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七月,西京国书抵达。
西京皇帝禅位,冷玉长公主登基临朝称制,改国号为元新,邀请商国派出使臣前往参加登基仪式,再商讨边线问题。
元新帝已经登基了,所以参加登基仪式只是一个由头,真正要谈判的还是边线问题。
当初西京使者团来到商国,最大目的还是边线,因内乱搁置,应也是元新帝心里最大的惦记。
所以现在她一登基,便立刻重启谈判了。
早朝上,大家都一致认为仇怨已消除,现在的谈判两国都处在同一对等位置,所以该坚持的便坚持。
边线问题未必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只要确保不开战就行了。
皇上钦点了秦王,兵部尚书李德槐与鸿胪寺卿带使者团前往。
秦王本来就不入朝,什么事都不懂得的,但他是亲王身份,派他随去以示尊重。
宋惜惜也跟随前往,她是作为玄甲军指挥使带人沿途护送,起安保作用。
是谢如墨举荐她的,因为去西京会途经成凌关,且在成凌关暂做停留,问清楚两国交战以及西京目前大概情况的。
而惜惜便能够与外祖父一家团聚数日。
皇上旨意下达的时候,宋惜惜都高兴坏了,立刻带着沈万紫辰辰她们出去买买买。
虽然每年都会往成凌关送礼物,但哪里有自己亲自带去的好?
至于护卫队伍带谁,便留给毕铭和陆臻去选人,她此番只想假公济私,以及好好感谢一下师弟为她争取到的差事。
其实,便是谢如墨不举荐,肃清帝也想派宋惜惜前往。
毕竟,西京女帝登基,商国派出女官前往庆贺,也是美事一桩。
肃清帝还私下跟谢如墨戏谑了句,“横竖你也要调养身子,王妃离开几个月也好,省得你总是心猿意马的,不能好好养身。”
谢如墨也半真半假地回了句,“也是,身子得好好养着,不然怎么繁衍王府子嗣?”
肃清帝白了他一眼,笑了,他们如今说起这话题来,倒是也没什么芥蒂了。
丹神医同他说了句话,他觉得有道理的。
他说想得太多的人,很难长命。
为什么历朝历代长寿的皇帝少见?本来当皇帝就要殚精竭虑,比寻常人思虑更多,耗费心神,肝气郁结,肝不藏血便百病生。
若治病时还想着想那,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又为他生气又为她生气,便等同是自己一步步走向阎王殿。
干脆地什么都不想,该看的折子看了,要解决问题就交给满朝臣子,否则岂不是叫他们白吃俸禄了?
所以,他如今是当真看开了许多。
他最看重的是太子之事,大皇子已有很大的进步,幸好他还能再看着他好一些,再好一些。
如此,人生还有什么遗憾?
能想得这样通透,实在是每日丹神医在他的身边,跟他说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这些道理他原先也是知道的,但从权威的人嘴里说出来,总归不一样。
他的命是丹神医吊着的,所以丹神医的药是权威,丹神医的话也是权威。
使者团出行之前一日,肃清帝传召宋惜惜入宫,谢如墨和丹神医也陪在身侧。
肃清帝说:“朕有句话要你带给萧大将军的,朕感激他和萧家为商国所做的一切牺牲,朕永远不会忘记萧家,相信天下臣民也会将他们铭记在心,来日史书记载,萧大将军也将是我商国英雄名将。”
换言之,原先的革职除名,都只是暂时的,萧大将军的丰功伟绩,定会记录在史册。
宋惜惜知道外祖父不在乎这些,是非功过自有百姓和后世评定,但皇上这话,相信会让外祖父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