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得到林如海的同意后,才去告知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
三人尽皆欣然同意,按贾母的想法,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贾珠现在的妻妾还远远不够,贾母恨不得将认识的非同族的闺阁女子都推给贾珠。
比如,黛玉、宝钗、湘云、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等等,甚至鸳鸯、晴雯、紫鹃等丫鬟们做个妾室也是可以的。
贾家嫡系子弟稀少,如果贾珠将来真能登临至尊之位,贾氏皇族这么点子弟肯定是不行的,要如何守住整个天下?
王夫人也从王家得知了贾珠如今的真实情况,并且王家人请求王夫人牵线搭桥,欲将王家几个待字闺中的女孩子都嫁给贾珠。
贾珠的妻妾中没有一个王家人,将来他们王家的利益如何保障?
贾母和王夫人随即提出让贾珠趁着这次机会,干脆一次多娶几个。
虽然这对婆媳的目的不同,但是罕见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贾珠当即拒绝了,他又不是种马,想娶才会娶,不想娶的,娶回家干嘛?
何况,那些人也不是真想嫁给他,只是想嫁给金钱、权势、地位罢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这样的婚姻,其实不要也罢,根本没有一点点爱情可言,顶多算是一起过日子。
搭伙过日子,遇到靠谱的人,能把日子过好,其实也行;但哪那么容易刚好遇到合适且靠谱的人,尤其是在一个没有“精神”的时代,燕某萍绝不是个例,而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将来会更加普遍。
当然,这不是在批判女性,男人也一样,甚至犹有过之,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一部红楼梦,精髓全在《好了歌》!
尘世中人都在寻“好”,神仙好,功名好,金银好,娇妻好,儿孙好,但是这些好都会“了”。
出世之人都从这些“好”中看到“了”,自诩神仙之流,看破钱权名利,功名利禄,一切顺其自然。
但真正看懂的人,会从“了中寻好”,一切都会“了”,但一切也都有“好”!
每个人都注定会死,但也可以有无比精彩的生的过程。
如果每个人都不生不死,不老不灭,那生命将是漫长且无聊的。
正因为人会死,才会希冀在短暂的生命中发光发热,去体验那些无比美好的事情。
“了中寻好”,看破虚妄,去寻人生真正的好,这个“好”可以是功名、金银、娇妻、儿孙,甚至可以是一切,只要能看到本质,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如何在“了中寻好”呢?
不过是和喜欢的人去做喜欢的事罢了,人生就是这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如此而已。
看好是好,好中看了,了中寻好,这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看钱是钱,看钱如何不是钱呢?有些标榜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其实比谁都在乎钱,连其中的“了”都看不到。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不就是说的这样的人吗?
贾珠拒绝贾母和王夫人的提议后,两人也没有强求,贾珠决定的事,别人再怎么说都没用。
随后,众人便筹划着贾珠的婚事,这些事自然应该由长辈负责,父母亲人尚在,没有贾珠这个当事人亲自操办婚事的道理。
一时间,荣国府喜气洋洋,准备着三媒六聘和三书六礼,虽是纳妾,但怎么说也是侧妃。
只有王熙凤和贾宝玉两人不怎么自在,王熙凤在心里将贾珠这个死渣男骂了个遍,而贾宝玉不仅少了两个玩伴,还要看着“两颗无价之宝的珍珠变成鱼眼睛”,他怎么高兴的起来?
其实贾宝玉的这句话并不是在指责婚姻,否则也不会说“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
这些出嫁后的女人们再怎么可恨,也不至于贾宝玉就要说“可杀”的话。
贾宝玉所说的“女子”,其实是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他们在入世之前,大都像那些未出嫁的女儿是颗无价之宝珠,这些读书人有胸怀天下之志,怀揣着经世济民的理想和担当。
“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习气”,指的是这些人入世后,变得利欲熏心,见利忘义,贪赃枉法,祸害百姓,为祸国家。
这样的人确实可杀、该杀,他们才是贾宝玉口中的“禄蠹”,而不是说所有读圣贤书的人都是“禄蠹”。
同时也表现了贾宝玉对这种社会风气的绝望,因为所有女孩子嫁人之后都变了,所有读书人入世之后都变了。
这也是贾宝玉不喜欢读书的理由,因为书里面的东西都是假的,读了这些书的人变得更坏,更可恨了。
这个意思是从宝钗口中说出来的,“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
贾宝玉选择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所以宝钗也算得上是贾宝玉的知己。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千百年来,从没变过,道貌岸然,腹黑心黄。
宝钗对这个世界看的是比较透彻的,不愧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大隐尚能隐于世。
至于“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贾珠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宝钗才真正喜欢贾珠。
随后几天,荣国府按照最高规格准备婚礼所需,纳采下聘。
隆正帝也凑了个热闹,下旨赐婚,反正又没有任何利益损失,不做白不做。
经过问名、纳吉、纳征等环节,请期将婚期定在了明年正月初七,此乃人日,适宜纳采和合婚。
定了婚期,荣国府和镇南王府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各种事情。
黛玉早就回了林府,宝钗也搬出了梨香院,住到了神京薛府,婚前住在男方家里,多少有些不符合礼法。
而且,自她们搬走时起,贾珠便不能去见她们了,这也是礼法。
虽然贾珠并不在意这些所谓的规矩,也不在乎其他人怎么说,但是得为黛玉和宝钗考虑。
这就是礼法的威力,你个人不遵守没关系,但是全天下人都会将你视为异类,闲言絮语是少不了的。
就连现在也一样,很少有人敢于挑战“异类”这个词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