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明宫内,紫禁城中,三月,在开春之后,大小官员开始了各自的忙碌。

正常来说,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忙于春耕的事情。

什么要紧的东西都得为这一段时间让路。

春耕是绝对不能被耽误。

哪怕是劝农诗,祭天,礼仪,这些行为,也无比重要。

户部与工部,这两个一天一地的职司,也将在此时,紧密联系在一起。

修水坝,造水车,批量生产农具,给耕牛上好用的犁。

你工部凡是这方面的花销,我户部没有不批文的。

毕竟家国一年税赋之所托全寄希望于此。

春耕夏收,夏耕冬收。

有种才有收,有收才有税。

粮食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而问题同样也是在粮食上。

每年的藩王供给问题,官员俸禄问题,皇宫供应问题,边疆士卒补给问题。

这一系列东西,都压在国库上。

完了还要防备旱涝灾害,饥民灾民等等问题。

而正德年以来,大小起义已经破十次以上,刘六刘七那一次,更是全国性动员出兵镇压,那又是巨大花销。

内阁首辅杨廷和天天爬起来之后,往这一档子事里一瞧,头大到他至今都想不明白,当年李东阳那老......老先生,以及各位弘治朝的忠杰臣子们,怎么做到,让国库有盈余?

难不成真是皇帝问题?

可为什么皇帝都已经是先皇了,他杨廷和看着这堆事还是有想砍人的心思,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值庐中有人匆匆跑来,却是年迈的蒋冕,他年岁不比杨廷和年轻多少,地位也是阁老中的一员。

可匆匆这个词汇本身,就让杨廷和感到了本能的不喜。

“杨公,杨公,这新帝不日即将进京,我等该如何是好?”

“敬之,遇事还需先静气才是啊,吾等阁中重臣,养气功夫不足,如何能做一众同僚之表率呢?”

“是,是,杨公说的是,只是,次乃先皇钦点的继承人,此前,先皇弥留之际甚至特意拿出些许时间召见了他,可见此子虽然年幼,却不得不防。”

杨廷和眼神轻轻波动了一下,稍微朝蒋冕轻轻看了一眼。

“既然,已经选了方法应对,这个方法不走到绝处,敬之何以先惧呢?”

“杨公说的是,既然杨公这般说了,敬之便先行做些准备。”

蒋冕似乎就是为了问这么几句话,匆匆忙忙间,他就去做安排去了。

杨廷和微微啜了一口奉于桌案之上的茶水。

世上就是自作聪明的傻子太多,才导致很多事情,没有办法进行。

怎么那些个前人,比如李东阳,他怎么就那么好运道,能碰上刘健以及谢迁这样的好搭档。

果决如刘健,善谈如谢迁,好的办法立刻就能够得到施行,由是弘治一朝之名声才会如此动听悦耳,令人神往。

而自己,就只能碰到,薄肚皮,装小胆,还贪权的人呢?

蒋冕,他有讲两句话就忙事情去的时候吗?

如果不是胆小,何必来这里找自己寻求那一点儿可怜的安全感呢?

如果不是贪权,又何必跟随着自己去做这种忤逆皇帝的事情呢?

如果不是肚量小,又何必害怕他杨廷和畏缩不前呢?

如果不是他杨廷和瞅着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不是心中的主意已定,他蒋冕绝对不会得到任何来自于杨廷和的正面答复。

真正做官的人,就不存在正面答复这一说法,都是循序渐进的,都是不到关键时刻不甩胜负手的。

没有城府,腹中空空,也配做官?

无谋无胆,见机不上,心中少丘壑之人,休做上官!

你不拿出好前程来,凭什么叫人跟你混?

