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炉古镇:千年炉火 陶瓷传奇》
在陕西省铜川市的东南方向,距离市区约20公里处,有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古镇——陈炉古镇。它宛如一颗隐匿在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接壤处的璀璨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陈炉古镇坐落在群山之中,平均海拔1200米,这里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残塬地貌。三面环山的地势,使得古镇宛如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
走进陈炉古镇,仿佛踏入了一个由陶瓷构建的奇妙世界。其建筑风格独特而别具韵味,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依山排布,层层叠叠,状如蜂房”的民居。这些窑洞民居依着山坡而建,远远望去,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犹如蜂窝一般,构成了陈炉古镇独特的景观。
罐罐垒墙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家家户户的院墙皆由废旧的匣钵和瓷罐堆砌而成。这些原本用于保护瓷器的匣钵,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呈现出一种质朴而沧桑的美感。它们或完整,或残缺,错落有致地垒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道别具一格的罐罐墙。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是一幅富有立体感的油画。
而瓷片铺路则更是充满了艺术气息。脚下的道路铺满了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瓷片,它们相互拼接,形成了独特的图案和纹理。走在这样的路上,仿佛在欣赏一幅由陶瓷碎片组成的绚丽画卷,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古镇的历史底蕴和陶瓷文化的深厚积淀。
陈炉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北周时期,自元代起陶瓷生产工艺已成规模,明清达到鼎盛。据史书记载,陈炉古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它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以“炉山不夜”的美誉列为“同官八景”之一。
在古代,这里是陶瓷的胜地,窑火彻夜通明。陶瓷工人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精美的瓷器。陈炉的陶瓷以图案古朴浑厚、民间气息浓郁而着称。其中,享誉世界的“大老碗”瓷器,是陈炉独有的传统青花瓷,当地人叫做蓝花。上面绘制的写意花鸟鱼虫简练概括,生动鲜活,质朴的民间意趣中呈现着浑然大气的品格。轻轻一叩,碗便发出清脆宛如磬玉般的动听声音。
除了精美的瓷器,陈炉古镇还流传着许多人文历史传说典故。据说,在古代,这里的陶瓷贸易十分繁荣,南来北往的商人汇聚于此,使得古镇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在近代,陈炉古镇也曾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承地。1937年,贺龙、关向应率红二方面军移驻陈炉镇,在这里宣传抗日救国主张,组建党组织,壮大红军力量,成立“工人抗日救国会”,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如今,陈炉古镇依然保留着那份古朴与宁静。这里没有过多的商业气息,人们依然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游客们来到这里,可以深入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亲自体验制陶的乐趣;可以漫步在罐罐墙和瓷片路之间,感受岁月的痕迹;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油泼的“软面”、肥而不腻的猪头肉、讲究“稀、煎、汪”的泼面、以酸煎着称的饸饹,以及具有凉血解毒、降三高功效的龙柏芽等。
陈炉古镇,这座承载着千年陶瓷文化的古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它的魅力。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碰撞,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将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下面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陈炉古镇的风貌、历史、瓷器文化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展现了古镇的独特魅力。
《陈炉古镇》
骆荣君
走进陈炉
从第一家门前走过
转过屋角上几个台阶
就到了第二家的门口
屋顶就成了第二家的房基
就这样回环往复
一家挨着一家依山而建
前一家给后一家奠基
一直到达山顶
也不知道是哪一家最先揭开了陈炉的面纱
红红的火炉烧了一千多年
烧出了陈炉的日月精华
烧出了如今的古窑传奇
烧出了层层叠叠的古镇神韵
罐罐垒墙
瓷片铺路
每走一步踩的都是
烧窑人的历史
每一眼看到的都是
烧窑人的刚毅
破碎的瓷片
残缺的罐罐
是烧窑人最好的磨炼
古窑盖在了房子里封存
它们是烧窑人的传承
走进烧造室
就像走进了一千四百年前的历史
红红的火燃烧着
烧就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
抬眼就能看见
窑壁上挂着的烟油已经发亮
就像一只只黑夜里的眼睛
永不停歇
看着现在的烧窑人
看着千年传承的耀州瓷
走进烧窑人家
就像走进了瓷器陈列馆
“良心壶”的寿星神采飘逸
“凤鸣壶”的凤嬉牡丹天下闻名
“倒装壶”母狮育幼惟妙惟肖
“爵杯”三角稳固高雅悦目
温润古朴的瓷器
琳琅满目紧紧揪住你的眼神
看过一遍又一遍
看着千年古窑沉淀的国粹
看着烧窑人骄傲的笑脸
我看着看着也笑了
站在红二方面军宣传部门口
阅读木框里的简介
仿佛看到了贺老总左手拿着烟斗
右手插在腰间
站在烧窑人家门前
神情庄重凝视着远方
忽然传来稚嫩的笑声
回过头
看着斜对面红军小学里的孩子们
追逐嬉闹
我喃喃自语:真好
陈炉古镇:罐罐垒墙瓷片铺路展辉煌
烧瓷人家:手艺大美点石成金耀州瓷
走在这样的古镇上
道路是瓷片铺就的各种图案
民居是石头和罐罐垒起来的墙
街道曲径通幽直达云天
几经辗转
终于站在山顶上
四周的风呼啸而来
拂面而过
就像是拉动的风箱
吹燃了窑里的柴火
烧亮了窑里的瓷胚
千年一挥而过
烧得龙凤坡不断变换着颜色
《陈炉瓷镇》
郭宗社
瓷片铺就一条
弯弯小道
道上的王老汉赶紧驴车
起早贪黑
与穿越沟坎的野兔
心照不宣
临近的干咳声
被犬声压制的一阵叹息
聪明的驴将铜玲摇的脆响
一种坚硬的眼神
透过军台岭的缝隙
执着头顶
王家的窑火,热盼着
意义非凡的焦碳,钳粉
石沫及七彩
固执且搏爱一生的艺术
于倒流壶,盛满
记忆中的千古
总与风花雪月争艳的
青花瓷碗
凸显魅力无限的妖美
越过沟壑的弯月
捧着人间冷与暖
不曾外露的瓷心瓷事
隐秘了谁的江山
追忆之火,奔流不息
经年弄花方知一缕幽香
盆盆罐罐盛满种种臆象
汗水和着泥土
相互世间较劲向上
精心烧烤的学问
在炉中,为谁泣血呐喊
《访陈炉古镇》
赵文
兰香小径野风轻,问古瓷都三五行。
碎片满山难落脚,无心踩痛宋元明。
《陈炉古镇》
王永前
炉光千载绕云烟,
梯洞错居山道穿;
苍岭巍巍星影熠,
四邻同赏不寒天。
《七律·夏初周末陈炉古镇》
陶炉陈列古耀窑,炉山不夜照天烧。
和水抟泥日复夜,精雕细刻妖与娆。
漫看鱼鳞侵鸟径,环寻古韵走山凹。
更喜陈炉石质好,华原磬音宇外瑶。
有感一首七言律诗结束本章:
《陈炉古镇赞》
陈炉古镇韵悠长,窑火千年耀史章。
罐瓮排排依岭畔,瓷坯摞摞倚山冈。
青花璀璨民风厚,彩釉斑斓匠艺彰。
漫步其间心已醉,陶乡胜景美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