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体验高考
讨论的结果,认定小苇不是正常人。
正常人遇事不会如此平静,不会有看淡一切的超然,更不会不对为她鸣不平的同学表示感谢。也就是说,小苇纯粹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但不管怎样,由于几个男同学的正义之举,欺负小苇的收敛了很多,加上“非正常人”的猜测,让所有师生都有了些忌惮。
二十多天昏天黑地地用功没有白费,小苇堪堪通过了初试,又使得师生们对这个烦人精刮目相看。
这时的报考生录取率占到一半,可小县城匮乏师资力量,录取率只有四分之一,绝大部分还是城里孩子,小镇能出个把大学生是十分稀罕的事。
也因此,为了节约资源,学校会用两次模拟考试刷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
最终,唯一文科班的女生只剩下五名,小苇能够入围实属难能可贵。
随着晋级无望的几个捣乱分子离去,学习风气陡然转变,每个人都全力以赴,紧张氛围和后来并无二样,小苇更是玩命到极致,几乎没有睡过一次完整的觉,从身体到知识,尽己所能地恶补。
高考,作为最高强度的身心体验,小苇真真实实地体验了一段走火入魔的时光。
熬到八月十七号考试结束,小苇几乎瘦成了一根筋。
来县城时,李科长给了小苇六十块钱,外加五十斤粮票,考完还剩十几块,小苇去集体商店买了几十包糖果和十几本笔记本,送给所有教过自己的老师,还有仗义执言的几个男同学。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小苇并不是不知好丑,更不是不近人情,而是清楚轻重主次,不在无足轻重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情感和精力。
班主任有点后悔一碗水没端平:“小苇这性格,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对。谁说小苇不正常的,她其实门清的很,比我们都正常。”
“这野丫头委实不简单,难怪镇上会鼎力推荐,看走眼了。”
小苇的笔记本上,只请老师和那几个男同学写了毕业留言,自己也同样留言回赠。其他同学,一概不理,一副爱憎分明的小气模样。
不停有理科生来窜访,主要是认找“老乡”,有个叫石明松的,来自和小苇同一个镇,更巧的是,他父亲就是镇上药材铺的当家人。
两人第一次知道是正宗“老乡”,很是亲近。听说小苇来自乡下,家里很穷,石明松眼里满是惊异,不过,很识相的啥也没问,让小苇觉得尚可交往。
第二天早晨收拾好行李,石明松来叫小苇一起去车站,看到她正把简单的衣物绑到自行车上,更加吃惊:“你有自行车?”
“借的。”
“镇上有亲戚做干部吧?”
小苇好脾气地笑道:“没有。哦,不对,现在有了。”
石明松一愣,误以为把他当成了亲戚,羞红了脸:“我——我爸可算不上干部。”
小苇开始没明白,仔细一想,不觉哑然失笑:“想哪儿去了。我刚在镇上认了个干爹,车子就是干爹借给我的。”
“干爹?”
“嗯。你回家就知道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小苇感觉离开的一个多月里,王有福家肯定又弄出了不少幺蛾子,自己肯定更加出名。
看石明松行李也不多,显然入夏后预先把冬衣棉被带了回去,便提议:“你会骑车么?”
石明松马上明白:“会。就是带人不太熟。”
小苇满不在乎:“没关系,我们轮着骑。”
看着小苇自己剪得很短的乱发,石明松笑道:“你真像个乡下野小子。”
小苇笑着一抱拳:“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
石明松也一抱拳:“愚兄回拜。”
二八大杠很新,两人合力将行李绑到车架两边,石明松先上去试了一下,还可以,小苇放心地小跑跟着,敏捷地跳上后座。
小苇瘦得只剩七八十斤,不出意外,石明松还是没把持住,要不是长腿支撑着,肯定摔倒。
“你胆子真大。我这技术还是不行啊,看样子只能乘汽车了。”
小苇打气:“没关系,再试试。”
再试依旧不行,小苇只好自己骑,将石明松带离学校。石明松坐在后座提议:“这样吧。先去车站,你去坐汽车,到镇上汇合。”
六十里路,炎炎夏日,身体素质又差,确实比较艰辛,小苇只得认怂:“我住在合作社里,你到了去集体宿舍找我。”
出了城,透过车窗,小苇终于看到石明松奋力蹬车的身影,又很快消失在汽车带起的浓浓风沙里,寻思着自己这次肯定考不上,要不要复读呢?
明年高考规则肯定会变动,参考学生会成倍增加,如果数理化纳入文科必考科目,复读会付出成倍的艰辛。
嗯。体验一次就得了,再拼就是糟蹋生命。想要得到富贵,凭自己的先知,有很多路可走,没必要为难自己。
何况,知晓了这个世界本就虚无,一切应该以玩乐为主,只要能获得快乐,就不算浪费生命。
看到小苇空着手走进办公室,李社长最关心的是学业问题:“学得怎样,还跟得上么?”
小苇淡淡地摇头:“不行,我不是念书的料。”
“别灰心,底子弱可以再从初二上起,你一定行的。”
“学习太苦。不上了。”
李社长挺开明:“不上就不上。暂时还做老本行,以女儿的水平,迟早会出人头地。”
那个年轻文秘笑道:“小季还不知道吧,你有文章发在在省报,有五块六的稿费呢,不上的话,宣传办肯定要来挖人。”
小苇早有预料似的,接过干爹收藏得很好的样报,并没表现出一丝激动:“我家里人来烦过没有?”
年轻人回:“你大嫂和那个对象来过几次,说要去县城找你呢。对了,放假都快一个月了,你怎么才回来啊?”
小苇不便说参加高考的事:“我想在县城找个工作,耽误了几天。”
“现在搞合作社,限制私人买卖,城镇各个分社都人满为患,工作可不容易找。”
李社长点头:“女孩子独自在外也不方便,先在镇上干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