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肃杀于健为郡外的黄巾大营。四方的帐篷连绵,仿佛黄土海洋一般,浪涛起伏。张梁、马相、沮授、荀堪等这四位益州黄巾军太平道的巨头,此刻齐聚一堂,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张巨大的地图上。
眼前的健为郡,这个名字已被标注为战略要地。失去它,益州太平道黄巾军将如折翼之鸟,难以翱翔。荀堪指着地图说:“健为郡若失,巴郡、牂牁郡、益州郡皆危在旦夕。此地是我们的关键,不论如何都要将之攻下!”张梁与马相点头表示赞同,而沮授则是脸色沉重。
随着大军调动命令的下达,黄巾军十万雄师兵分三路分别从东、西、南三门进攻健为郡。夜幕降临,黄巾军的攻城梯和箭矢如同流星般射向城内,守城的士兵死伤无数。此时的张任,站在城墙之上,眺望远方。他已非初次面对这种大场面了,但眼下的局势却让他无法淡定。
“十万对一万,久守必失。”张任心中默念着,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决然。他知道,出城奇袭需要极高的战术运用和士兵的士气,如今并不是最佳时机。他只能寄希望于刘焉的援军能尽快赶到。
此时,一名士兵跑来报告:“将军,刘刺史援军尚需三日方可到达,不过只有两万人。”张任听后心中一震,两万人,对于十万黄巾大军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但这也给了他一丝希望。他深知,只要运用得当,这三万士兵在他手中足以让张梁的十万大军寸步难行。
于是他召集将领,迅速制定战略。张任打算采用坚守之策,万余官军坚守三日在他眼中其实并不难,莫说三日,只要粮草充足便是月余他也有三成把握!
他派出身边亲卫密切关注着黄巾军的动向,同时调整城内防御部署。接下来的日子里,健为郡三门城墙之上已然成了血与火的战场。黄巾军不断发起猛攻,但都被张任巧妙地化解。
黄巾大营内,张梁听着探子带来的消息,刘焉此时已经派出两万援军,领军的将领是孙肇。他眉头紧皱,虽然他谋略不高,可他也知道若是当其进入健为,想要攻克健为必将难上加难!
此时沮授和荀堪也在场,他们听完消息后,面露忧色。沮授率先开口:“大贤良师兵围长沙,采用围点打援之计,我们也可借鉴。如今孙肇已入圈套,我们应立即派遣人马,提前埋伏,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张梁、荀堪点了点头,此计确实可行。于是,黄巾军迅速调整部署,马相和荀堪分别率领大军,埋伏在援军必经之路的两旁。
与此同时,孙肇率领的两万大军正在快速接近健为郡。他们信心满满,以为可以迅速解围。然而,当他们步入黄巾军的埋伏圈时,突然四周箭矢齐发,黄巾军从四面八方涌出,将他们团团围住。
马相见时机已到,率领精锐亲卫军发起猛烈冲锋。孙肇虽然机智,但在这样的围攻之下也显得力不从心。黄巾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孙肇的军队开始出现混乱。
经过一番激战,孙肇明白形势不妙,必须突围。他指挥大军进行反击,试图杀出一条出路。然而黄巾军的围攻太严密了,官军此时不断有小股部队试图突围,但都被黄巾军一一击退。
战斗持续了整整数个时辰,直至夜幕降临的时候,黄巾军开始收紧包围圈。孙肇明白,如果再不突围,他的军队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是他决定采取最后的努力,率领亲兵向黄巾军发起冲锋。
然而在黄巾军的猛烈攻击下,孙肇的冲锋失败了。他被困在战场中央,身边士兵越来越少。眼见其即将被黄巾军俘虏,突然杀出一支军队,却是张任所部,张任此时一马当先,直冲黄巾军神挡杀神,看的黄巾大将马相不由暗自最后数步,此时张梁不在,他自认为若是此时上前怕是十有八九两万殒命当场!
好在张任此行目的乃是救人,而非是冲杀,在救出孙肇之后,便领兵向着健为郡的方向逃去,一时无有黄巾军胆敢上前阻拦!
