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算了也难了
从开始开始,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
山子说过,没有什么事是时间解决不了的。
所有土地及农具归公已全面展开,一起劳作,一起反对保守思想。
比如,种一粒种子可以收二十粒,那么,在同一块土地上,下种越多,产量自然就会更高。
这逻辑完全合情合理。
顶尖泰斗已经从各种学科论证,粮食亩产起码能达几万斤,几十万斤,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只要克服保守思想,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深耕。
大树为啥能长那么高大?根扎得深呗。同样是植物,粮食当然也可以。口号都出来了:深耕一尺五,麦秆能敲鼓。深耕三尺三,麦秆做桥桩。坐上花生壳,就能过长江。
干爹怀疑地问小苇:“你看的科学书多,那么搞真的可以么?”
小苇反问:“我们又不种田,管那么多干嘛。服从命令听指挥就行。上面叫打狗,我们绝不赶鸡。”
“听说以后家里都不让烧饭了,全部一起吃,是真的么?”
小苇点头:“预计秋收后就会施行。我们啥也别管,全力配合上级工作就好。”
再禁止商业,私下的买卖交换也从未停止过。即便饿殍遍野,黑市上也能买到六七块钱一斤的花生黄豆,甚至能买到二十多块一斤的肉。
只要有钱,在这个地区,就不必担心饿死。
开学后,城市粮油计划也开始整改,户口在哪,计划就落在哪儿。控制各种票券发放,收紧个体购买限度。
小苇几个的一日三餐,只得尽量放在了学校食堂。自己当然可以加强营养,只是副食品那些价格更高。但小苇有钱啊,只要出得够多,想吃啥都有人送上门。
很快,全民开始大炼钢铁,连郊区有限的菜地都出现了很多锅炉。
大片粮田里,更是随处可见。
世上任何东西里,都含有铁元素,干嘛不能提炼出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保守思想要不得。
永忠似乎也克服了保守思想,终于主动开口:“我想去东篱,可以么。”
小苇自是不放过任何打击的机会:“只要你和文艳好交代,我无所谓。”
“是他故意造的谣,我和她真的没有什么。”
小苇故作轻松地笑道:“反正我又不会嫁你,才不会在乎你们那些窝里事呢。”
“不。我会娶你,一定会。”
“那就没啥好谈的了。本来你情我愿玩得开开心心的,你非得当真,这样一搞,还玩个屁啊。”
“你不是这样的。我知道。”
“不。你不知道。我就是这样的。”
冷了好一会,永忠才小声说:“那就算了。”
整个社会都高速运转起来,学生岂能例外。所有学校开始实行学习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这点小苇早有预料,她搞制衣就是为了应付这个所谓原则的。
进不了制衣社的也没关系,离乡下只有三四里,扛起钉耙锄头去种田就是。
于是,晨曦暮霭中,到处能看到一队队雄赳赳气昂昂的学生,包括中小学生。
小苇斜背着鼓鼓的布包,小学生般在乡间小路上跳跃着,欢快得不行。
看到放工后排队回城的队伍,还能友好地问候:“同学们辛苦了。”
孩子们齐声答:“劳动最光荣。”
一个星期前说“算了”的永忠跟在身后,距离始终保持三米以上。
离开大马路,进入比较宽的田埂,永忠才忍不住问:“你到底多大了?”
小苇如实地回答:“九十。”
“从哪儿来?”
“很远很远的天外。”
“要去那儿?”
“暂时还没有目标。”
“不。我知道你的目标很明确,并一直为之努力。”
“我说过。你什么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
养鱼人不在,锅灶上空荡荡的,好几天没煮过饭的迹象。
看来这里已经吃上了大锅饭,不允许自己烧饭。
锅灶之所以没被拆除,可能因为离村子远,打热水不方便。
小苇没找到钥匙,只好等着。
顺手取下挂在墙上的二胡,拧紧琴弦,开始拉。
一首情罪没唱完,有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从小苇家方向走了过来,毫不在意地打断小苇的忘情:“你是小季吧?”
小苇很不开心地回:“我是。”
老人态度还算好:“老余去食堂吃饭了,得等会才能过来。”
“知道了。”
看小苇心不在焉,忙解释:“现在我和老余一起看这鱼塘,老余让我住在你家厢房里呢。”
小苇深呼吸一口:“哦。”
转而一想,又问:“你和村长什么关系?”
老人自豪地回:“那是我家老二。”
小苇暗自标着国粹,起身去家里。
刚出门,又对老人说:“麻烦你帮我捞斤把鲫鱼吧,钱照算。”
老人很为难:“这得等老余回来,我手脚不方便。”
小苇只好说:“那我自己捞,你把秤准备好。”
永忠自告奋勇拿起小抄网,在鱼塘边一个小而深的塘里使劲抄。
在老人指挥下,打到底三次,终于捞上来四条三四两的鲫鱼。
老人没称,很客气地说:“就算一斤吧,钱给老余就行。”
说完,抢着将鱼用咸草穿住鳃嘴拎着:“我帮你们杀。”
小苇顿生好感,刚才的不快一扫而空:“谢谢你帮我看门。”
老人笑道:“你不收房租就很给面子了。”
老实说,这个时期的干部和家属还是很接地气的,王有福母亲那样的毕竟是少数。
小苇不仅带来了换洗内衣,还带了三斤挂面,一些茶食,还有三四斤咸肉。
咸肉是偷偷向周主任买的,埋在床下的可没敢动。
将咸肉切成小块,永忠早打了一锅水,把肉放进去开始烧。
什么,咸肉先要浸泡?也不看看是什么时期,巴不得越咸越好呢,可以多吃几顿。
院子东南角已经被种上了韭菜、茄子、豇豆扁豆等,柴火也很充足,看来这老人平时也没闲着。
老人边洗鱼边告诉小苇,花生黄豆都已经买好,挂在东边房间二梁下面:“要不要拿下来炒点?”
小苇说:“今天就算了,明天再说吧。”
老余给老人带回两个实心馒头和一大碗玉米稀粥,看到小苇很是惊喜:“多亏了你这房子,不然我们可真难。”
小苇说:“都说了,帮我打理好,工资不会少。”
老余笑道:“知道你大气不在乎,可再拿工资,就太不上路了。这事以后不许再提。”
烧火的永忠又像看到了怪物:“这就是你造这房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