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庭审过后,吉温又进行几次装样子的审讯,毕竟不能让杨国忠察觉他和安禄山串通的事。
这天,公主府外,一个小厮偷偷摸摸的靠近公主府,跟个贼似得。
门卫很快就发现了此人,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贼眉鼠眼的!”
小厮连忙摆手道:“军爷,我就送信,我没啥坏心思啊。”
门卫一把捏着小厮的衣领把他拎起来,凶狠地说道:“送信?我家主上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你就送,不是专门邮差也敢来,我料你定是贼人!走跟我去见官府!”
小厮面色惨白地慌忙道:“军爷,我真的只是送信啊,给我钱的人让我不要让太多外人见到我,所以才这么鬼鬼祟祟。”说完小厮就从怀里拿出一封皱巴巴的信。
门卫拿过信,一把把小厮扔在地上,厉声道:“要是胆敢骗我你就死定了!”
小厮摸着疼痛的屁股,瘫坐在地上,边摆手边解释道:“军爷,我怎么敢骗您啊。我就是个收钱送信的。”
门卫留下哼的一声,便转身进去禀报了。
门卫匆匆进入府内,来到李铭燕面前,双手呈上那封皱巴巴的信,说道:“公主,府外有一小厮鬼鬼祟祟,说是来送信的。”
李铭燕接过信,秀眉微蹙,轻轻拆开信封,她的目光在信上快速扫过。
此时,厅外阳光依旧炽热,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李铭燕抬起头,对门卫说道:“那小厮呢?你去拿两锭银子赏给他吧,还有准备马车我要进宫。”
门卫应声道:“是,公主。”随后便转身去拿银子给那小厮,还有准备马车。
在门口等待小厮接过银子,喜不自禁,心想:没想到那人说的真没错,信送到了还有奖励。
不多时,马车备好,李铭燕上了马车,直奔皇宫而去。
皇宫外,守卫见是公主的马车,赶忙行礼放行。
李铭燕踏入皇宫,一路朝着李隆基经常在的华清宫赶去。
李铭燕急匆匆地来到华清宫,却被告知李隆基正在温泉池中和贵妃娘娘休憩。
鱼朝恩小声说道:“公主,还请您稍等片刻。”
李铭燕万般无奈,但也只能在殿外等候。
过了好一会儿,李隆基和杨玉环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出来,见到李铭燕,笑着说道:“燕儿,今日怎这般匆忙进宫?”
李铭燕赶忙行礼,说道:“父皇,孩儿找到驸马被诬陷的证据了。”
李隆基微微一怔,说道:“哦?快呈上来给朕瞧瞧。”
李铭燕连忙将那封皱巴巴的信递上。
李隆基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一旁的杨玉环轻蹙蛾眉,问道:“陛下,这信中所言何事?”
李隆基沉默片刻,说道:“爱妃,此事关乎朝堂之事,你且先回避一下。”
杨玉环微微福身,带着侍女退了下去。
李隆基看向李铭燕,说道:“燕儿,信中内容属实?信又是哪来的?”
李铭燕赶忙回道:“父皇,儿臣也不知这信是否完全属实,这信是府外一小厮送来的,儿臣问过那小厮,他只说是有人给钱让他送来,其他一概不知。”
李隆基皱起眉头,沉思片刻道:“此事不可马虎,朕需派人详加调查。”
李铭燕点了点头,回道:“望父皇早日查出真相。”
李隆基说道:“你先回府去吧,一有消息,朕自会通知你。”
李铭燕行礼告退,假装忧心忡忡地离开了华清宫。
另一边,刘骆谷知道李铭燕进宫后,便派亲信去杨国忠府外丢了封信进去,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他诬陷的证据。
而李隆基拿到手里的证据只是一部分而已,只是想让李隆基派人查一下吓唬吓唬杨国忠罢了。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杨国忠知难而退,自罚俸禄,外加释放谢彬了结此事。
鱼死网破对谁都不好,有道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本来洋洋得意的杨国忠看到信后,跟川剧变脸似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究竟是谁在和本相作对?要是让陛下查到肯定少不了一顿责骂了。”杨国忠喃喃自语道。
他的亲信们却慌了神,纷纷出谋划策。
“大人,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想办法把证据销毁。”一个亲信边说边做了个划脖子的手势。
杨国忠瞪了他一眼:“愚蠢!此时销毁证据,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另一名,亲信慌张地说道:“大人,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杨国忠也瞪了他一眼:“本相都没慌,你慌什么,要是陛下真想拿下我们,现在你我已经在天牢吃断头饭了。”
杨国忠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下来,在厅中来回踱步。
“都给我安静!容本相好好想想。”杨国忠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一众亲信。
亲信们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出声。
杨国忠沉思片刻,说道:“立刻去查这信的来源,还有,把与此次诬陷相关的人都给我盯紧了,不能再出任何岔子。”
亲信们连忙应是,匆匆去办事。
杨国忠想了想又点了一名亲信道:“你去探探宫里那些阉人的口风。”
被点名的亲信赶忙应道:“是,大人,小的这就去。”说罢,便急匆匆地离开杨国忠的府邸,前往宫中。
而在宫中,那些太监们也听闻了此事,一个个都谨言慎行,生怕卷入这场风波。
那名亲信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又是送礼,又是赔笑脸,才从几个小太监嘴里探听到一些模棱两可的消息。
亲信不敢耽搁,赶忙回去向杨国忠禀报。
“大人,小的探听到,陛下似乎对此事极为重视,已经在暗中吩咐人调查了。”亲信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
杨国忠冷哼一声:“我就知道,咱们这位陛下只是不想管事而已,要是真插手可麻烦了。”
亲信颤颤巍巍地不敢发一言,杨国忠则一手撑着头,一手敲着桌子。
杨国忠沉思良久,猛地站起身来,说道:“给我备官服和马车,我要进宫觐见。”
亲信连忙应道:“是,大人,小的这就去准备。”
不多时,一切准备妥当,杨国忠登上马车,打着剑南节度使和右相的旗号,浩浩荡荡的向宫城而去。
另一边,皇太子李亨也一直在关注此事,他跟被他尊为先生的心腹李泌商议道:“先生,你觉得怎般才能让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人狗咬狗,两败俱伤?”
李泌轻抚胡须,微微眯起眼睛,说道:“殿下,此事需从长计议。如今杨国忠与安禄山皆权势滔天,若要让他们两败俱伤,需得巧妙布局,切不可操之过急。”
李亨皱眉道:“先生,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着手?”
李泌思索片刻,说道:“殿下,可先暗中收集他们的罪证,待时机成熟,再将其一举揭露。同时,可在朝中拉拢一些对他们不满的大臣,形成一股抗衡之力。”
李亨点点头,说道:“先生所言有理,只是这罪证收集恐非易事。”
李泌笑道:“殿下莫忧,可从他们的亲信入手,许以利益,或能有所收获。”
李亨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好,就依先生之计行事。”
此时,杨国忠的马车已抵达宫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