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离开邕城多年,但是无论脚步走多远,脑海中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一头锁定了海峡对岸,一头则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而对于拥有故乡味觉,形式却很新颖的苏记他们也很是喜欢,在这住的这个月,经常带着儿子来苏记吃东西。
林永昌说:“这卤味和生滚粥以前倒是少见,但是我吃起来却十分合胃口,老友的做法也是第一次吃,但这酸笋我倒是很小就喜欢。
我记得我娘有一次腌酸笋,让我去洗坛子,我没洗干净,里面还有油,那一坛子的酸笋就这么坏了,我爹把我屁股抽得肿了好几天。”
他说着说着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眶又红了起来。
去弯弯这么多年,大家把家乡的风味都带了过去,但终究是改良过,融合进了那边的口味,与家乡不尽相同了。
林永茂对木瓜丝酱菜格外的喜欢,他问苏渺:“姑娘,这木瓜丝是买的还是你们自己做的,我没有在别人的店里吃到过。”
“这个木瓜丝酱菜是横县一带的做法,其实不少人家会做呢,但每家的味道都是有一点差距的,我们家的这个是我二伯母的手艺,十里八乡都很出名的!”
“这个酱菜能放多久?可以单买吗?我想带一些回去给我太太也尝一尝,她是原住民,还从来没有吃到过我们这里地道的食物呢。”
苏渺想了想,说:“其实具体的保质期我也不清楚,如果密封进罐子里保存几个月不是问题,但是打开之后就要尽快的食用,而且要用干净的筷子来夹。我们可以做来单卖,但是因为以前没有这样卖过,定价方面我需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好呀!你和家人商量一下,我们还能呆十天,如果可以请你们多做一些。不瞒你说,我在那边是有餐饮店的,也想放到店里让客人们尝一尝。”
“食品也能带过去吗?”苏渺问道,因为她知道很多出入境对于携带的食物是有限制的,不清楚现在的政策是如何。
林永茂摆摆手说:“没关系,我们有认识人的,到时候我们办理托运,查就查嘛,大不了到时候开一罐出来让他们也尝尝,呵,免得他们坐井观天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是最好的。”
苏渺很重视这一单生意,因为她知道在从明年开始两岸经贸往来开始搭建,民间接触与投资也逐步放开。
这一罐不起眼的木瓜丝,有可能成为她的敲门砖。
二伯母做酱菜的手艺有一半交给了苏惠,其中就包括木瓜酱菜,而苏惠也带着苏渺做过。
但是苏渺还是特地打电话和二伯母说了这件事情,二伯母在电话里说:“这哪里值得打电话回来问的,交给你了就是你的,既然有人要买你便做了去卖,有钱还能不赚吗?要是你们忙不过来我在家里做了托上去给你们也行。”
最后大家商量决定,为了避免在味道上哪怕一点点的差距,还是在这边统一批次来做。
去小胖哥那买到了塑料罐子,比玻璃罐子轻便耐运输,成本也比较低,一罐一斤装,一块钱。
林永茂觉得这个价格等于白捡,于是主动提价两毛,直接定了一百瓶,要不是现在还只是试探阶段,运太多东西实在引人注目,他高低要拿个一千斤。
做木瓜要用青木瓜,这个8-10月份是木瓜成熟的季节,现在是已经是11月中下旬了,市面上并没有大批量的木瓜上市。
不过在苏家村,几乎每家的门口都会种一两棵木瓜树,平时口淡的时候拿来做木瓜酸。
邕城入冬较晚的气候,使得她们还能抓住一波青木瓜的小尾巴。
二伯和二伯母在村里搜罗了一番,把合适大小的青木瓜全摘了,刚好够做这批货的,8分钱一个,自家种的任由它自由生长的木瓜,还能给孩子换些糖吃,村里人也很乐意。
虎子叔去拉货的时候带了上来,苏渺、苏惠和叶嘉音就开始动起手来,毕竟还要将木瓜晒成木瓜丝,留给她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要先将青木瓜去皮洗净,切成比手指细一些的条状,铺开晾晒。
现在秋高气爽,空气干燥,4,5天就能晒成木瓜丝。
晒好之后过一遍水,泡一泡,将上面的灰尘洗掉,然后再用半天的时间控干表面的水分。
把木瓜丝放在大盆子,把切碎的大蒜、生姜、小米辣和盐加进去充分的抓拌,然后分装到罐子里,为了保证重量,每一罐她们都要过称。
随后将冰糖敲碎倒进酱油里化开,将酱油倒进每个罐子里,要将木瓜丝完全浸泡住。
只需浸泡一天,香辣脆口的木瓜丝就能吃了,而泡得越久则更入味,风味更甚。
有的人喜欢吃新泡制的清爽感,有的人则喜欢吃泡的久一点木瓜丝,因为里面会产生一点点发酵的独特气息,小小一罐木瓜丝可以迎合不同食客的口味。
做法看起来简单,但却需要足够的经验,调味料的比例,木瓜丝晾晒的程度,都会影响最后呈现的味道和口感。
几人返程之时,除了随身的几件衣物和家人的照片,剩余的行李位置全都留给了木瓜丝。
苏渺特地找来了几个大箱子把罐子整齐的码放进去,还垫了一些稻草让其在运输中有保护和缓冲的效果。
林永茂很满意她的细心,对她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将她们家的木瓜丝多多的卖到对岸去。
他们离开的时候,一大家子都哭了一场,虽然他们一直在安慰亲人,如今开放了,今后走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以后说不定他们还能去对岸看看。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样重逢的机会都是十分难得的,再见不知何日之期,特别是他们都已过花甲,林老太更是耄耋之年,谁也说不准是否还能有相见之时。
林永茂在母亲榻前长跪不起,最后实在是要赶不上火车了,才被家人齐力拉上了车。
林老太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院门,长久的望着儿孙离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