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收拾好了吧?”
“嗯。”
“你这琴还带着干什么?不学习天天弹琴啊?”
“……”
“你为什么要把电脑装到行李箱?”
因为想有时间的时候码个稿子,手写真的累死人。
但很可惜,何夏想要瞒天过海带的笔记本电脑和琵琶,很失败地没有通过何妈妈的安检。
姑父一向是站在何夏这边的,这次例外。
“放假回家再玩电脑,在学校就要好好学习。”
姑姑在一旁抱怨姑父:“要不是你买的电脑,也没这回事。”
“因为二哥给夏夏买了新手机,我才会想到买电脑的啊,反正都是给孩子的奖励。”
“哪有人给高中生买电脑的,等小夏上大学了,人家都是新电脑,你让她带个旧电脑。”
姑姑想得挺远的。
不过姑父有对策,他理所当然地说道:“反正九敏快毕业了,旧电脑就给他,夏夏高考后再给她买新的。”
何妈妈本来想说你钱胀得多,但是又给憋回去了。
钱是给自己女儿花的,自己能说什么,就算说了,他下次还是一样会这么做。
就此,何夏的行李总算打包完成。
何夏住校的愿望落空,高一就开始走读可能显得有点不那么合群,但是福兮祸依,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也不算是一件很坏的事情。
就算壳子里是成年人的何夏,也会担心社交关系。
黎莉、何瑞灵、章文乐,都是他们主动走向何夏才成了朋友,而和周旭成为朋友,也是因为黎莉他们。
“果然还是很麻烦啊。”
专心开车的姑父听到何夏说话,立马关心问道:“怎么了?”
“没事。”
“别不开心,我把琵琶偷到车上了。”
姑父说话一股子自豪感。
本来在后排眯眼休息的姑姑没听清,问道:“你偷什么了?”
何夏哭笑不得:“没偷什么,姑父把琵琶带上车了。”
姑姑被这一出整得有点无奈,无奈道:“张建国啊张建国,你真有能耐。”
姑父只嘿嘿笑。
张九敏八月中旬就提前开学了,正式进入第一轮复习。
何夏等到现在才开学。
家里何华要上学,何妈妈上班的服装厂又缺人,一点假也请不掉。
何夏本来打算坐客车的,反正上辈子这条路她也是一个人走的。
姑父不同意。
按他的话说,何夏就是老何家的文曲星下凡,升学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一个人去。
他这次回来待了半个月,就是为了送两个孩子上学。
装修工地的活,何爸爸早就上手了,有他盯着,姑父才敢在家耽误这么长时间。
姑姑在张九敏放暑假前就看好了房子,交了定金,等张九敏一开学,立马签了合同。
房东听说了何夏中考成绩,说沾个喜气,第一学期的房租便宜了两百块钱。
出租房步行到学校十分钟不到,距离不算远,也不算近。
学校对面的居民楼是最抢手的位置,房东为了租给更多的人,隔成了一个个小单间,有的房间的窗户就对着室内走廊,房间内不开灯就是漆黑一片,完全不见天日。
姑姑原先租的房子离学校走路也就五分钟,当时租的时候说是套间,一个大卧室和一个小卧室,洗浴和厨房也是共用的。
这次姑姑征求了何夏和张九敏的意见,宁愿走一点路,也不想混住。
这次环境好很多,因为距离原因,价格没贵多少。
三层楼,一楼房东一家,姑姑租了二楼,三室一厅,二楼还有个阳台可以晾晒衣服,三楼是阁楼,租给了一户母子。
姑父把何夏先送到校门去报到。
姑姑问:“要我陪你吗?”
