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姐,这怎么好意思呢?
我们帮忙整理资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能帮到你我们就很开心了。”颜简韵连忙推辞道,眼神中满是真诚。
庒巧也附和着:“是啊,琳琳姐,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报酬就真的不用了。”
琳琳姐微笑着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你们就别客气了,这是你们应得的。
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我觉得很值得。”
见琳琳姐态度坚决,颜简韵和庒巧对视一眼,最终点了点头,决定接受这份心意。
“谢谢琳琳姐,我们会更加努力工作的,不辜负你的期望。”颜简韵认真地说。
“对,我们会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庒巧也表态道。
琳琳姐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好,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加油。”
“接下来我有个研究要立项,会很忙,你们现在默写一份课程表给我,我看着给你们安排。”
两人迅速行动起来,从书包里翻出课程表,一边回忆一边默写在一张纸上。
.................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颜简韵的生活是前所未有的忙碌。
每天,穿梭于实验室的各个角落,从样本采集到数据分析,每一步都力求精准无误。
虽然身体感到疲惫,但精神上的满足与成就感却让我甘之如饴。
一个多月,颜简韵连回寝室的时间都少,直到她收到家里人的信,才晃过神来。、
【韵韵,见字如面。
当妈妈提起笔,心中便涌起了无限的思念与牵挂。
转眼间,你已离开家里小半年了,独自在燕京求学,妈妈心中既有对你独立成长的骄傲,也有对你生活状况的深深挂念。
不知道你在燕京的日子过得可好?
那里的天气是否适应?饮食是否习惯?
妈妈知道,你一向是个坚强独立的孩子,但无论多忙,记得照顾好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不能马虎。
家里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
你爸爸工作依旧忙碌,但身体还算硬朗。
你哥哥时常念叨着姐姐什么时候回家,给他讲讲燕京的故事。
你两个师傅也很惦念你。
他们时常会提起你小时候学习刺绣时的认真模样,那份专注与热爱,让他们至今难以忘怀。
她们总说,韵韵是个有天赋的孩子,只要坚持下去,定能在刺绣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妈妈知道,你一直对刺绣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学业繁忙,但别忘了偶尔拿起针线,让那份技艺在你手中继续传承与发扬。
韵韵,无论你身在何方,记得家永远是你最温暖的港湾。
妈妈期待着有一天,你能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成长,回到这个充满爱的家。
在燕京的日子里,记得照顾好自己,努力学习,勇敢追梦。
妈妈相信,未来的你,一定会更加出色,更加耀眼。
永远爱你的妈妈,阮秀秀】
颜简韵紧握着那封沉甸甸的信件,一时之间,情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令她的喉咙有些哽咽,眼眶也不自觉地泛红。
她从未料到,自己在异乡忙碌与奋斗的日子里,竟然忽略了这么久,没有给远方的家人寄去一封报平安的回信。
那些日常琐碎的忙碌,那些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这一刻,都仿佛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她的心中充满了愧疚与自责,意识到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忽略了给予家人应有的关怀与慰藉。
张五彩斑斓的票据,散落在桌上,那一刻,心头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这些票据,几乎都是家里省吃俭用后积攒下来的,都在这里了。
“这是生怕我在大城市过不好了,真是!”
颜简韵眼眶含泪,当即就写下回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哥哥:
展信佳!
离家已有半年之久,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心中那份对家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我想念妈妈那双巧手烹饪出的酸菜鱼,那酸爽中带着微辣的滋味,不仅满足了味蕾,
更温暖了心灵,仿佛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都是妈妈无尽的爱。
我还想念爸爸每次出差回来,总能变魔术般地从包里掏出各式各样的小零食,
那些零食虽不昂贵,却承载了爸爸对我无尽的宠溺与关怀,让我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能感受到惊喜与快乐。
哥哥,你呢?是不是又在忙着你的工作,或是和朋友们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我多么希望能和你一起,再次坐在窗边,分享彼此的梦想与烦恼,享受那份只属于我们的兄妹时光。
在学校,我的生活充实而多彩。
经过激烈的竞选,我有幸成为了班级的团支书,这个角色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如何协调各方意见,达成共识。
每一次组织活动,从策划到执行,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也让我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更令我兴奋的是,前段时间我还被科任老师选中,成为了他的助手,协助处理一些文件和日常事务。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提前接触到了职场的一些基本技能,如时间管理等,更重要的是,
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比如如何高效解决问题,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与专注。
这些宝贵的经验,无疑为我的未来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为了让自己的小天地更加温馨,我还动手装修了我的小院子。
虽然只是简单的布置,但每一块石板、每一株绿植都是我精心挑选,亲手摆放的。
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小院,我都会坐在那里,手捧一本书,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此外,我还对卫生间进行了翻新,提升了居住的舒适度。
现在,家里人来访,可以直接住下,无需担心住宿问题,这也算是我为家人做的一点小贡献吧。
最后,我想说,虽然相隔千里,但我的心始终与你们同在。
请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继续努力,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再次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愿一切安好!
