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逃了?”
听见高文中的话,众人不由面面相觑,就连林时都有些讶异。
株襄城内,可还有两万大军没有撤走。
结果,主将先逃了?
林时沉默一瞬,问道:“你确定,他们两个人都逃了,没有留下一人死守株襄?”
“下臣,下臣确定,下人亲眼看见周兴霸背着顾元,抛下了城中两万守军,孤身逃出城去。”
高文中满脸悲愤的说着。
周兴霸和顾元会逃,是连他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早知他麾下这两万人会成为弃子,当初他就该直接投降大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等着被抛弃。
林时点点头,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周兴霸和顾元一齐逃走,虽然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但......也实属正常。
真正到了生死关头,人性总还是自私的。
无私的人,始终是少数,因此,才需要去夸赞,需要去让史书大夸特夸。
沉吟片刻,他扭头看了一眼已经准备开拔的大军。
对着高文中吩咐道:“高文中,我现在任命你为大梁株襄府守将,你速速回城,收拢麾下军士,重新筹建株襄城防务,本帅另有要务,便不与你多言了。”
言罢,林时对着众将挥挥手,下令道:“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开拔!”
“得令!”
众将闻言,当即拱手领命。
高文中跪在地上,听见林时的任命,整个人都有些懵逼,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是来投降的啊。
怎么又成了株襄府守将,还要重整株襄城防务?
这对吗?
那他们之前艰难抵抗的意义何在?
林时宣布完高文中的命令,便不在他身上继续浪费时间。
一座已经废掉的株襄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
所以,他并不在乎城中这两万守军的结果如何。
更懒得去深思他们的投降是认真的,还是诈降。
反正,他们一支孤军,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他们要真敢追出来,无非就是浪费点弹药,顺手将他们清理掉。
很快,大军开拔,踏上了追杀顾元与周兴霸的路程。
高文中站在原地,望着那消失在天际线下的梁军,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沉默,震惊,无语,悲愤,种种情绪交织,让他忍不住长长叹出一口气。
好消息,梁军接受了他的投降,并且保留了他的官职,他不会再有生命之忧。
坏消息,这仗白打了,他麾下的将士也白死了。
失魂落魄的回到株襄城,一时间,他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向麾下的将士宣布这个消息。
另一边,林时却是没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小插曲绊住脚步。
他带着麾下将士一路追到了株襄城东三十里处的齐军大营。
可惜的是,还是晚了一步,齐军已经弃营而去。
甚至连营地,都被一把火烧成了飞灰。
当然,林时倒是不急着追。
齐军数万人想要开拔,绝不是短短一天时间能做到的,除非齐军抛弃所有辎重,夺路而逃。
而现在,齐军既然已经离去,便意味着他们必然没有携带太多的粮草辎重,甚至可能连甲胄都没有穿戴整齐。
这样的情况下,齐军是跑不远的。
甚至,很可能出现还未逃出安全距离,将士们便已经四散而逃的场面。
所以,林时完全可以安安心心的休息一夜,养好精神,再慢慢去追。
下令大军安营扎寨,林时便钻进帅帐,打开行军地图,开始细细研究起来。
如今,顾元麾下这十八万大军,已经构不成威胁。
但他手上能用的大军,现在也只剩下他手里这三万人,和赵兴业麾下那三万人。
剩余八万人,则是已经在吴成的带领下折返荆州,去和献城县那五万南齐大军打伏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三路大军,该是从南北西三个方向一路向金陵城突进。
最后在金陵城下会师,一举拿下金陵之后,再北上与程名振麾下大军南北夹击两淮之地,彻底收复中原。
只不过,林时现在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之前制定三路大军灭齐的战略时,只是算了他手里拥有的力量。
至于陆氏的留在南齐的后手,他则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
但现在,陆氏留下来的后手,效果显然要比他预想的好太多。
至少,三大世家能拉起近两万多人三万人的大军,就在他的预料之外。
此外还有大大小小数十家世家起兵反叛,虽不能动摇大齐的根基,却也足以让齐国君臣都忙得焦头烂额。
所以,他现在,其实可以尝试着,团结一下已经起兵的世家,将他们麾下的小股部队,都吸纳到自己麾下。
而这些世家,在军中或多或少,也多少有些影响力。
届时他兵临金陵城下,说不定还能派出他们劝降一部份南齐禁军。
思及此,林时没有犹豫,当即唤李忠进门,朝他吩咐道:“李忠,你速速以本帅的名义,朝大齐各府县发布一封召集令,号召起兵反抗暴齐的各路兵马赶来相助本帅。”
李忠一愣,神色莫名有些古怪。
心道那些人能赶来相助吗?
但考虑到这是林时的命令,他还是点点头,领命而去。
吩咐完李忠,林时想了想,又派人叫来了夏靖。
夏靖进帐,整个人都有些懵。
问道:“大帅这么晚唤末将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交代?”
