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晨曦初破,紫禁城内的乾清宫被一抹淡淡的金光温柔地唤醒。崇祯帝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正沉浸在堆积如山的奏章中,每一笔一划都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不懈努力。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宫内的宁静,秉笔太监王承恩满面春风地跑了进来,跪地禀报:“万岁爷,好消息!沈总兵,大同总兵沈槯已至京城,现已过通州,即将抵达广渠门外。”
崇祯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随即放下手中的朱笔,霍然起身,急切地问道:“沈总兵已至?好!好!承恩,速速拟旨,命沈槯及随行将士暂驻广渠门外,由五军都督府全力保障其驻地营盘及一应粮饷,不得有丝毫懈怠。”
王承恩领命,嘴角挂着一抹得意的笑,他知道,今日之举,不仅是对沈槯的重视,更是向外界宣告大明对辽东战事的决心与信心。他随即补充道:“万岁爷,奴婢斗胆,建议将明日午朝的地点改在皇极殿,以彰显陛下对沈总兵的重视及对国威的彰显。”
崇祯帝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决绝:“皇极殿,就皇极殿。朕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明不仅有忠勇之将,更有恢弘之殿,足以震慑四方!”
夜幕降临,乾清宫内的灯火依旧通明,崇祯帝的心却早已飞向了那即将举行的皇极殿召见。他深知,这场召见不仅是对沈槯的嘉奖,更是向辽东的奴酋皇太极展示大明不可侵犯的威严。
与此同时,广渠门外,沈槯的行帐内也是一番忙碌。沈槯在陈圆圆的帮助下,换上了崇祯帝御赐的大红朝服,英姿勃发,仿佛即将出征的战神。他与陈圆圆之间的温馨互动,为这紧张的氛围增添了几分柔情与暖意。
次日,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皇极殿的金碧辉煌之上时,沈槯率领着麾下将士,踏着坚定的步伐,缓缓步入这庄严的殿堂。他们的到来,不仅是对皇恩浩荡的回应,更是对大明未来的坚定承诺。
在乾清宫内,崇祯帝透过窗棂,遥望着皇极殿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希望。他知道,这场召见,将是大明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沈槯,这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将领,将是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剑,斩断一切阻碍,开创大明的新篇章。
随着晨光初破,沈槯的营帐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整齐而有力的马蹄声,一队身着铁甲、气势汹汹的大汉将军如同钢铁洪流般涌来,簇拥着一位身着大红锦袍、气度不凡的太监缓缓前行。常延龄见状,脸色微变,迅速贴近沈槯耳边低语:“大哥,来者非同小可,此乃万岁爷心腹,秉笔太监王承恩,宫中红人,需谨慎应对。”
沈槯闻言,心中不禁泛起涟漪。他深知王承恩在历史上的分量,那份与崇祯帝共赴国难的忠诚令人动容。于是,他迅速调整心态,两步并作一步,上前迎接,同时巧妙地将一枚从建奴皇宫中得来的珍贵玉佛,悄然置于王承恩手中,那玉佛温润如玉,价值连城,足以彰显沈槯的诚意与敬意。
“王公公,您不辞辛劳,亲临寒营,沈某感激不尽。”沈槯笑容可掬,言辞间满是敬意。
王承恩感受着袖中的重量,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眯起眼,谄媚中带着几分真诚:“沈总兵言重了,您孤身入辽,战功赫赫,实乃我大明之栋梁。咱家今日有幸得见,心中甚是敬佩。”
一番寒暄后,两人便商议起进城之事。王承恩坚持礼让,定要沈槯先行,而沈槯则谦逊回应,双方一番推辞,最终沈槯在王承恩的坚持下,策马当先,率领队伍缓缓向广渠门进发。
行至城外,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数十万燕京百姓自发聚集,将官道两旁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或挥动旗帜,或高呼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这是对沈槯及其麾下将士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最高赞誉。与南京城外那番景象遥相呼应,却更添了几分皇家气象,只因这里是天子脚下,万民归心。
沈槯与手下家丁们骑坐在马上,沐浴在这份荣耀之中,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激动。而囚车中的皇太极与代善,面对这铺天盖地的愤怒与仇恨,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惊恐与不甘。他们或许未曾料到,自己竟会成为大明百姓如此深恶痛绝的对象,更未曾料到,这位年轻的沈总兵,竟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如此民心。
这一幕,不仅是对沈槯个人荣耀的见证,更是大明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精神的生动体现。在王承恩的引领下,沈槯一行人缓缓穿过人群,向着京城深处进发,而他们的背影,在晨光中渐渐拉长,成为了一段传奇的开始。
皇极殿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地面上,与殿内庄重肃穆的气氛交织成一幅庄严的画卷。崇祯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十二章纹的龙袍,目光如炬,审视着殿下的文武百官,而百官们则因即将见证的历史性时刻而屏息以待。
随着王承恩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沈槯的身影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穿透了殿外的阳光,踏上了通往龙椅的金阶。他身披大红将军袍,英姿飒爽,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大明江山的脉搏之上。
当沈槯跪倒在丹墀之上,以洪亮的声音高呼万岁之时,整个大殿仿佛都为之一震。崇祯帝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深知这位年轻将领所承载的不仅是战功,更是大明的希望与未来。
在崇祯帝的赞许声中,沈槯缓缓起身,目光炯炯地立于殿上,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文武百官的目光中既有好奇也有敬畏,他们都在猜测这位年轻将领将如何继续书写他的传奇。
然而,沈槯并未让众人失望。他从怀中取出的黄绫包裹,如同一个古老的秘密,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当“传国玉玺”四个字从他口中缓缓吐出时,整个大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所有的呼吸都在这一刻停滞了。
崇祯帝和文武百官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只黄绫包裹上,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激动。传国玉玺,这个象征着君权天授的宝物,已经失落了两百多年,如今却意外地出现在了沈槯的手中,这怎能不让人震撼?
礼部尚书谢升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接过包裹,与众多大臣一同展开了一场细致入微的甄别。他们仔细地观察着玉玺的每一个细节,从玉质、篆刻到历史记载,无不一一核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殿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直到谢升终于确认无误,高声宣布:“此乃真品,传国玉玺无疑!”
这一声宣布,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炸响在大殿之中。崇祯帝激动地站起身来,双手紧握龙椅扶手,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他知道,这一刻,他不仅找回了失落已久的传国玉玺,更找回了大明王朝的尊严与荣耀。
文武百官也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整个皇极殿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沈槯站在大殿中央,望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他知道,自己不仅为崇祯帝、为大明帝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