山以北,陇南和陕南蜿蜒于洮河与渭河以南、汉江与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以北的地区,东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阳一带山脉断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处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处为大别山,走向变为西北-东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带为丘陵,走向为东北-西南。广义的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以南属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南方型,以北属暖温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北方型。秦岭南北的农业生产特点也有显着的差异。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把秦岭看作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山脉分段
西段
秦岭大致可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分为三支,北支为秦岭,也称南岐山或大散岭;中支为凤岭,有黄土堆积,水土流失比较强烈;南支为紫柏山,在留坝的西北称柴关岭。这些山岭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而以紫柏山最高,海拔达2610米。秦岭西段分别成为清姜河与嘉陵江、嘉陵江左岸支流与沮水河干、支流以及褒河一些支流的分水岭和发源地。
中国南北方界山
中段
陕西秦岭的中段称终南山,主要山岭有四方台、首阳山、终南山和东光秃山等,海拔均在2500—3000米。是沣河、涝河、浐河、子午河、旬河和金钱河等的发源地。由秦岭梁向东南延坤的平河梁,主峰是广东山,海拔为2675米。在句河和社川河流域,有近东西向延伸的古道岭、海棠山和羊山,山势低缓而破碎,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月河主要支流——恒河、付家河和蜀河、池河等干、支流的发源地。
骊山是陕西秦岭中段北麓外延的断块山,主峰是仁宗庙,海拔为1302米。来自骊山的溪流,有的成为灞河的支流,有的直接流入渭河。
东段
陕西秦岭的东段呈手指状,向东南展开。从北向南依次是:太华山、蟒岭、流岭、鹘岭和新开岭,海拔均在1500—2600米;南洛河、丹江及其支流银花河分布其间,成为山河相间的岭谷地形。秦岭主脊草链岭和太华山,是丹江、南洛河以及秦岭东段北坡山涧溪流的分水岭与发源地。
地貌特点
秦岭由东向西逐渐升高,陕西境内岭脊海拔约2000米,高峰都在2000-3000米,如华山主峰海拔为2400米,太白山主峰为3771.2米,高出汉水及渭河河谷超过3000米之多。秦岭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峡谷,南坡山麓缓长,坡势较缓、但是因河流多为横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游也多峡谷。秦岭山脉入陇南境内后,其走向为西北-东南,主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丛山之间形成一些小的盆地。
秦岭北邻渭河平原,其间有大断裂,为北仰南倾的断块构造,因而山势陡峭,形成千崖竞秀的壁立山峰,总坡长不到40千米,河流短促,多急流。
秦岭山地
秦岭是中国中部东西向延伸的巨大山系。陕西境内为秦岭中段,山体高大,西窄东宽,西段南北宽度约150千米,向东逐渐展宽,东部宽200千米以上。山体岭脊海拔2000—2500米,相对高度为1500—2000米,山高坡陡,谷深流急,成为南北交通的一大险阻,因而古代称秦岭为“天下之大阻”。不少山峰海拔超过2500米,如玉皇顶海拔2819米、鳌山3475米、太白山3767米、首阳山2720米、活人梁3071米、静峪脑3015米、草链岭2646米,它们之间的连线,构成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局部地段为黄河与洛河的分水岭。秦岭主脊以南的南秦岭,山势大致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发源于主脊附近的褒河、湑水河、酉水河、子午河、旬河、丹江等,沿地表倾斜面自北而南或东南注入汉江,嘉陵江在四川重庆注入长江,南洛河由西向东到豫西注入黄河。
秦岭山地层状结构明显,从主脊向南到汉江谷地,依次分布着3000米、2600—2800米、1500—1800米、1100—900米和700米左右的五级剥蚀面;河谷地带出现1—4级阶地,海拔高度和地貌部位不同,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变化,土地利用状况有显着差异。陕西秦岭东段的商洛地区,山势结构形似手掌状,掌结位于柞水西北部,山脉由此向东北、东和东南方延伸,由北而南有秦岭主脊、蟒岭、流岭、鹘岭和郧西大梁、新开岭等。秦岭主脊在柞水、商州区和洛南的北部,海拔2000米左右,主要的山峰有牛背梁、文公岭(1693.6米)、迷魂阵(1943.3米)、苜蓿山(1868.0米)、荞麦岭(1845.6米)、八套峔(2132.1米)和老鸦岔脑(2413.6米)等,构成渭河与丹江、南洛河的分水岭。