你们的宝贝颜简韵】
颜简韵脚步匆匆,一路上紧赶慢赶,生怕错过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肩头,映照出她焦急而又坚定的神情。
她气喘吁吁地冲进了邮局,手中紧紧攥着那封承载着满满心意的信件。
小心翼翼地将信投入邮筒,心中暗自庆幸,好在赶上了。
寄完信后,颜简韵并没有急着离开,她的目光被邮局内琳琅满目的邮票所吸引。
作为集邮爱好者,她深知燕京作为文化古都,其邮票设计总是别具一格,既新颖又丰富多样。
于是,她情不自禁地盯着邮票,一双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逐一浏览着那些精美的邮票图案。
从古典建筑的细腻描绘到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从自然风光的壮丽展示到民俗文化的生动再现,每一张邮票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最终,颜简韵难以抵挡诱惑,决定为自己再添置一整套全新的邮票。
她精心挑选,每一枚都爱不释手,仿佛这些小小的纸片不仅是邮资的凭证,更是文化和艺术的结晶。
付款时,她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仿佛收获了无价之宝。
带着这份意外的收获,颜简韵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邮局,
心中已开始规划着如何将这些珍贵的邮票加入她的集邮册中,与朋友们分享这份来自燕京的独特魅力。
................
从邮局满载而归后,颜简韵没有片刻停歇,直接投身于助理工作中去了。
前两天,她的文学老师给她布置了一个既富有挑战性又极具吸引力的作业——深入研究并总结各类文学作品中的仕女形象。
这项任务要求她不仅要有广泛的阅读积累,还要具备敏锐的文学分析能力和独到的见解。
颜简韵深知,这不仅是一次锻炼自己文学素养的好机会,更是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变迁的窗口。
颜简韵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泡在了学校的图书馆里。
图书馆内,一排排古籍散发着历史的沉香,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她穿梭于书架之间,目光在《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等经典文学作品的标题上停留,这些都是她此次研究的重点对象。
她轻轻抽出一本本泛黄的书籍,小心翼翼地翻开,生怕弄皱了那些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心血与智慧的纸张。
颜简韵沉浸在书海中,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嘴角微扬,她仔细研读着每一部作品中关于仕女的描写,从她们的言行举止到内心世界,从她们的生活状态到情感纠葛,都一一记录下来。
她不仅关注这些女性角色的外在形象,更试图挖掘她们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意义以及作者通过这些形象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完成这项作业,颜简韵还借阅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女性研究、文学批评以及历史文化的专着和论文,这些资料为她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不同的解读视角。
她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时而还会在笔记本上勾勒出仕女形象的草图,试图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
颜简韵在图书馆里度过了无数个日夜,从晨光初照到夜幕降临,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热情。
提交上去的材料经过精心准备与反复修改,终于不负众望,也没有叫蒋琳琳感到丝毫失望。
每一份数据都准确无误,每一页分析都条理清晰,充分展现了颜简韵和庄巧这段时间以来的辛勤努力与卓越成果。
当老师仔细审阅完这些材料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她们的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这次,她们不仅仅是完成了任务,更是狠狠地得了一次表扬,老师的赞许之词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她们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让她们倍感振奋与鼓舞。
“走吧,孩子们,今天我们的工作差不多告一段落了,这个研究项目也快接近尾声了,”蒋琳琳满脸笑意地说道,
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轻松与愉悦,“正好现在有空,我请你们去吃羊肉,好好补补身子,这段时间你们都辛苦了。”说着,她便起身,准备带着颜简韵和庄巧一同出门。
“谢谢琳琳姐!真是太棒了!”颜简韵和庄巧闻言,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齐声答应着,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与喜悦。
“琳琳姐,我们今天到底去哪里吃呀?是国营饭店吗?”颜简韵满怀期待地问道,眼睛里闪烁着对美食的渴望。
“哈哈,不是哦,小颜。”琳琳姐笑着摇了摇头,脸上洋溢着神秘而又得意的神色,
“我今天要带你们去吃一些真正燕京地道的美食,保证是你们平时不常能吃到的。
跟着我来就对了,我出手,总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绝对能让你们的味蕾大开,好好享受一番,不会亏了你们的嘴的。”
听琳琳姐这么一说,颜简韵心中的期待值瞬间飙升。
平日里就可以看出琳琳姐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爱好者,对于寻找和品尝各地特色美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热情。
今天能跟着琳琳姐一起,自己这次可是有口福了。
颜简韵和庄巧,满心好奇地跟在琳琳姐身后,穿过狭窄的胡同,
绕过几个街角,七拐八拐地,最终来到了一处隐蔽的民居前。
这民居外表虽不起眼。
平日里,即便是想要品尝这里的美食,若不提前预约,也是难以如愿的。
然而,琳琳姐却轻车熟路地走到门前,轻轻敲了敲门,
没过多久,门便吱呀一声开了,一位笑容可掬的中年妇女迎了出来,显然是认识琳琳姐的。
“哟,琳琳啊,好久不见了,快请进,快请进!”中年妇女热情地招呼着,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熟络与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