当张任等人离去之后,黄巾军开始清理起了战场。沮授和荀堪在远处观望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分。
黄巾大营内,张梁看着俘虏的孙肇副将和其他将领,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一仗只是益州战争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也坚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坚持到底,最终太平道一定能够赢得胜利。
而此刻的健为郡内,太守任岐听到援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心如刀绞。但他并未灰心丧气。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艰难,但他也深信只要他们坚守下去,刘焉的援军必然还会前来,不论是胜利还是大义,都将是属于他们的。
此时黄巾军的攻势渐渐减弱,但他们的数量优势仍然给健为郡带来了巨大压力。原本猛烈的攻城战,现在变成了持久围困。
而不在猛烈攻城的黄巾军,此时反而使得城中文武官员,每日忧心忡忡,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担忧。城墙上的守军,虽然士气尚存,但也不禁开始怀疑这场无休止的战斗何时才能结束。
张任站在城楼上,目光深邃。他明白,黄巾军之所以改变策略,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围点打援。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健为郡,更是希望通过围困,继续引出刘焉的援军,然后一举歼灭。
这种战术,让城中的文武官员倍感压力。他们担心援军无法及时赶到,也担心即使援军赶到,也未必能够打败黄巾军。城中的粮草虽然充足,但士卒的士气却在逐渐降低。
张任知道,他必须采取行动了。他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和文官,商议对策。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太守任岐终于同意了张任的建议,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他们计划派出小股部队,骚扰黄巾军的后方,以打破黄巾军的围困。
消息传出后,城中的士卒们重新燃起了斗志。他们渴望战斗,渴望为保卫家园而战。张任看着士气高昂的士卒们,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健为郡,更是为了整个益州的安危。
随着战斗的打响,黄巾军的围困开始出现松动。他们不得不分出部分兵力去对付城外的小股部队,这使得城内的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与此同时,刘焉也得知了健为郡的情况。他明白,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健为郡将有失守的危险。于是他决定再次派出最后的两万援军,全力支援健为郡。
两万援军在赵韪的带领下,日夜兼程地赶往健为郡。而此时的黄巾军中荀堪、马相也再次动了起来,二人与张梁沮授分工明确,他们负责打援,而张梁二人则负责围城一事。
同样健为郡中的张任也在苦思着破局之法!只因这场战斗对于双方都将至关重要,胜者将掌握着整个益州的主动权!胜败在此一举,双方都在全力以赴着,为了最后的胜利而战。
在改写历史的深渊中,一场壮烈的战斗悄然打响。这是一场不平等的较量,荀堪与马相的五万黄巾军与赵韪的两万官军援军在此刻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赵韪,二流谋士,三流武将,此时面对着黄巾军的浩荡大军,他并未畏惧。在先前的埋伏中,他已觉察出敌人的企图,并因此生出了警惕之心。这场战斗对他来说,不仅是一场军事对决,更是信念与决心的较量。
双方的力量在战场上交织,犹如巨大的风暴在撞击。黄巾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赵韪的军队在赵韪的率领之下却也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冲锋,都充满了决绝与坚定。
而荀堪与马相一文一武一流谋士、二流武将,加上两倍于敌的优势,此刻的进攻如同狂风骤雨般猛烈,但赵韪却如同磐石般稳固。他率领的军队在战场上不断反击,向敌人展示了他们的勇气与力量。他们的决心坚如磐石,即使面对黄巾军的数量优势,也毫不退缩。
厮杀数个时辰之后,战斗终于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明白,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他们都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每一个士兵都全力以赴,每一次刀剑相撞都充满了震撼。
天色渐渐暗下来,战斗却依旧愈演愈烈着。双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信念与勇气。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但双方都坚信,胜利终将属于他们。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每一个士兵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极限。他们的决心和勇气让这场战斗变得更加悲壮。尽管他们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在月光的照耀下,战斗终于接近了尾声。赵韪被终是力竭,被马相一刀斩于马下,至此战斗方才逐渐停止,经比一战双方的军队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官军两万余人战死近万人,俘虏五千余人,余者向四周逃散而去,黄巾军却也胜的惨烈,战死黄巾军士卒一万七十余人,不过好在他们最终获得了胜利。
此时健为郡太守任岐在得知赵韪援军被伏之后便命张任领兵三千出城救援,张任苦劝数次未果,官大一级压死人,无奈只得领命带着三千兵马向着援军方向赶去!
而张梁则早已在必经之路埋伏上了张任,张任明知有埋伏,却又不得不前往,此时虽然陷在了埋伏之中可依旧勇武非凡,大杀四方,便是同为一流武将的张梁也不得不避其锋芒,好在张梁的任务并非击杀、剿灭张任,而且困住、拖住张任!
在张任出城的那一刻,让沮授看到了机会。他命令八百黄巾军在数位归降的官军曲长、军侯的率领下,伪装成溃败的官军。他们向城池靠近,而后,天罡将军卜巳带领一千余人假装追击他们,以此炸开城门。
健为郡城墙之上,太守任岐警惕地观察着城下的情况。他看到城下的“溃败”官军,心中虽有疑惑,援军为何败的如此之快,但见他们回答他的问题又不似作假,可是张任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不可轻易开城,一时间任岐左右摇摆不定。他思虑片刻,终是认为他们是真的溃败的官军,城中多一些兵马,总归是多一分胜算,于是任岐便决定将其众放入城门。
就在此时,追击而来的卜巳也兵临城下。任岐看到这一幕,心中一惊,不过一看只有千余人便又平静了下来,大喝道:“速速进城!”
众人赶忙纷涌而入,眼看城门即将关闭,城门之内突然传出了喊杀声。原来本即将关闭的城门,此刻大开。之前溃败的官军同黄巾军,里应外合,与卜巳的军队一起攻打着城内的官军。
而当城内失守之时,任岐此时却是早已慌不择路地逃跑了。他骑着马匹,穿越城墙内的巷道,心中惊恐万分。他的仆从跟在他的身后,惶恐不安。此时的他深怕慢上一步,便会身死!
而城墙上和城内的官军则在黄巾军的猛攻下开始溃败。冷苞试图组织反击,但沮授和卜巳的计策太过巧妙,让他措手不及。黄巾军的士气高昂,当冷苞匆匆赶来之时,已然为时已晚,他们一路追击,最终在城内的一场激战中成功地击败了官军。
战后,沮授在城楼上俯瞰着整个健为郡,继而看向蜀郡,他知道,这场胜利才真正开始,益州太平道今日之后进可攻退可守,他于田丰、张角制定的二分天下的大势,如今正式尊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