蟒岭西起洛南、蓝田交界处的龙凤山,向东南延伸,形成洛南与商州、丹凤之间的界岭,是洛河与丹江的分水岭,主峰云架山海拔1709.5米。流岭山脉西接秦王山和九华山、文公岭,东至丹凤竹林关以北的丹江峡谷,构成商州与山阳间的界岭,主要山峰有秦王山(2087米)、西芦山(1928米)、马梁寨(1841.9米)、牛夕山(1735.5米)和天桥山(1770.2米),是丹江与银花河的分水岭。鹘岭西接柞水东北部山地,东延至商南丹江南岸为新开岭,它们构成社川河、金钱河、银花河、丹江的分水岭,主峰大天竺山海拔2074.4米。郧西大梁展布于商南与郧西、郧县之间,为陕西与湖北界岭。这些山岭多为褶皱断块山,北仰南俯,山坡北陡南缓,部分山区有森林分布,上述诸山脉之间有洛河、丹江、银花河、社川河和金钱河等谷地,这里有多级阶地、川塬、丘陵和低山等地貌分布,为发展农林牧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巴山山地
巴山亦称大巴山。巴山之名与巴族有关。巴族古代居住在巴山周围。商代巴族建立过“巴方”,巴方就是巴国,巴国一直存在到战国时期。
巴山山地西起嘉陵江谷地,向东一直伸延到湖北西北部,耸立于陕、川、鄂三省之间,东西绵亘1200多千米,境内长度600千米。海拔2060—2500米。其北坡主要延伸在陕南地区南部,由宁强至白河等十多个县的全部和部分地区。较高的山峰有化龙山(2917米)、摩天岭(2621米)、九龙山(2503米)、巴山(亦称巴岭,海拔2533米)等。巴山虽不及秦岭高峻,但亦危峰如林,千崖万壑,层峦叠嶂,道路崎岖险阻,是川陕之间的又一天然屏障。
汉江沿岸丘陵盆地谷地
秦岭与巴山之间为汉江沿岸丘陵盆地、谷地,该区东西长约400千米,南北宽3—60千米,海拔800—170米,汉江流贯中部,流经不同的构造岩性区段,河谷平面形态一束一放,汉中和石泉—安康盆地为两个最大的盆地,也是秦巴山地区人口集中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气候特点
秦岭,可视作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的重要分界线。一道秦岭南北分开米面之隔,一道秦岭南北分开寒暑之差,一道秦岭南北分开了大漠黄沙与青葱漫山。正因为秦岭庞大而绵长的身躯阻断了南北气流,才有了中国南雨北雪、南船北马等差异。
秦岭山地对气流运行有明显阻滞作用。夏季使湿润的海洋气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气候干燥;冬季阻滞寒潮南侵,使汉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气侵袭。因此秦岭成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南河流不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多酸性。秦岭以北为着名黄土高原,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河流冻结,植物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土壤富钙质。秦岭山地、白龙江流域尚保存连片森林,并有珍贵动物和植物。
秦岭风光
“秦岭,天下之大阻。”它不仅阻断秦塞人烟,也让气流运行有了明显阻滞。冬天,秦岭能够阻挡寒潮南下;夏天,能阻挡潮湿海风进入西北地区。由于对水汽的阻滞作用,秦岭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北坡相对寒冷干燥,南坡则温暖湿润。南坡自下而上拥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5种气候类型。南坡在海拔800米以下呈现一幅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北坡自下而上为典型暖温带山地森林植被景观。
资源概况
水资源
渭河: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汉江: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在源地名漾水,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
北洛河:陕西省内长度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渭河,途经黄土高原区和关中平原两大地形单元。
植物资源
秦岭地区的秦巴山区跨越商洛、安康、汉中等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特色产品繁多,如核桃、柿子、板栗、木耳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它还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
比较而言,秦岭被子植物中约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属、1000多种,其中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占38科、70属、177种,除个别树种外,南坡都有生长,而北坡只有21属、46种。
秦岭以南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亚热带标志植物均可生长良好,而秦岭以北柑桔绝迹,却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
动物资源
