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岭,为秦岭支脉,位丹凤县北,位于丹江与洛河之间,沿洛南县 、丹凤县两县交界延伸,经境内庾家河与河南省之卢氏县交界,至玉皇顶与伏牛山脉相接,并向南伸至丹江畔。在县境内长75公里,主脊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点玉皇顶海拔2057.9米。
以下是一些关于秦岭蟒岭的传说故事:
1. 杨八姐射箭留痕:传说宋朝杨家将中的杨八姐带兵从中原宋城出发征战,经过洛南县东的杨川沟时,于石径险处勒马回望中原,拉弓射出一箭,箭落陕西与中原搭界处,在一山岭上箭穿深痕,此岭就叫了“箭杆岭”。当时杨八姐用力过猛,使坐骑铁掌在沟口的石板路上留下一串印痕清晰的马蹄印子,这地方也就叫了“马蹄子”。
2. 刘秀与蟒妖助战:相传在三国时期,刘备在汉中建立了军事基地,傥骆道成为通北的重要道路。虽然汉刘秀起兵征战过程与傥骆道关系并不密切,正史中也未见相关记载,但傥骆道南段有大部分的历史传说与他相关。比如,梁东侧有条细长弯曲的山脊叫蟒岭,相传有条修炼成精的大蟒,在刘秀与王莽激战正酣时赶来助战,希望立功受封。但因其能力有限,贻误战机,遭刘秀斥责,失望羞愧之下,盘桓曲蜷在此化作蟒岭。兴隆岭以南最高的山也叫汉王山,同样因刘秀得名。还有说法是汉王山是刘邦行军布阵的地方。
3. 韩湘子与湘子树: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遭大雪封山,其侄孙韩湘子出现并与他一同南下。次年春暖花开,韩湘子从南往北,欲从蟒岭前往华山寻道,途经商州、丹凤、洛南交界处时,被这里的山水之美所折服。当地一于姓少年聪慧好学,慕韩湘子才华,邀其到家中学医。韩湘子在于家山期间,在求医问药的草滩沟一对夫妇门前种下两粒橡子,须臾长出两颗橡子树。他临行告知夫妇来日一早出家门往东百步取水浇灌,连续浇七七四十九日。夫妇照做后,两棵橡子树旁长出一棵小树,小树上端分作两枝,成孪生之树。年底夫妇迎来一对龙凤胎。为念恩情,便将此树改名为湘子树。后来人们为纪念韩湘子功德,在于家山草滩沟和肖沟两河交汇处觅一依山傍水之地筑成湘子庙。
4. 伶伦发明律吕:相传轩辕黄帝南巡来到洛南县,觉得此地神奇,遂命随行的史官仓颉与乐官伶伦去洛南各地查看。伶伦在今洛南县四皓街道境内的囫囵山上得到灵感,总结出了十二律,成为中国古代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如今,囫囵山上已建好了伶伦馆。
这些传说故事为秦岭蟒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文化底蕴,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想象力和对历史、自然的独特解读。
散文《秦岭蟒岭》
秦岭,这座华夏大地的伟大山脉,绵延千里,气势磅礴。在它的众多支脉中,蟒岭以其独特的魅力独树一帜。
蟒岭,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蜿蜒于秦岭的深处。它的山峰峻峭,直插云霄,云雾缭绕间,更显神秘莫测。山体郁郁葱葱,植被丰富多样,从翠绿的松柏到斑斓的秋叶,四季变换,景色各异。
春天,蟒岭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时节。春风拂过,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草木萌发出嫩绿的新芽,山花烂漫,点缀着整个山脉,仿佛一幅色彩鲜艳的画卷。鸟儿欢快地歌唱,为这片宁静的土地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夏季,郁郁葱葱的森林成为了天然的避暑胜地。走进蟒岭,清凉的山风拂面而来,带走了夏日的炎热与烦躁。山间的溪流奔腾而下,水花飞溅,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瀑布,宛如银河落九天。在溪边,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秋天的蟒岭,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枫叶红似火,银杏黄如金,松柏依旧翠绿,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如梦如幻的美景。秋风起时,落叶纷飞,仿佛一场金色的雨,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彩毯。
冬季的蟒岭,银装素裹,宛如一个冰雪王国。山峰被积雪覆盖,晶莹剔透,宛如玉龙盘踞。寒冷的天气让山间的溪流凝结成冰,形成了奇特的冰瀑景观,宛如大自然雕刻的艺术品。
蟒岭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这里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有活泼可爱的猕猴在林间跳跃嬉戏,有珍贵的红豆杉在山谷中静静生长。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同时,蟒岭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岁月中,它见证了人类的发展与变迁。古老的传说、神秘的遗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遐想。蟒岭也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他们在这里吟诗作赋,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那些优美的诗词歌赋,为蟒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秦岭蟒岭,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生态的宝藏,是历史的见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感受、去敬畏。让我们走进蟒岭,聆听它的心跳,领略它的魅力,共同守护这片神奇的土地。
有感《秦岭蟒岭之一》
秦岭蟒岭势峥嵘,翠嶂连绵雾霭萦。
石怪崖危惊胆魄,林深木秀悦心情。
溪流婉转歌新曲,峰岭巍峨展画屏。
千古风姿神韵在,自然恩赐永扬名。
《秦岭蟒岭之二》
秦岭蟒岭势巍峨,翠影连绵映碧波。
峻岭蜿蜒云雾绕,深林静谧鸟声和。
溪流谷底弹琴瑟,芳草坡边舞绮罗。
纵目山川情韵醉,自然妙景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