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上苍绝对不会接二连三的赐予。

那至高无上,一言决断天下的权柄。

他杨廷和仅仅只握住这国家的至高权柄不过数十日而已。

裁汰威武营,回笼宣州的金银珠宝入内库,废除皇家商店,遣散豹房。

哦,这权力太让人迷醉了。

如果能够彻底拥有这样的权力,内阁恐怕也不必要有那么多人的存在。

只要多给自己一届垂老残骸十年时光,足以成就一番足以叫天下文人垂颜的功业。

一股子略微掀起波澜的激动情绪,瞬息间被杨廷和压制下去。

他不是年轻人,即便一些充斥于心绪之中的事情,也不会扰乱他的心弦,这就是养气了。

气养于胸怀,沉淀于心,由是平心而静气。

相比较于自己,自己的儿子杨慎在这件事上做的就非常不好。

教导过多少回,那从骨子里散发的傲,从笔锋里透出来的意气,几乎能穿透过他用的案牍,戳到地面上去。

即便成了家,有了孩儿,他也还是没有那种想要去沉淀的意思,有时候叫杨廷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杨廷和发觉自己思绪发散的太过厉害,又微啜了一口茶水,思绪便又重新集中起来。

天气寒凉的厉害,这种关于权力的斗争将要掀起波澜了,接下来这件事情,皇帝肯定不喜欢。

而有反抗便一定会有争斗,争斗的核心必然是权力划分。

这是一种悲哀,可也是王朝最基本的事情。

派系,权争,党政,皇帝厌恶,其实朝臣也厌恶。

但又不得不做,你只要是想做一点儿事情,就肯定会陷入到这三者的泥潭中去。

他杨廷和宦海沉浮,历经三朝,一生其实就是在争权夺利中度过,真正做出事情的时候,可能只占人生的二分之一。

可就是这二分之一的做事时间,铸就了他杨公的名望。

而似蒋冕,毛纪这样的人,可能就连二分之一的时间都没有,却也被人尊称一声蒋公,毛公。

相比较于这些人,杨廷和更希望能拥有更好的搭档,比如杨一清。

但是,话又说回来......相比较杨一清,他更希望朝堂上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

正是因为声音太多,人太多,不同的建议太多,不同的想法太多,才会导致国朝变成如今这副局面。

互相掣肘的朝堂,才会晦涩,凝滞,叫人寸步难行。

这并不是说谁的想法,谁的建议就是错的。

但道路万般,必须择一而行。

说实话,他甚至可以理解,已经故去的先皇帝,他的学生,这些年练兵打仗的政策。

单单从政令的角度来看,将野心一年比一年大的小王子,以及蒙古诸部驱逐出北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场拥有足够震慑力的战争,能够为十年乃至数十年的平静打下基础。

宪宗皇帝就是这么干的,天下人都小瞧了那位陛下,只被他混乱的后宫,残酷的西厂,自私的皇庄蒙蔽住了眼睛。

几乎是个文人,都会认为,那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但真正自成化皇帝时代慢慢走过来的杨廷和却知道,那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陛下。

他的成化犁庭就非常能够见识到一名皇帝的功底。

不做则已,任尔来去,做则做绝,犁庭扫穴。

整个建州三卫几乎被屠干净了。

只要是个听闻过这场战争的人,都觉得宪宗皇帝残忍嗜杀。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多年了,无论北边有什么动静,边疆怎么不稳固,建州女真部落那边的人,你是听不到一丝一毫消息的。