“姑姑,我一个人可以,报名之后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事情,你别在这等着了,累。”
“那我先回去收拾,等下办完手续就打电话给我或者你姑父,让你姑父来接你。”
“好。”
其实姑姑之前说了位置,何夏也知道怎么走,但她说好,姑姑和姑父会开心很久。
何夏背着书包往校内走,一边走,一边打电话。
先给何爸爸打了电话,没什么话题,只说到了学校,马上报到了。
和何妈妈的那通电话通时长些,让她乖些,别总给姑姑添麻烦。
何夏应好,借口已经到报到的地方了,挂断了电话。
今天高一高二的一起报到,人声嘈杂,不过影响不到高三的学生。
高三那栋楼在学校另一边,和高一高二的教学楼对立。
进校门首先注意到的一块雕塑,底下的石板刻着青田的校训:
厚德博物,格物致知。
虽然毕业多年,但青田留给何夏的印象要深刻多些。
她的人生在这里发生了改变。
何夏轻车熟路找到高一的厚德楼,报道在厚德楼一楼大厅。
高一八班,何夏看了一眼就记住了分到的班级。
和奎文刚刚办试验班不同,青田中学的教学资源倾斜的传统由来已久。
青田中学一个年级二十个班。
一班和八班是青田最好的两个班。
区别在于,高二分班后,一到七班是文科班,八到二十是理科班。
这意味着,何夏文理分科之后,还要换班。
八班的班主任朱洪旭是个精瘦的老头,不近视,没有眼镜的遮挡,更显得目光如炬。
他看了眼一寸照,又看了眼何夏,重复了一次这个动作。
何夏挺怵这个老师的。
她知道的小道消息,学校那位笑面虎教导主任还是这位的学生。
何夏递过去录取通知书,老头看到上面的名字,一下子笑得和善。
何夏抿了抿唇,还是开口了。
“老师,能换班吗?”
朱洪旭没说话,仍低着头填何夏的入学资料。
他不可能没听清,何夏的声音不大,但清晰,普通话也标准。
何夏一时有些尴尬。
隔壁桌子三十岁左右的女老师善解人意,倒是接上话了,问道:“同学,为什么要换班啊,很多人想到朱老师的班里念书都去不了。”
何夏一五一十说了:“我以后要学文的,不想到时候再换班。”
“这才高一呢,怎么会这么早就决定学文呢,你进校排名多少?”
何夏没去看,她是打算办完手续再去公告栏看看同班同学有没有认识的人。
“应该是第三吧?”
何夏不太确定,全县第三应该也是全校第三吧。
他们县的青田虽然出名,但他们县以前还是贫困县,对于本县的人来说,青田是最好的选择。
但对于其他县的学生来说,能考到青田的分数线,可以去市里的学校或者其他环境更好的学校,青田永远不是他们的首选项。
朱洪旭冷峻道:“第二,县第二名没有报我们学校。”
女老师笑了:“那朱老师,要不我把我们班排名第一的跟你换,反正这孩子以后也要学文的。”
“不换!”
女老师耸了耸肩,朝何夏摊开双手:“没办法了,同学,你们朱老师啊,脾气犟,谁也劝不过来,除非你找校长去。”
何夏无奈:“好吧,我不换了。”
朱洪旭脸色这才好转:“先回宿舍收拾东西,下午两点到班级集合,教室在三楼。”
何夏不好意思开口:“老师,我还要办一下走读。”
“父母陪读?”
“不是,我姑姑,我表哥也在青田读书,我姑姑照顾我们。”
“你哥叫什么?”
“高三张九敏。”
朱洪旭思索了一下,显然张九敏的成绩还没有优秀到让朱老师记住他。
女老师问何夏:“你哥是不是高高瘦瘦的,长得,咳,很精神。”
大概为人师表,不太好评论学生样貌,女老师拿精神这个词概括了。
何夏补充:“长得还可以。”
于是女老师说道:“那就对了,朱老师,这位你应该有印象的,就是校运动会仪仗队站前面举旗子的那个小伙子,两年都是他。”
何夏迷糊了,张九敏做了什么让朱洪旭应该有印象,但朱洪旭现在显然还是没印象。
“你带的那个班有个女生体育课晕倒,就是那个小伙子抱着送去医务室了,记起来没?”
朱洪旭淡淡道:“记起来了,不过高一就走读,不容易和同学们走得近。”
“老师,我睡眠质量不太好。”何夏拿出证据,“您刚刚看照片半天,就是因为货不对版吧?照片是我初三入学拍的,我们初三要住校,我睡眠不好,就成现在这样了,所以家里人让我走读。”
朱洪旭不再说什么,只让她下午按时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