林时点点头,直言道:“你连夜整顿军中骑兵,挑出五千人来,追上顾元麾下大军,驱赶顾元为咱们开路。”
“开路?”
夏靖愣神一瞬,领会林时的用意之后,脸上顿时浮现一抹阴险的笑容。
“末将明白了,末将这就去办!”
林时微微颔首,也没有多言,示意夏靖自去之后,便和衣躺回床上。
一夜休整,大军的精神头达到了顶峰,士气更是如长虹惯日。
夏靖一早,便带着五千大军追了上去。
林时则带着麾下两万五千名步卒,不紧不慢的跟在两支军队后面,一路畅通无阻的穿州过府。
而接下来的局势,也正如林时所预料的那般。
顾元麾下大军,在夏靖麾下五千轻骑的逼迫下,每日都有大梁的逃卒脱离队伍。
一开始,周兴霸还会用砍杀逃卒以作威慑,来防止其他将士逃走。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林时麾下大军依旧像是狗皮膏药一样粘在大军身后,齐军之中的将士,也逐渐失去了信心。
更兼大齐各处火起,导致粮道断绝,军中逐渐出现缺粮的境地,齐军将士更是绝望。
连番打击之下,纵然周兴霸以强硬的手段,震慑住了一批人,但还是有更多的人,选择逃窜。
于是,林时追击的齐军,便逐渐从八九万人,减少到六七万人,路程走到一半时,更是已经只剩下了五万人不到。
与此同时,林时发出去的召集令,也在大齐境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林时麾下大军行驶到距离金陵只剩下不到千里距离的吴郡之地时。
他也迎来了第一批赶来相助的世家私兵。
吴郡谢氏,百年簪缨士族,在大齐政坛名声不显,却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世家。
而光是谢氏与其麾下一众小世家,便给林时贡献了足足六千大军。
而林时,也没有让谢氏失望,在谢氏投效的第一时间,便带兵顺手屠戮了谢氏的百年之敌吴郡王氏。
并将谢氏打造成了大齐境内各路诸侯的标杆人物。
这一下,便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越来越多得到消息的叛军加入了林时的队伍。
当他终于将顾元麾下的残军吃干抹尽,放顾元与周兴霸进入金陵城时,他麾下的大军也由三万人迅速膨胀到了五万人多人。
无独有偶,当林时麾下五万大军兵临城下之时,赵兴业麾下的龙渊水师,也杀穿了大齐北境,将大齐北境上百家数得上名号的世家屠戮一空。
旋即带上三大世家为他凑出来的三万大军,合计大军六万一路南下,与林时一西一北,互成犄角之势,开始围困金陵。
大梁兵围金陵的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四海九州,一时间,天下巨震。
谁也没想到,拥兵四十万的大齐,在林时手底下,竟然连半年时间都没有撑住,便已经陷入绝境。
一时间,中原周边无数部族,纷纷派出使者前往太安城朝贺臣服。
同时,金陵城外,林时并未选择与赵兴业合兵,而是选择围而不攻,与金陵城外的二十万京营展开对峙。
而这,倒是给了周兴霸与顾元重整旗鼓的时间。
二人逃回金陵城后,便以小皇帝萧锐的名义发出诏令,召集大齐境内还未遭到战火损害的各大世家起兵勤王。
随着诏令下发,还真有不少世家响应,召集族中私兵,朝金陵城方向杀来,准备救驾勤王。
而林时对于顾元的这一系列手段,却是始终选择无视。
只是在金陵城外与南齐大军对峙,像是在等待什么。
“报,大帅,荆州急报,深入荆州之地的五万齐军已被吴成将军领兵全歼。”
“报,大帅,吴成将军传来急报,他已突破南朔府防线,不日将抵达安南郡。”
“报,大帅,安南郡三大世家授首,吴成将军正朝着金陵城急行军,不日将抵达金陵。”
一封封军报传进林时的帅帐,正是林时一直在等的麾下主力大军的消息。
三路大军之中,吴成的任务最重。
他不仅要负责歼灭献城县的五万大军。
还需要在歼灭那五万大军之后,迅速从南朔府入大齐国境,然后一路肃清大齐南方的世家大族。
这些世家大族,虽说向来标榜自己耕读传家。
但事实上是他们豢养的私兵,战斗力也不弱。
因此,吴成一路走来,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当然,这些事情,自然也瞒不过金陵城里的顾元。
随着梁军不断朝着金陵城逼近,顾元索性连装都不装了,直接将萧锐和姜云梦软禁起来,将玉玺和代表皇帝身份的金印都搬到了自己的公廨里。
一应圣旨和诏令,具由他亲自经手下发。
而他这样做,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保皇党朝臣的不满。
面对这些保皇党朝臣的发难,顾元的应对也很简单。
谁反对,便让周兴霸带人上门,直接屠杀其全府之人。
一番高危高压的手段下来,整个南齐朝堂,都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所有人都在说顾元已经疯了。
但顾元到底疯没疯,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说一开始,他是打算给自己打出一个好的战绩,以便将来与大梁谈判时取得更好的条件。
那么现在,被林时一路追着打之后,他心中便只剩下了报仇雪恨这一个念头。
“人呢,人呢,都死哪里去了?”