可以预计,他们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处于食物够吃的状态。

就连寒冬的白毛风,能饿死牲畜的寒冬,也不能让他们出现饥荒。

很简单的道理,人少了,东西就够吃了。

因此,杨廷和可以理解皇帝建功立业的心思,可以理解为国家,在边疆与敌人战斗的做法,甚至你皇帝本人亲自带兵跟人互砍,都是可以理解的。

太祖,太宗,宣宗就是亲自拿刀和人互砍的好手,他们每次出征都是奔着灭人全家去的,这就是正面榜样,后来皇帝要学,就麻烦你学个全套的。

不能草草了之,不能准备不充分,不能什么话都不听,愣头愣脑就上了。

有的地方,自己那位已经过世的学生做的很不错,比如学习兵法,比如练兵,比如边疆兵卒与京城团营换防以增强战斗力。

而在应州战役中的表现,证明了他的准备没有哪个是用不上的,全是正确,且充分的准备。

可其余的地方,自己那位皇帝,又展现出了诸多缺点。

他的三分钟热度,以及贪玩好耍的特点,在应州战役之后,表现的淋漓尽致。

既然决定了做过一场,那这一刀逮到机会了,就非得从天灵盖劈到地涌穴不可。

不能顾及士卒伤亡,甚至你皇帝本人既然选择了上马杀敌,那就不要顾及生命,跟他拼命再说。

机会难得,一名皇帝,最基本的素质就得有贪婪这一项,哪怕是杀死一个人的功劳,这个人的人头也得是达延汗,才配得上你朱厚照多年来的坚持。

在杨廷和看来,小王子兵马,死的人数少于一半,受的损失少于一代人的休养生息功夫,那都不能被称之为胜利,那就得叫劳民伤财。

因此他会毫不犹豫的就将一切关于应州大捷的相关内容泼墨抹黑,能如何丑化就如何丑化。

目前国朝已经没有多余的银子再进行战争行为了。

国库没有,内帑,就算是有,也不能有。

必须要让朝廷法度稳住,解决各地流民,流寇之害当为第一要务,再劝农桑,适当减少一些各地税赋,让下面的先缓一口气再说。

杨廷和再度微啜茶水,因为天气寒凉,春暖虽绿大地,却没把北风消净,因此,寒冽之意仍旧让杨廷和感觉到了一阵想要缩手缩脚。

年年都有冻死的尸骨,这种尸骨在京畿地区也时常能够看到。

伐柴烧炭者冻毙于山野,失双亲之幼童冻毙于破屋。

而这,又是不能去管,不得去管的事情。

国朝没有余力照顾这些人,国家的力量就这么多,或者说国库内税赋需要预防的事情太多了,而能被冻死的这帮子人,属于根本不需要施舍太多顾及的那一类。

事实上,大部分时候,收束住社会上层,不让其触角乱伸,就能算是一朝良臣,一朝明君了。

而杨廷和的目光,如同许多睿智首辅,拥有超绝远卓目光的诸多前辈一样,他的目光在更重要的问题上。

比如日趋严重的起义,比如愈发多的流民正转变为流寇。

人没饭吃,就会造反,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可国朝历经百年,正是不断朝着这个深渊滑落。

除了铁腕与血腥,这种现象几乎不可能被任何其他手段制止。

十年寒窗,能有几个冲着为国为民不为家去的?

十年寒窗,若是我秀才不如平民,举人不如秀才,进士不如举人,我读书有个屁用?

远的不说,就说他杨廷和,如果没有一帮子徒子徒孙支撑,你能做个屁的首辅?

而他们利用职权之便,为家族谋地产,田宅你敢阻止吗?

那不是在刨根?自掘坟墓?

你杨廷和总是要退休的,到时候,旁人上位之后,你杨家接下来日子怎么过?还能不能过?

但,问题该怎么解决?

眼睁睁看着?不,那是绝对不妥当的行为,学刘瑾那疯子,直接把什么都捅一遍?

那是找死!自己敢这么干,绝对没有刘瑾坚持的久,自己的徒子徒孙们就会是第一群捅刀子的人。

不会有人心甘情愿奉送上自身的利益。

在大部分上层家族势力的眼中看来,自身的利益好比身上长的肉,不会有人存在割肉饲民的精神。

这点,即使连自己,也是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不因首辅身份而高尚或卑劣半分。

杨廷和皱了皱眉头,第四度饮茶,茶水已然半凉,饮之却是半失茶水之味,吞而无苦,吐而无甘。

他心肠冷硬,腹中又有百转千回,不忍一啜,泼洒出去,落于尘灰之中,却是捏杯腕紧,泼而未尽,犹有数片残茶,数滴凉水留于杯中。

杨廷和眼底心绪尽收,任何浮在表面的东西都不曾出现过一般,宛如老僧入定。

正德十六年三月底,兴王,入京!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