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府邸,看到了白天送信的信使站在门口,施礼道:“王爷,有一神秘人交我一封信,让我务必送到王爷手里,在大殿人多,故而小的在您府门口已等候多时。”
豪格问道:“什么样神秘人?”
信使道:“那人一袭白衣,飘飘如仙,他给小的说他是神仙。”
豪格笑道:“装神弄鬼,拿来我看他胡说些什么,你也在我府里休息一下,看你小子挺忠心的,以后做我亲兵吧。”
信使大喜,忙施礼谢恩:“谢王爷恩典。”
豪格拆开信一看,大吃一惊,只见信中写道:
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猝然崩逝于盛京后宫。
皇太极生前未立嗣,众旗主争夺皇位。皇长子豪格成为众人拥立的对象。
豪格争夺皇位的主要竞争者就是多尔衮。多尔衮功劳大,支持者多,势力也大,是豪格的最大的对手。
按“立长”的成规,豪格继承大统,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朝廷重臣表示拥戴豪格为君。
德高望重的、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基。
当时威望最高的是皇太极的二哥礼亲王代善,他也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多尔衮和两白旗的官员坚决反对立豪格为君。主张立贤不立长,认为多尔衮登基顺从天意。
崇政殿内气氛紧张。
多尔衮明白,自己强行继位绝对不是最佳选择,豪格的拥立者绝非等闲之辈,两派打起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豪格也知道,和桀骜不驯的多尔衮协商解决,绝对没有可能,武力解决也没有绝对把握。
争夺皇位的大战开始,双方一直互不相让,稍不小心,就可能大打出手。
朝廷内所有的王爷和重臣,都卷入了多尔衮与豪格夺皇位进行的斗争中。
经过多日反复磋商,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大臣带剑上殿说:“太宗皇帝对我们的恩情比天大。如果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这些大臣这样说,事实上是和多尔衮妥协了,他们放弃了坚持立长的态度了。
正黄镶黄旗将领都是朝廷的重臣,是皇太极生前亲掌的军队。
在多尔衮与豪格皇位之争难解难分、互不相让之时,他们提出了由皇子继承大统而不由家格继承新方案。
由于豪格优柔寡断,致使这个方案通过。
经过十多天的会议,在先皇后大玉儿将身体献给多尔衮后,多尔衮这一派推举6岁的福临继帝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宫廷多数高官没有异议。
多尔衮任第二摄政王,虽然其支持者不满,但慑于多尔衮威权,也没多大意见。
就这样豪格失去了皇位。
顺治元年四月,固山额真何洛会在多尔衮授意下告发豪格辱骂睿亲王多尔衮,被削去爵位。
顺治五年二月,睿亲王多尔衮以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等罪名将豪格打入监狱。两个月后豪格被暗杀于狱中,年仅四十岁。
豪格死后,他的福晋被多尔衮霸占。
真是可悲可叹!
豪格看到这里,浑身冷汗直流,他已经信了这信上的话,接着又看了下去,只见信上写道:
顺治元年九月,顺治帝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赐穿貂蟒朝衣。
从此,在待遇上,多尔衮开始凌驾于诸王之上。
顺治三年五月,多尔衮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权力凌驾于皇帝之上。
顺治五年,顺治称多尔衮皇父摄政王。顺治帝成了傀儡。
顺治六年,多尔衮废顺治帝,自称皇帝,年号乾隆。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我透这些天机已折尽阳寿,天机天可泄,人不可泄,今泄之,违了天命矣!
豪格及两黄、镶蓝、正红等拥护豪格之重臣都被多尔衮清洗。
今日的妥协就是明日的死于非命,信不信由你。
落款:清凉山仙人洞未卜先知先生。
豪格赶忙又把信使叫来,问他在哪里遇见的神仙?信使说是在往盛京送信的路上。
豪格问还能不能找到这位神仙,信使说找不到了。
豪格匆忙将代善和济尔哈朗叫来,三人进入密室,豪格将这一封信拿了出来,二人看完,均大惊失色。
代善道:“信上写的好像是真的。”
济尔哈朗道:“假如我当的第一摄政王,多尔衮就是当第三摄政王,还是谁也压不住,阿济格、多铎都是狠角色。”
豪格道:“我也信是真的,这信说我有妇人之仁,看来对我非常了解,我们真的不能妥协,照此信上说,一妥协我们便死无葬身之地。”
代善道:“成王败寇,自古真理,我们且不动声色观察,做好战的准备。”
济尔哈朗道:“先下手为强。”
豪格道:“不是鱼死便是网破。”
代善道:“再观察几日,真如信上说的这样发展,我们便出兵包围他兄弟三人府邸,逮捕他们。”
豪格下定了决心道:“好!就这样办。”
代善与济尔哈朗走后,豪格又把信使叫来,问道:“你知道有个清凉山仙人洞吗?”
信使叫晋尚,晋尚摇了摇头。
豪格说道:“我也不知道,这样吧,我给你一笔银子,你带十几个亲兵,去你见神仙那个地方再找一找,能找到清凉山仙人洞,我一定有重赏,至少给你个将军当当。”
晋尚感激涕零,心道:神仙果然没说错,送了信就有大富大贵等着我,现在就成了亲兵队长了,一旦能找到神仙,我不就飞黄腾达了。
晋尚拿到钱便带人去寻“神仙”了。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如信中所说一样,豪格的势力和多尔衮的势力剑拔弩张,火星撞地球。
一连吵了十多天,豪格、代善、济尔哈朗均不言语。
有一天,豪格阵营中有人突然言道:“我们不要求必须是豪格继位,现在我们要求最起码得是皇子,不能是其他人。”
豪格心道:果然要应验了。
多尔衮阵营中有人附和道:“只要不是豪格就行。”
于是双方人竟然推举开其他皇子了,研究了一天,推出了老九福临。
然后就是多尔衮阵营中要求多尔衮当摄政王。
豪格阵营中推出了济尔哈朗当摄政王。
剧情按照信中所言一模一样演了下去。
当这些事情都商量好时,多尔衮答应了,多铎却不满意,但多尔衮还是把多铎压住了。
该到豪格点头了,豪格说:“我不同意这个方案,我是长子,皇位按成规就该我来登基,因为睿亲王兄弟多就可以随意动国本吗?”
一听豪格不同意,多尔衮也拉下了脸,显然要发怒。
多尔衮还没发声,其弟多铎道:“我们和明国不一样,立贤不立长,我支持睿亲王当皇帝。”
双方各执己见,会议又一次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