公廨里,顾元的咆哮声响彻天际。
亲卫瑟瑟发抖的进门,行礼道:“大都督!”
顾元双目通红,胡子拉碴,恶狠狠地等着亲卫,问道:“那些起兵勤王的世家,还没有人到达金陵吗?”
亲卫赶忙摇头:“回......回大都督的话,暂时,暂时还没有收到消息。”
一听这话,顾元顿时暴怒不已:“废物,简直是一群废物!”
亲卫瑟瑟发抖,满脸惊惧之色。
顾元怒骂一句,狂暴道:“再去催,派人去告诉那些世家,我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三日内必须赶到金陵勤王。”
“这......”
亲卫满脸为难之色,三日时间,哪能那么快?
“去啊,愣着干嘛?”
顾元催促一声,继续埋头案牍。
这时,一名亲卫忽然匆匆跑进公廨,满脸天塌了的表情:“大都督,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顾元倏然抬头,怒声道:“说,又怎么了?”
亲卫一下子跪在顾元脚边,一脸如丧考妣道:“陛下和皇后娘娘,他们,他们,不......不见啦!”
顾元一愣,像是有些没反应过来。
亲卫继续说道:“方才属下照例去给陛下和皇后娘娘送午饭,却发现朝阳殿里,朝阳殿里.......”
“蠢材,朝阳殿怎么了?”
顾元大怒,一脚踹在亲卫的心口上。
亲卫吐出一口血,满脸惊惧道:“朝阳殿里,已是空无一人。”
“什么?”
一听这话,顾元顿时像是白日见鬼一般,忍不住踉跄着后退几步。
下一刻,他整个人突然气急败坏的冲出公廨,直奔软禁萧锐和姜云梦的朝阳殿而去。
亲卫们赶忙带人跟上,一路进宫。
抵达朝阳殿里,顾元放眼望去,却只有自己留下来的禁卫守候,早已没了萧锐和姜云梦的身影。
他不信邪的拽过一个亲卫问道:“皇宫里到处都搜过了吗?”
亲随满脸惊惧,颤声道:“回.......回禀大都督,整个皇宫都已经搜过了,确实没有陛下和皇后娘娘的身影。”
一听这话,顾元顿时满脸难以置信的后退两步:“怎么会,怎么会,陛下怎么可能,他怎么会抛弃他的子民,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他失神一阵,忽然神色狰狞地问道:“内库呢,可曾搜过?”
“内库?”
众人一愣,随即有人像是如梦初醒般,迅速跑出宫外。
内库,是最能证明陛下究竟是逃跑了还是落入贼人之手的证明。
顾元回神,也忙带着亲卫跟上,去往皇宫内库查验。
只是他刚带人进入内库之中,一颗心便瞬间沉入谷底。
只见原本珍宝无数的内库,此时已是一片狼藉,库中宝物,更是早已消失不见。
顾元望着眼前空空如也的内库,踉跄着后退一步,忽然脚下一软,整个人跌倒在地。
他万万没想到,就在他想着如何御敌的这段时间。
他的帝王,却已经早就做好了舍弃大齐逃命的准备。
内库之中的珍宝堆积如山,绝不是短时间内能转移的,也就是说,他的陛下,早在大梁的大军,还未打进大齐时,便已经在准备逃跑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他怎么能逃,他对得起萧这个姓氏吗,他对得起这大齐子民吗,他怎么能逃,他怎么能逃?”
顾元眼中泪水滚滚而下,心中是前所未有的无力和绝望。
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帝王,会率先抛下所有人逃走。
就在这时,又是一名亲卫匆匆进门,脸色难看的朝顾元拱手道:“大都督,属下奉命带着圣旨去往皇家祖地调动萧氏族兵,但皇家祖地,早已,早已空无一人。”
一听这话,顾元更是忍不住垂足顿胸。
“该死,该死啊,一定是姜云梦这个臭女人鼓动的陛下,一定是,弃国而逃,他怎配,怎配,怎配做这个国家的帝王啊!”
顾元眼中流出血泪,胸中一口闷气难以呼出,憋得嘴角溢出鲜血。
当然,这一切,都和姜云梦与萧锐没什么关系了。
因为此时,他们已经带着麾下四万萧氏族兵,远离金陵,即将逼近大江出海口。
这半年来,他们将朝政尽数交给张昭,将军事尽数交给顾元,自己手上一点权力都没有留下,为的就是这一天。
只要他们顺利赶到大江出海口,从今往后,那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再也不用担心大梁这柄悬在头上的利剑何时会斩落下来。
更不必在担忧权臣争权,国家忧患。
往后,他们将会是新秩序里,唯一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