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那里鬼鬼祟祟的,出来!”只听陈到在身后大喊,李云转身往后看去。
有一青年领着一个魁梧的将领站了出来,那将领奇装异服,腰上缠着个铃铛,随着走动,发出清脆的声音。
“秦松拜见军师。”秦松轻轻拉下那将领,那将领也赶紧行礼:“甘宁拜见军师。”
在两人刚出现时,李云就猜到是谁了,正待把两人叫过来,两人已经开始行礼了。
“不用这么多礼。来找我有何事?”李云笑着问。
见李云如此平易近人,秦松也是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虽然多次听闻,军师不是那种时刻摆着官威的人,但没见过,也不敢松懈。
今日一见,方知传闻非虚,连自己这个小小百石的官吏,都能轻易拜见,而没有受到斥责。
对秦松所想,李云是一点都不知道,李云愿意询问的原因,是因为他身边的甘宁,并非是他秦松。
虽说后来得知,秦松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但此时却是名声不显,不足以让李云给他足够的重视。
因秦松是甘宁的引荐人,所以是秦松先回答:“甘裨将想来拜谢军师。怕军师不识他的面目,因此请我陪他来拜谢军师。”
听到秦松解释的话,李云转向甘宁,甘宁郑重的鞠躬行礼:“宁是巴郡一武夫,多次受人鄙视,无人正眼瞧过我。而军师未见过我, 却能对我如此看重,宁感激涕零。”
上前扶起甘宁,看着勇武的甘宁,李云心里大喜,高兴的说:“兴霸,我虽然没有见过你,但你锦帆之名,响彻长江。其他人不重用你,是他们有眼无珠,并非是你甘宁能力不足。”
“多谢军师夸赞!可我未立大功,裨将的官职不敢受!”单膝跪地,把裨将的官印举到头顶。
哈哈一笑,李云拿起那枚官印:“既然兴霸如此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枚官印我就收回了。”
只见秦松,顾不得尊卑有礼,抬起头露出吃惊的神色,望着李云。他不知道李云为何如此做,一路行来,甘宁的能力他是亲自见到的,绝非一般武将可比。
甘宁虽低着头,秦松也是能感觉到,此时他应该在压抑着自己失望的情绪,上呈官印,只是一种试探的意思。
秦松觉得不能这般做,为了留住甘宁,他挺身而出:“军师,松觉得不妥。甘裨将名至实归,不可剥夺甘裨将的官印。”
听到秦松劝说,李云会心一笑:“既然秦功曹觉得我不该收回此官印,可否给个理由,让我听听?”
望着愣在原地的甘宁,而且李云愿意听自己讲原因,秦松拱手一礼:
“此从我劝甘裨将归顺卫将军后,甘裨将每战必先,必先登,勇冠三军。肃清秣陵周边,长江之上的海盗。
此次战役,更是舍命冲锋在前,破孙策大小船只,不计其数。因此,松以为甘裨将任一裨将绰绰有余。”
又是哈哈一笑,没想到一次小小的失误,就闹了个大乌龙,李云收回裨将印信,并非不认可甘宁的能力。
但见秦松误会后,却能不畏强权,替甘宁打抱不平,说话办事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甘宁却并没有当场表现出不服的情绪,想来应该是,认为李云没有见到自己的立得功劳,因此感到失望,更有对自己草率做决定的失望。
又瞥一眼甘宁,李云觉得他应该已经在思考去投何处了。不过怨不得别人,自己与两人还不是非常熟络,却拿对待陈到等人的方式,对待这两人,让他们误会也是正常的。
秦松说完后,就在观察李云的神态,见他没有生气,但也没有露出懊悔的神情,心中一凉,难道军师真的不在乎甘宁吗?
他顿时觉得自己对不住甘宁了,给了他如此大的期望,到头来,却发现李云也跟其他人一般,看他不起,让他又一次遭受到别人轻视的羞辱。
他决定,一会无论如何,都要给甘宁赔不是。
此时的甘宁也是心里憋屈的难受,本想着刘备是明主,李云是一个知人善用的人,没想到自己小小的谦让就让他现原形。
轻易听信秦松的话语,又一次跳错槽了,格老子的,老子的运势怎么这么差,整个长江之上,都没有老子的立足之地了吗?
正当几人各自脑补之时,李云大喊:“叔至,把偏将军的印信取来!”
峰回路转,秦松一时间有点转过弯了,不是收了裨将印信吗?这拿的偏将军印信难道是给甘宁的吗?
他有点不敢确认,瞥一眼,正要起身的甘宁,也愣住了,没有动身,想来也是不确认李云是否要给他偏将军一职,而选择等待了。
秦松决定,不能在做谜语人了,于是抱拳问:“请问军师,是要授予甘裨将,偏将军一职?”
“甘裨将功劳如此之多,小小的裨将已经不足酬他的功劳了。我没有办法授予甘裨将,将军号的官位。只好先委屈他了,让他担任偏将军。
等把曲阿百姓安置好,我会亲自写信给卫将军,让卫将军授予其鼓吹,将军号。”接过陈到递来的偏将军印信,李云放到甘宁还在举着的手中。
仿佛刚从地狱又回到了天堂,甘宁一时间呆住了,没有做任何反应。
身旁的秦松赶紧用脚轻轻踢踢他,让他赶紧谢恩。
反应过来的甘宁,为自己刚才怀疑李云,而难过不已,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自己竟然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宁立得功劳,不足以领此印信。请军师收回!”变单膝为双膝跪地,甘宁此时是真心觉得自己不配拿此官印。
把甘宁扶起来,李云笑着说:“是我刚才的失误,让兴霸受委屈了,是我的过错。如果觉得心里不舒服,我可以让你打几军棍。切勿再推辞了。”
甘宁诚惶诚恐,语气哽咽着说:“此事是宁的过错,是宁误会军师了。军师待宁知遇之恩,犹如天造,宁敢为军师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