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意使劲点头:“家主这是什么,太好吃了!”满口的栗子香。
留了一大汤碗,“糖炒栗子、一会我拿去镇上把这些卖了,剩下的这些留着我们自己吃!”
江大今日要去田里,就她自己去了。
楚枝送到门口依依不舍的拉着她不放,被他这模样逗笑了,“跟我一起去吧!”
楚枝高兴的点头,回去拿面巾戴上高兴的跟着去镇上。
才出门就遇到贾红要去田里给他姐送饭:“东家好!”
沐月只是点点头,拉着楚枝上了牛车,有两个生面孔也上了车,好像前几天租了村里房子的
两个男女盯着两口子看,沐月感受到目光,给楚枝拉了拉帽子,把戴着面巾的脸都遮住了!
“这位娘子别误会,我们是村里新来的租户,想问问你们是不是也去镇上,我们路不熟想跟着去找活干!”
沐月抬眼,“我们也不熟!”
“没事,你们也是柳家村的租户吧?这篮子里背的啥,好香啊!”
楚枝握住了她的手,沐月看向两人笑意不达眼底
“没有啥,昨个不小心把糖弄撒在柴火上心疼死了,好不容易换点糖全没了,衣服上染上了味,吃不到闻闻也不错!”
两人听见这话,眼神都有些失落
到了镇上,二人还想问什么,沐月拉着楚枝离开,去了酒楼!
掌柜一看她来高兴的把人往里迎:“沐娘子来了,快请进!”因为她的食材酒楼半死不活的生意,有了前所未有的爆火
沐月牵着楚枝坐下,掌柜亲自倒上茶水:“这位是?”
“我夫郎,掌柜的给你带了些干货,你尝尝要的话,我就不去第二家了!”
“暧暧暧、、”对着跑堂的说,上一份桂花糕来,把夫郎拉到身边坐下,才跟掌柜的说起话来
沐月把粗布打开,还是热乎的,抓了一把到面前“糖炒栗子,你尝尝喜欢我就留在这里了!”
掌柜的看着油光滑亮的栗子,学着沐月用手挤压,壳就炸开了,掌柜的吃了一个,双眼亮了
“嗯、还别说真好吃!有多少?”
“半篓!一半熟,一半生的!”
“行、都给我吧!价钱、、、一两银子如何?”
“五两银子,在送你一道菜方,只有你这有,以后若是我在送来栗子就按一两银子!”
“菜方,这可以做菜?”
“嗯、只有你一家有,这玩意养胃健脾,补肾强腰!熟的十到二十颗一份,生的你拿了做菜!”
掌柜一想起这段时间的她带来的吃的,使劲拍大腿,“成交!我信娘子!”
沐月把栗子鸡的菜方给他,掌柜就让厨房师傅去做了,沐月在一边指点着,除了栗子壳难剥点其它的都不是事
楚枝坐在一边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到面巾下这桂花糕很是好吃!上次卿卿拿回去的糕点就是这家酒楼的吧!
做好的栗子鸡,掌柜放进口中,好吃的眯起双眼。
五两银子换这么好吃的菜方,值了!又给了一份荷花酥打包送给沐月一会带走
“娘子,以后有好吃的一定先给我,价钱咱们好说!”
“会的!”
沐月牵着楚枝去街上逛逛,小摊贩和开业的店家多了很多。
牵着楚枝进医馆,
“卿卿,我都好了你挣钱不容易!”
“钱是小事,你的身体不能拖,在说这段时间你都没怎么咳了,让大夫给你看看!”
楚枝耳根红红的,以前的沐月看见他咳。生怕被他传染就跑的远远的,如今的卿卿却是这般在乎他!
大夫是个年过五旬的女子,垫了块薄纱在处置的手腕上把脉
“嗯、肺部受过伤营养没跟上落下的咳疾,小郎君身体亏空的厉害,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
沐月不太懂她的话:“可是给他吃的东西,有问题影响病情了?”
“不不、娘子误会,想问问小郎君这段时间吃了些什么?小郎君目前好转而且营养稳定;
让他的根基补了不少回来,咳疾应该发作的越来越少了,继续食补照旧,我在开几副温补的药拿回去小郎君配着吃!”
“都是一些普通的吃食,谢谢大夫!”
大夫点点头,温和的接话,“吃的照旧,不过尽量少同房,小郎君目前不适合孕育子嗣,除非身体恢复在怀子嗣会好些。”
沐月很认真的点点头:“记住了!”
这话让楚枝低下头,心里有些难过。他的肺部是在战场上被刺伤的,卿卿会不会嫌弃他这副残破的身体?
那次、母亲守了他两天两夜,咳疾也是那时落下的。
母亲害怕会在出事,才把他送回京中休养,没想到那次是他们便是分别!
开了药,牵着他出去了,楚枝一路上都是低着头的
“枝枝,可是不舒服,从医馆出来你就这样了!”
她越是这样问,楚枝心里越难受。
为什么他们现在才见面,为什么不能在早点,这样他的身体就是好的,卿卿会不会嫌弃?
“没、没有。”
见他低着头,沐月握着他的手:“枝枝放心会恢复的!若是累了我们休息一会!”
楚枝掩去自己的情绪,温柔的笑意,“不用、我没事!”
买了些面粉、粮食和调料,书院也开始开学了,有不少学子报名!
书院门前围满了人在报名!
市集上有人卖菜了,都是些干的,绿色叶子的菜还是很少,有不少小吃
糖人吸引了楚枝的目光,沐月给了钱拔下一个小兔子的糖人给他,楚枝眼里才有了笑容。
坐着回去的牛车,没有遇到来时的那两人。
回到家就见有几人在村子里瞎溜达,这几人好像跟坐车的那两人是一伙的。
见她们回来殷勤的上来打招呼,想进门讨口水喝
沐月脸色不好的看着几人:“如今大雨连绵,到处都有水,我跟你们不熟!”
几人没想到,沐月会这么不近人情,看着沐月进去就把门关上了
其中一女的尖嘴猴腮,头发枯黄的模样:“都说这叫沐月的管着那二十几个农工,不如我们问问她地里还招人不也好探探底!”
“对,这也许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