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雅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些,她嘴巴都合不拢,原来韩语还可以这么夸人的。
她还在脑子里划出一片区域,专门用来记忆这些。
李晶雅默默盘算着,她以后也要这样和人说话,自己的词库又拓展了呢。
她是完全没把这些话当真,她是真不觉得自己有河教授说的那么厉害。
河教授那么要面子的一个人,在这种场合自然是输人不输阵,先把话放出去了再说。
李晶雅觉得,就那些展望未来的花言巧语,能有一分真都算高估了。
她要是当真了,她就是傻子。
她也别想着四处折腾了,还是琢磨怎样别让人把自己给骗了好。
至于聚会上其他人的附和,那就更当不得真了。
就算有人反驳河教授,那也是因为和河教授不对付,和她李晶雅有什么关系。
在整个过程中,她还要保持微笑,尽量不泄露心底的情绪,有时还要配合河教授,现场表演一下才艺。
李晶雅不知道,她不骄不躁、温和有礼的态度给在场众人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
艺术行业从业者哪个不是心高气傲的,但是他们却并不喜欢被人俯视。
李晶雅当然也是骄傲的,但是她的骄傲却没有一点攻击性,哪怕被人当面否认,她也会态度平和地与交流自己的想法,从没有固执己见过。
这让聚会上没有一个讨厌她人,当然有人认为李晶雅的艺术理念并不符合自己的审美,但他们也不否认李晶雅是有自己的审美体系。
她还这么年轻,已经非常难得了。
李晶雅脸上笑嘻嘻,心里一片扭曲。
她太难了,她都想去上一下表情管理老师推荐的演绎课程了。
要知道,自从她九岁,李泰和的事业有了大起色之后,她就再没干过这样事情了。
她完全没想到多年后居然还有重操旧业的机会。
不同于小时候的懵懵懂懂,现在再做这些,李晶雅总是觉得特别羞耻。
但是她心里也明白,河教授是真心为她好,而且他提出的要求都不过分,大多数时候都是弹弹琴,唱唱歌,所以她都配合了。
就算她有什么想法,也应该在聚会结束后与他沟通,在现场她不仅要配合,还要表现得很积极。
可是离开聚会后,李晶雅去他那里上课,他又是瘫着一张脸,两幅面孔切换自如,令她叹为观止。
李晶雅进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暑假过得很是充实,特别是出道曲的回归给她带来很多不同的体验。
李晶雅曾经长期跟随,前巴黎歌剧院的明星舞者伊丽莎白女士练习芭蕾,这期间她自然也学习了很多有关舞台管理的内容。
伊丽莎白女士是将李晶雅作为芭蕾舞演员培养的,这近十年的时间里,李晶雅学到的不仅仅是舞蹈技巧,还有很多表情管理相关的知识。
舞蹈演员要学的可不仅是舞蹈,还有表演。
在出道曲《bad Girl Good Girl》的回归准备期间,李晶雅就详尽分析过这首歌所蕴含的情绪,她精心设计了自己在舞台上的每一个表情。
可真站到了舞台上,李晶雅却发现自己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可缺少的那部分是她无法在练习室里获得的。
李晶雅第一次面对舞台下的观众时,她就发现,她需要和台下的观众有感情交流。
可舞台经验这种东西,不会因为她在练习室里准备够久,就凭空增长。
舞台经验是需要在舞台上积累的。
李晶雅是有芭蕾表演经验,但是,这和她现在的表演有很大的不一样。
如果她将芭蕾上的表演经验套用过来的话,就会显得过于夸张,她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和台下观众互动,却满足不了摄像机的拍摄需求。
而台下的观众人数总是有限的,自然远远比不上摄像机的影响力。
可是李晶雅想将两者都做好。
出道的第一周,她的表演还是有些生硬,按着原定计划按部就班地表演。
在这个时候,李晶雅连最基础的情感交流对象都找不准。
适应了后,她开始选择了台下的某一位观众,就当自己今天的表演是专门为他\/她准备的。
可是一两次下来,李晶雅就体会到这种方式的局限性。
她所选择对象的反应是会对她的表演状态产生影响的,可她每次选择的对象,并不都会产生她所期待的反应,也并不每次都和周围其他观众的反应一致。
李晶雅尝试中途改换表演对象,但这样,她的情绪又会产生断层,有种明显的生硬感,效果还是不理想。
尽管她极力缩小了这种断层的时间,可还是不行,她现阶段没有办法消除这种断层。
这种选择特定对象的方式,上限和下限都很高,但很不稳定,没有达到李晶雅的期待,所以很快被她放弃了。
李晶雅又开始尝试在表演时体会现场的总体情绪氛围,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开始表演。
但选择前者,她很难引导现场的总体氛围,她在整场表演里的份量有限,很多时候她仅仅是表演的配角。
出于尊重队友的考虑,她不能在其他人在中间表演时,抢夺在场观众的注意力。
李晶雅无法做到,在舞台上无缝转化自己的主配角角色。
如何尽力展现自己光芒的同时,不挤压队友的存在感,这中间的分寸太难把握了。
如果选择后者,她的表演倒是稳定了,但是她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
她就这样在每次的表演中,调整自己的表演状态,观察台下观众的反应,结束后在复盘,调整下一次的表演策略。
直到回归期结束,李晶雅还是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但她好歹是有了方向,她还需要更多的舞台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李晶雅自认为不是什么表演天才,她能做的只是使用穷举法,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式。
出道专回归结束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为下一次回归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