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秦岭现设有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并称为“秦岭四宝”。在秦岭里,还藏匿着鬣羚、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麂、刺猬、竹鼠、鼯鼠、松鼠等数不清的哺乳动物,以及堪称世上最为丰富的雉鸡类族群。
秦岭南北的动物也有较大差别。就兽类来说,以秦岭为分布北界的有23种,占兽类总数的42%。秦岭以南的兽类中,有不少南方成分,如华氏菊蝠、金丝猴、大熊猫、猪獾、大灵猫、小灵猫、云豹、羚牛、苏门羚、豪猪等。而分布于秦岭以北的兽类,只有8种,占兽类总数的10%,主要有白股阔蝠和黄鼠等。
矿产资源
秦岭地区的关中平原盆地区南部山地矿产资源丰富,不仅金矿、钼矿等蕴藏丰富,而且有大量的非金属矿和建材石料,为发展冶金、建材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潼关、太白的金矿,金堆城钼矿,蓝田玉石等最为着名。
秦岭地区的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含量高,主要矿产金、银、煤、钒、铝、锌等,钾长石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钒矿亚洲第一。
历史名人
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陕西省秦岭终南人)[21-25]
天子之师——王九思(今终南鄠邑区人)
道教天神教祖——太上老君(老子在终南山着《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
全真圣祖——王重阳(终南山南时村“活死人墓”得道,归葬于鄠邑区大重阳万寿宫)
文财神——刘海(终南鄠邑区人)
武财神——赵公明(终南山周至县人)
文史真人——尹喜(迎老子于终南古楼观,为道教楼观派祖师)
药王——孙思邈(隋唐长期隐居终南)
四皓公——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隐居秦岭商山)
汉初三杰之一——张良(晚年隐居于秦岭紫柏山)
西周元勋——姜子牙(秦岭支脉岐山文王求贤)
诗佛——王维(晚年隐居秦岭辋川别业)
麻衣子——李和(南北朝太元年间终南山得道)
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昙摩流支、那崛多(常住秦岭圭峰山北麓草堂寺)
总之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方的界山,还是南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分割线。气候不同、水土不同,饮食、建筑、交通等社会生活习惯不同,久而久之演变成了社会整体风俗习惯的不同。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流域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干旱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赞秦岭》
秦岭,这座横亘于华夏大地中央的伟大山脉,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以其雄伟的身姿和深厚的底蕴,承载着无尽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光。
秦岭,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它层峦叠嶂,峰岭峻秀,云雾缭绕其间,如梦如幻。山峰高耸入云,直插苍穹,彰显着大地的雄伟与力量。山间溪流潺潺,飞瀑流泉,奏响着悦耳的自然乐章。春日,山花烂漫,五彩斑斓,将秦岭装点得如诗如画;夏日,绿树成荫,清风拂面,带来丝丝凉爽;秋日,枫叶如火,银杏金黄,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冬日,银装素裹,冰挂晶莹,展现出一片宁静与纯洁。
秦岭,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这里栖息着众多珍稀的动植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国宝级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茂密的森林为它们提供了栖息之所,丰富的植被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秦岭不仅是动物们的天堂,也是植物的王国,无数珍稀的植物物种在这里茁壮成长,见证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秦岭,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它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老的栈道到巍峨的关隘,从悠扬的诗歌到动人的传说,秦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无数诗篇描绘着它的壮丽与神秘。它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的金戈铁马和历史变迁。
