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长安城的喧嚣,皇帝刘彻和陈阿娇漫步在长门宫中的御花园中。
此刻,秋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空气中,秋风萧瑟,吹拂着园内的树木,使得片片金黄的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这些树叶像是一片片金色的雪花,轻轻地覆盖在路上,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深秋的上林苑长门宫,原本应该盛开的花朵早已凋零,只剩下残败的花瓣散落在地上。而树上的叶子也几乎全部脱落,只剩下寥寥数片顽强地挂在枝头,似乎在与秋风抗衡。
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凄凉、萧索的感觉,但却充满了诗意。
陈阿娇喜欢这种秋意,她没有让人清扫路上的落叶,而是选择亲自踏足其上,感受脚下的柔软和沙沙声。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诗行里,让她感受到秋天的韵味。
皇帝刘彻则慢悠悠地走着,他的步伐显得沉重而缓慢。他的眉头紧紧皱起,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似乎有什么事情一直萦绕在心头,让他感到无法释怀。
事实上,皇帝刘彻深知桑弘羊和主父偃提出的国策,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如今,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北方的匈奴人展开激烈的较量。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一场关于国力的角逐。
双方都在竭尽全力,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最终的胜负取决于谁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
然而,对于皇帝刘彻来说,他并不确定朝廷能否承受住这样的压力,能否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
这个问题困扰着他,让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他不禁想起了继承皇位时的辉煌时刻,以及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心中的压力如山一般沉重,使得他的精神逐渐萎靡不振。
“阿彘,可是心忧国事?”陈阿娇步伐轻盈的跟在皇帝刘彻的身后,轻声问道。她声音婉转,语气轻柔,仿佛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陈阿娇作为皇帝刘彻的枕边人,深知他的内心世界。他们自幼相识,青梅竹马,一同成长。皇帝刘彻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都逃不过陈阿娇敏锐的洞察力。此刻,她从刘彻的神情中察觉到一丝忧虑和不安,于是关切地询问道。
皇帝刘彻刚要开口回答:匈奴人一日不平,朕一日不得安宁。然而,话到嘴边,却被陈阿娇打断。只见她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柔声说道:“你先不要说,让我猜猜看——”
陈阿娇的这一席话,成功地勾起了皇帝刘彻的好奇心。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回应道:“既然阿娇要猜一猜,那朕就姑且听一听。”
陈阿娇双手轻轻交叠于胸前,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她的步伐轻盈而优雅,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皇帝刘彻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她,脸上流露出丝丝宠溺之情。
两人沉默缓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默契。陈阿娇突然抬起头,停下脚步,双眸凝视着皇帝刘彻,眼神坚定而自信。她轻启朱唇,轻声说道:“阿彘,我想到了。”
皇帝刘彻也停下脚步,迎着陈阿娇的目光看去,眼中充满了期待。他饶有兴趣地问道:“姑且听之。”
陈阿娇以自信的目光和皇帝刘彻对视,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能够穿透一切迷雾。她轻声问道:“最近听到风声,国库里的粮食储备不足,已经影响到了征伐匈奴人的战事。阿彘,可是因为此事令你忧心?”
皇帝刘彻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缓缓收回目光,望向远方。然而,他低沉的声音却在陈阿娇耳边清晰地响起,“阿娇猜得不错。国库里的粮食消耗甚巨,已经不足以维持今春对匈奴人的讨伐战争。所以,朕心甚忧。”
陈阿娇默默地听着皇帝刘彻的话语,她感受到了他肩上沉重的担子。她知道,这场讨伐匈奴人的战争对于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而粮食则是战争胜利的关键之一。
陈阿娇看着皇帝刘彻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她的心都快碎了。她走到皇帝刘彻近前,轻轻伸手抚过他的脸颊,温柔地说:“阿彘,莫要如此愁眉不展。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听闻朝廷国库缺粮之时,我便去我母亲府上,还有我大弟陈须府上和我小弟陈蟜府上搜刮了出一些粮食,在加上长门宫这两年储备下来的粮食,大约凑出了十五万石。你先用着,不够我再想办法。”
“十五万石粮食?”皇帝刘彻一惊,“他们家里的田地,产不出这么多粮食吧?”
他对馆陶公主府,堂邑侯府、隆虑侯府,还有长门宫的田地知之甚详,再加上去年的陈粮,也凑不出十五万石啊。
陈阿娇诧异地说道:“亩产三四石左右的粮食,甚至我小弟陈蟜府上的田地亩产量更高,怎么就凑不出这么多粮食了?”
皇帝刘彻被陈阿娇问愣住了,按照陈阿娇所说的亩产量,以她们家的田地来说,凑出十五万石的粮食还真没问题。
“怎么亩产量这么高?”皇帝刘彻惊疑的问道。据他所知一亩地能产粮两石,都已经是高产了。
“深耕、施肥、选用优良种子、高产农作物——”陈阿娇掰着纤纤玉手,说着亩产三四石的耕作方法。
“这——这些耕作方法,你都是在哪里学的?”皇帝刘彻好奇的问道。
“自从和我小弟府上一起耕种,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啊。”陈阿娇一脸的理所应当。
皇帝刘彻有这无语,看来问题还是出在陈蟜那小子身上。选个时间,诏他入宫觐见一次。
“那十五万石粮食,你还要不要了,那可是我好不容易才在她们府上搜刮出来的。”陈阿娇娇嗔着说道,似是皇帝刘彻没有立即回复她,还有些小委屈。
皇帝刘彻哈哈大笑,感激地握住陈阿娇的手,轻声道:“阿娇,有你在朕身边,朕心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