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幺妹儿脸上浮现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无奈地说道:
“这些我都明白呀,可是大姐执意不肯与你和离,我就算想改变自己的身份,也是无能为力啊。”
说完,她不禁轻轻地叹了口气,目光中流露出些许哀愁。
王贵林满含深情地望着,眼前幺妹儿,眼中流露出,无尽的疼惜之色,轻声说道:
“幺妹儿啊,真是苦了你啦!让你受委屈了,都是我的不是。”
王贵林也是很无奈,大马氏不愿意跟自己和离,自己就没办法,给幺妹儿正妻的名分。
李刚写来的信,大马氏每月一到时间,就会去李家要钱,还说李刚让自己的小姨子,拐跑了她的丈夫。
她现在找不到王贵林,每个月就上李刚家来要钱。
李刚每次都会来到王氏族里,当着族老们的面,才给大马氏银子,并让大马氏留下凭证。
大马氏觉得她赚了,留下字据倒是很配合,现在的大马氏,在王家村,那是村里,所有媳妇羡慕的对象。
自己手里有钱,每个月男人还要按时交钱,还不管男人吃喝生病,又没有姨娘在跟前晃。
比那些地主家的夫人,还过得滋润,几个儿女也全都听她的。
唉,人家命就是好,这么没心没肺没肝的女人,会遇上王贵林那么好的男人,把挣的钱,全都交了回来。
大家不知道的事,王贵林现在有了本钱,又在山城和富郡县,这些地段做生意。
一个月怎么都有一二十两银子,幺妹儿也能干,帮他打理生意。
生活上,也是尽量照顾着王贵林的身体,王贵林现在才知道,夫妻生活原来是这样美好。
王贵林很珍惜,他和幺妹儿在一起的日子。
幺妹儿的体贴和善良,还不作妖,让王贵林觉得活成了个男人。
在大马氏那里,他只是一个给地主婆打长工的人,地主婆还不管吃、不管住、不管生病。
与幺妹儿相处的这一年多,王贵林觉得很幸福,看到幺妹儿的不安,有些自责,所以忙安慰。
他那低沉而温柔的嗓音,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
幺妹儿感受到了王贵林的心意,心里放松了不少。
“贵林哥,你千万别自责呀!只要有你一直对我这么好,我便心满意足了。”
幺妹儿抬起头,如水般清澈的眼眸凝视着王贵林,脸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般娇艳动人。
就在此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原来是门房前来,通报二人可以入内了。
紧接着,便有一名仆从走上前来,引领着他们朝着大厅走去。
当他们踏入大厅时,翠花正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落在缓缓走进来的幺妹儿身上。
只见幺妹儿略显局促不安,双手紧紧交握于身前,微微低着头,似乎有些紧张地向着郡主行起礼来。
翠花见状,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其实,她内心深处,对于第三者的存在并不赞同。
但考虑到王贵林如今的特殊状况,再看看眼前这个善良的幺妹儿,心中又不禁多了几分宽容与理解。
毕竟这里是古代社会,男子三妻四妾本就是稀松平常之事,更何况,王贵林的情况,确实与众不同呢?
想到此处,翠花暗自摇了摇头,决定不再纠结于此。
翠花微微收敛了,之前的凌厉气势,语调变得柔和起来,朝着那两人招呼道:
“来,你们两个,都快些坐下吧!”
话音落下,丫鬟和仆从们,手中端着精致的托盘,上面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茶水,以及各种美味可口的糕点。
翠花的目光,缓缓落在幺妹儿,那高高隆起的腹部上,眼中流露出关切之意,轻声问道:
“瞧你这肚子,得有好几个月了吧?”
幺妹儿赶忙起身福了一礼,恭声回答道:
“回郡主的话,已经七个半月啦。”
随后,众人便围绕着孩子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气氛也随之,渐渐融洽起来。
翠花询问起幺妹儿,孕期的种种感受,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吃,或者特别忌讳的东西;
而幺妹儿则分享着,要做母亲的喜悦与期待。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
过了一会儿,翠花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转头对身边的侍女低语几句。
不多时,侍女便捧出一个精美的盒子呈至翠花面前。
翠花轻轻打开盒盖,里面赫然躺着一只璀璨夺目的金项圈。
她微笑着将金项圈递给幺妹儿,说道:
“这是我送给未出世孩子的一点心意,希望能保佑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
幺妹儿望着眼前这份厚重的礼物,不禁有些惶恐,连忙摆手推辞道:
“郡主,您这礼物实在太过贵重,妾身万万受不起啊!”
然而,翠花却脸色一沉,佯装生气地说道:
“怎么?难道你是看不起本郡主的礼物不成?若是不收,可就是不给我面子了哟!”
这话一出,可把幺妹儿吓得不轻,她哪敢真的拂了郡主的好意,只得赶紧伸手接过金项圈,连连道谢:
“多谢郡主赏赐,妾身感激不尽!”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便到了,翠花和小安即将启程离开的时候。
此时,罗十二外出调查小猫儿等人的事情尚未归来。
小祖婆带着众人一同前来送行,小银更是满心担忧,拉着翠花的手,反复叮嘱,让她一路上千万要小心谨慎,务必确保自身安全。
翠花笑她:“你呀?嫁人都这么多年了,还是个小管家婆,总想管我,我这不有鸣扬吗?你有啥不放心的?”
小银笑道:“也是哦,反正有了姐夫,我这个妹妹就不管用了。”
“你可管用了,你这个妹妹,管住了我的二爷。”
盛二爷摸摸鼻子尬笑道:“死丫头,又拿二爷取笑,小银可是你的二奶奶哟。”
罗鸣扬护媳妇了:“二爷,小银叫我姐夫呢。”
盛二爷豪气道:“可我永远是你们的二爷呀。”
小祖婆因为小祖走了,很难得有开怀的时候,这时也被几个孩子们说的话逗笑了,
“看你们几个皮猴子,这辈分乱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