秦岭,你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你的雄伟、你的美丽、你的神秘,让人心生敬畏,让人陶醉痴迷。让我们共同保护这片神奇的土地,让秦岭的魅力永远绽放,为子孙后代留下这永恒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秦岭山脉的传说》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之上,秦岭山脉犹如一条隐匿于尘世的巨龙,蜿蜒盘踞,神秘莫测。它不仅仅是一道显着的地理分界线,更是一座深藏着无数神秘且动人传说的宝库。
传说中,秦岭乃是龙脉所在,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力量。据说,这龙脉与华夏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每当王朝更替,秦岭的灵气都会有所波动。
有一则故事流传甚广,言称秦岭的幽深之处隐匿着一座神秘的洞府,其中居住着一位身怀神奇法术的仙人。这位仙人慈悲为怀,心怀苍生,时常对附近的百姓伸出援手,解其燃眉之急。曾有一年,当地遭遇了极为严重的旱灾,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深陷困苦之中。仙人闻知此讯,当即施展惊天法术,瞬间召唤来倾盆甘霖,使得这一方土地重获生机,百姓得以脱离苦海。
另有传说,在秦岭的某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生长着一种具有神奇魔力的草药,据说能让人长生不老,青春永驻。众多勇敢无畏之人听闻此讯,纷纷满怀憧憬地踏上寻找草药的艰险征程,然而大多都迷失在秦岭错综复杂、宛如迷宫般的地形之中。唯有一位心地纯善、意志如钢铁般坚定的年轻人,在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得偿所愿,找到了这神秘的草药。可令人赞叹的是,他并未将其私自占有,而是慷慨地分享给了所有急需之人。
在那遥远的古代,秦岭亦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说,曾有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战役在秦岭轰然展开,双方军队鏖战数日,难分胜负。正当战事陷入胶着之际,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冥冥之中得到了山中神灵的神秘指引,从而洞察了敌军的致命破绽,最终力挽狂澜,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还有传言,秦岭的龙脉有着护佑苍生的力量。每逢乱世,便会有英雄豪杰在秦岭的灵气滋养下崛起,拯救万民于水火。而当天下太平之时,龙脉又会隐匿其威,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秦岭的传说恰似那连绵起伏的山峰,绵延不绝。这些传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对未知神秘力量的深深敬畏。它们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让秦岭山脉不仅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山脉,更成为了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文化宝藏。
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变迁,秦岭的传说都将如同璀璨星辰,永远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世之人不断去探索、去揭开这片神奇土地那神秘的面纱。
我爱秦岭,有感而发七言律诗赞美秦岭:
《赞秦岭之一》
巍峨秦岭立西东,雾绕云遮气势雄。
翠影千重连碧落,清流百转映霞红。
峰藏古韵仙踪隐,林蕴奇珍瑞气融。
龙脉蜿蜒承厚福,中华胜景韵无穷。
《赞秦岭之二》
巍峨秦岭贯西东,雾绕云遮气势雄。
春至繁花铺锦绣,夏临翠叶舞清风。
秋来霜染枫林醉,冬降雪飘玉岭崇。
四季风光皆入画,中华胜景韵无穷。
即兴一首现代诗:
《大美秦岭,壮哉中华龙脉》
秦岭,你是大地的脊梁
蜿蜒在华夏的中央
撑起了一片天空
守护着岁月的沧桑
你的峰峦,似巨人的臂膀
拥抱广袤的土地
你的森林,如绿色的海洋
荡漾着生命的波浪
晨曦中,你身披霞光
暮色里,你静卧苍茫
春夏秋冬,变换着模样
却始终坚守着中华的希望
你是历史的见证
承载着千年的风霜
古道上的马蹄声
还在岁月里回响
你是文化的源流
孕育了无数的辉煌
诗词歌赋的篇章
在你的怀抱里传唱
秦岭,你是中华的龙脉
跳动着民族的心房
壮哉,秦岭
大美,永在东方。
《秦岭赋》
巍巍秦岭,横亘华夏,龙脊巍峨,雄姿英发。连陕甘而通川渝,分南北而划天涯。西起昆仑,东接淮水,绵延千里,磅礴无涯。
峰岭峻峭,刺破青天。太白山巅,积雪皑皑,云雾缭绕;华岳险峰,斧劈刀削,雄奇峻险。翠峦叠嶂,林海茫茫,松涛阵阵,清风拂面。飞瀑流泉,溅玉喷珠,溪涧潺潺,鸟鸣其间。
秦岭之秀,在于生灵。熊猫憨态,朱鹮优雅,金丝猴群,嬉戏林间。异兽珍禽,栖息繁衍;奇花异草,斗艳争妍。生态之园,物种丰富,自然宝库,举世称赞。
秦岭之魂,在于人文。华夏文明,发祥于此,蓝田猿人,开启史前。周秦故地,雄风浩荡,汉唐风骨,盛世华章。楼观道源,仙音袅袅;佛刹古寺,钟声悠扬。文人墨客,留诗赋词;英雄豪杰,逐鹿战场。
秦岭之脉,关乎国兴。南水北调,清流北上,润泽京津;气候调节,风雨和畅,福佑万民。资源丰富,宝藏无尽,矿产丰饶,林木葱茏。道路纵横,通衢八达,连接东西,交流畅达。
嗟夫!秦岭苍苍,福泽绵长。护其生态,保其安康,千秋伟业,万代流芳。愿秦岭永翠,华夏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