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不形于色”,多用于形容城府深沉、心理强大的人,当然,也可能是面瘫。
在这一方面,李煜的修行还不够,在座的又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先喜后哀”的情绪变化,几乎从脸上溢出来了。
众人不语,一饮而尽。
皇帝不说话,权当没看见!
李煜勉强一笑,说道:“大势之下,大唐利之,吴越解决之后,赵宋就会成为最大威胁,殷卿,朝中老臣对划江而治,有何看法?”
殷崇义未曾想到,李煜会如此“生硬转场”,转念一想,这件事儿也迫在眉睫。
“朝中老臣确实有不少腹诽,如严续、刁彦能、周邺、萧俨等,仍旧主张一战,收复淮南。”
李煜冷哼一声:“昔日血战淮南,有赖于燕王、信王、刘仁赡等,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际,不见他们义愤填膺。如今,个个儿倒支棱起来了!”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淮南动乱,赵、郭两家竞力角逐,朝中官员,由此想法也不足为奇。”
“这些过惯了安稳日子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不知道赵匡胤的势力与野心!”
陈乔插话:“陛下,几句牢骚,无关痛痒,就整个江北战局来说,或早或晚,扬州必破!还是要早做准备。”
李煜点头,陈乔这番话,潜台词就是,若救不了符太后、郭宗训,想要“划江而治、猥琐发育”,根本就不具备条件。
“安置周国皇室一事,朕初定镇江,再定苏州,如今看来,时移世易,还是要变一变的。”
徐铉谏言:“陛下,若为保全郭宗训,杭州、越州最佳。”
“只是保全,根本不需我大唐插手。”
殷崇义沉吟一下,说道:“陛下之意,是郭宗训仍有利用价值?”
“价值太大了。”
郭宗训活着一日,汴梁政权就仍然姓郭,赵宋就仍然是伪朝,吴越就仍然是藩属之国!
李煜就能凭借在三方之间,游刃有余,为自己谋定天下,争取空间与物资。
“朕已册封陈冠侯为崇明军节度使,本意,是为了占据长江入海口,如今,还可以庇护郭宗训了。”
“陛下之意,想要将郭宗训、符太后等一众人安置在华亭县?”
李煜点头:“殷卿,不错,你意下如何?”
殷崇义想了想,说道:“若要如此,就要确保李重进不能渡江南来!”
“知我者,殷卿也。时机成熟,可将已经取缔的静海制置院,改为通州(南通)经略府,李重进兵败之后,北上不能、南下不许,大唐协助他偏安通州一隅,与对岸华亭县隔江相望。”
李煜这一步棋,算计得也算精妙——
其一,原本静海制置院管辖范围,只有南通,扬州一破,李重进兵败无处可去,张永德不会接纳,李煜不允许渡江,唯一的落脚点就是这里。
其二,以通州经略府为根据地,最多控制如皋、如东、启东、泰兴、海安等地,至于泰州,赵匡胤绝对不会让出去,由此限制李重进的势力。
其三,郭宗训、符太后搬迁到华亭,名正言顺,因为吴越以大周为正统,在正式与赵匡胤撕破脸之前,李煜对外也不能生成“灭掉吴越”,只要“实际占领”,这样,既不会落下侵略他国的口实,还能够对外宣传“保护大周皇室”,落得个好名声。
其四,崇明军并不驻扎在崇明岛,就在华亭,名为保护,实则防御李重进,但同时,也能够给李重进支持、对抗赵匡胤,预防赵官家对小皇帝赶尽杀绝。
这样算下来——
好处属于南唐,骂名属于赵匡胤,忠心属于李重进,安全属于郭宗训与符太后,而荣誉,属于吴越钱氏一族。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解释完后,李煜感慨一句:“如今,就看江北防线,能够坚持多久了!”
陈乔犹豫了一下,问道:“陛下,滁州、六合、冶山的局势,是否不太好?”
“依军情来看,周军方面,确实危机。陈卿,为何有此一问?”
“启程之前,姚凤恭派人送信,乃是符太后所写的,让臣代为转交给太后,至于内容,不咸不淡,只说江南景致好、美食多。”
“哦?有这等事。”
“陛下,符太后信中之意,明显是言不由衷,不肯言明南来的愿望。”
以美景、美食为借口,实际上,就是想要早日离开扬州,躲避灾祸。
李煜转了转手中酒杯,自言自语道:“近日,也没收到关于雄州、金湖方面的战报,莫非,韩通撑不住了?”
雄州有失,才会让扬州如坐针毡。
殷崇义想了想,说道:“陛下,扬州异动,会不会与三江口焚毁战船之事有关?”
“此话怎讲?”
“金成礼偷袭三江口,虽然毁掉的是吴越战船,难免引起扬州方面的恐慌,担心……大唐弃之不顾,落井下石。”
李煜点头:“这也说得通。可这样一来,性质就全变了。”
如果是畏惧南唐“背后捅刀子”,符太后的信件,其实就是有意投降了,这绝对不是好事儿。
李煜还需要“大周正统”这个幌子,需要很久。
想到这里,他一招手:“烛庆,去准备一些礼物,哦,别忘了江南特产,以太后的名义,派人送往扬州。立即去办。”
“遵旨。”
面子上,先缓一缓,真正决定自己战略意图能否实现的,还是军事力量。
转过头来,李煜说道:“殷卿,明日你动身,前往常熟,暂领浙右安抚使一职。”
殷崇义又惊又喜:“常熟,已破?”
“何止常熟?李元清已经攻破了常浒塘-盐铁塘-横沥塘一线,中吴军司清亮、史武晓部,被困昆承湖东南,钟秉章部兵至天景山(太仓东南),将孙承佑、李祥、崔巍围困在浏河西岸。”
殷崇义眼前一亮:“这么说来,昆山以北,已成定局!”
“其他不论,只要能吃掉孙承佑,朕设置的中吴战役,就算接近尾声了。”
其实,还有一些信息,李煜没有透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潘审燔、沈承礼等人,终于收到了孙承佑的“唐国进犯”的消息,急忙调拨大军,渡江支援。
按照本意,潘审燔是要通知所有江北的吴越军队,快,都回去!老窝都被偷了!
然而,吴越军队保留的战船(如三江口),要么被烧了,要么被偷了,想过长江,除非肋生双翅!
好歹拼凑了一批船只,以王子惟为统帅,勉强将两千人运送到江南岸边。
巧了,正如李元清推测的那样,王子惟得知虞山港失守,担心去了也是送人头,于是在上游登陆,以小船吃水浅的优势,驶入走马塘,准备从这里悄然进入常熟,汇合此处兵力。
谭紫霄、耿云在这里等待多时了!
突然发起进攻,打了王子惟一个措手不及,两千余人,大半被歼灭,余者或降或逃。
谭、耿二人汇报常州之后,按照指示,以“吴越建武军节度使王子惟奉命援救苏州”的名义,骗开了常熟城门。
后面的事情,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