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谦目光一闪。
“我们不妨主动上奏,向朝廷称臣。”
“上奏称臣!”
林中听闻眼神一亮,此时与大雍国彻底决裂并非明智之举,竟与张子谦不谋而合,同时说出了这四个字。
“和我想到一处去了,那就请先生帮我写一份请封的折子,且看皇帝会作何反应!”
张子谦拱手应道。
“是王爷,那在折子里,我们请求皇帝封您为蜀王,您看可好?如此或能暂时稳住当前局面。”
林中考虑了一下,应道。
“蜀地称蜀王,甚好!倘若皇帝能够适可而止,不再步步紧逼,我也乐得相安无事,保一方百姓安宁。”
然而,几日后,远在京城的雍皇在宫殿中收到了林中奏请的折子。
皇帝展开折子,匆匆阅览之后,眉头紧蹙,心中满是疑虑。
次日朝堂之上,皇帝面色阴沉,将这份折子扔在龙案之上,对着殿下众大臣怒声说。
“林中小儿,居然大言不惭地上奏请封为蜀王,各位爱卿,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朝堂之下,一位名叫李进的大臣率先出列,恭敬地说。
“陛下,臣认为应当答应林中的请求。如今林中占据蜀地,已成事实,若能以招安之法安抚其心,或可避免一场兵戎相见,于朝廷于百姓皆是幸事。”
皇帝听了,心中虽有忌惮,但仍不悦地说。
“招安?哼,这岂不是太便宜他了!”
此时,一位名叫胡勇的武将站了出来,他抱拳高声道。
“陛下,臣反对!林中已经反叛,攻城掠地,成为乱臣贼子。若如了他的愿,人人效仿,那朝廷的威严何在?不如派出大军围剿,将其拿下治罪!”
皇帝心中一颤,林中威名远扬,在战场上罕有敌手,即便自己心中恼怒,却也只能装模作样地问。
“那依王爱卿之见,派谁去围剿平叛最为合适?”
皇帝话音刚落,殿上瞬间鸦雀无声,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应。
过了片刻,又有一位名叫赵良的大臣出列说。
“陛下,此事本就是一笔糊涂账,起初是因为大理战乱,林中娶了前大理王公主,这才引起了陛下和林中的误会,既然他如今请封,不如暂且答应,万一其中真有误会,也能借此机会解开。”
皇帝听了,心中暗自思忖,觉得赵良所言不无道理,况且他也着实不愿轻易挑起战事。
最重要的是,他想把这个难题踢回去,为难林中。
于是说道。
“爱卿所言极是,那就准了林中蜀王的请封,不过,得让他回来,朕在朝堂上大行封赏,以显我朝威严,就这样,快马传诏吧!”
最终,皇帝决定要林中进京受封,实则是想借机试探他的虚实,看看林中是否真有不臣之心。
过了数日,林中在蜀地的王府中接到了进京的传诏书。
他神色凝重地接过诏书,赏赐并打发走了传诏官。
林中心中明白,此去京城必定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是,他来到后院,与夫人允清欢商量此事。
“夫人,我要进京请封了,这是皇帝的传召书。”
林中将诏书递给允清欢,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允清欢接过诏书,仔细阅读后,秀眉紧蹙。
“夫君,你真的不能去,此去京城,怕是凶多吉少,不如我以你腿伤为由,代夫君去京城受封,想来皇帝不会太过为难于我。”
林中握住允清欢的手。
“夫人,此去京城,路途遥远,且京城局势复杂,我怎能让你替我涉险?”
允清欢目光坚定地看着林中。
“夫君,你我夫妻一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是公主,对宫廷之事多少有些了解,或许能够应对自如,父皇毕竟有爱子之情,也未必会对我怎样。”
林中犹豫再三。
“夫人,即便如此,我还是放心不下,那皇帝心思难测,万一……”
允清欢打断林中的话。
“夫君,莫要再犹豫了。如今局势紧迫,我们必须做出决断,我意已决,定要代你前往京城。”
林中轻抿了一口刚沏好的香茗,微微皱起眉头,放下茶杯后,目光深沉地继续说。
“清欢,此事断不可行,父亲已被迫滞留京城,身不由己,倘若你此番前往也遭那皇帝软禁强留,我必将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进退维谷,不知所措啊。”
允清欢听闻此言柳眉倒竖,语气斩钉截铁地说道。
“林中!我不管那么多,反正我就是不许你去京城,为了咱们的安全,就算耍赖,咱们也坚决不去!”
林中望着眼前怒气冲冲的允清欢,无奈地长叹一声,起身缓缓走到她身前,轻轻将她拥入怀中。
“清欢,莫要如此动怒,气坏了身子可如何是好?我向你保证,一定不会轻易踏足京城那龙潭虎穴之地,不过,此事关乎重大,还需与诸位谋士仔细商议,权衡利弊之后,方能做出最后的决断。”
允清欢靠在林中温暖的怀抱中,娇躯微微颤抖,眼眶泛红,哽咽着说。
“林中,我真的好怕失去你,怕你一去不复返。”
林中轻拍着允清欢的后背,安抚道。
“放心吧,清欢,我不会让你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
随后,林中立即召集了他的谋士们于书房内共商对策,书房中气氛凝重,众人皆神色肃穆,眉头紧锁。
周谋士周翰率先打破沉默,他拱手说。
“王爷,这狡猾奸诈的皇帝又把这难题抛了回来,实在是居心叵测,但倘若我们直接拒绝,恐怕会给皇帝以可乘之机,落下口实,从而引发更大的麻烦。”
周翰乃林中麾下最为激进的谋士,向来主张以强硬手段应对困境。
林中坐在书桌前,双手紧握着扶手,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沉声道。
“周谋士所言不无道理,然而,我方刚刚请封,若此时就与朝廷翻脸,于情于理皆站不住脚,稍有不慎,便会适得其反,很可能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