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他们无能无耻,守不住家门,兴不了门楣,到头来却要让别人去牺牲,去深明大义。”洛阳王英俊的眉眼上漫上了几分愠怒。
“我的母亲十六岁便要守寡,幽居洛阳的寺庙里,他们却依旧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在秦楼楚馆里夜夜笙歌。凭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自己不去深明大义?”
周晚吟也早有耳闻,崔氏子弟众多,子弟允文允武,乃是一等一的望族。
但嫡出一系,确实不算太出色。
如今看来,也不仅仅是“不大出色”,而是平庸……
但他们倒也真是好命,数不清田产资源,爵位,奴仆。
再加上姊妹进宫为妃,生下神都之主的外甥,保住他们摇摇欲坠的脸面和权势。
“我也好,你母亲也好,有身不由己,也有无可奈何,但人生的路永远向前,你母亲虽然失去了如意郎君,却有了一个你这样优秀的儿子,总不算亏的太厉害。”
周晚吟俯身拍了拍洛阳王的小脸,柔声笑了笑:
“朝臣们决定了让谁和亲,不是我一个小女子,和你一个孩子能决定的,即便我真的被迫去和亲,也不会寻死觅活,我也会像你母亲一样,将自己的日子过好。”
洛阳王不知什么时候,眼睛红了,他委屈地瞪了周晚吟一眼。
“小傻瓜,我都要和亲了,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周晚吟嗤笑了一声。
“如果有一天,你做了皇帝,不要再让桃李之年的少女,嫁给雪鬓苍颜的老头,也不要让任何一个女子,远嫁异国他乡去和亲。”
小孩儿不高兴的低着头,沉默了许久,低声道:“孤王答应你……”
————————
周晚吟换了衣衫出来,一出门便撞见了卢寒烟。
方才宴上那一下的插曲,她也趁机换身了衣衫。
虽然丢了太妃的品级,但身为范阳卢氏的嫡女,卢寒烟吃穿用度用得都是最好的。
方才头上的衔珠金凤簪,已经换成了累丝金凤簪。
这两样头饰粗看甚至有些相似,不仔细瞧,都瞧不出来她换了。
卢氏金银满屋,她喜欢的,如璧公子便成堆的送来,并不怕样式重了,浪费了银钱。
“端夫人在这里做什么?和亲的人选定了?”周晚吟笑吟吟道。
“自然是没有,太后受了惊,让大伙儿先喝喝热茶。”卢寒烟抿唇笑了笑,“正等着你。”
“等我?”周晚吟冷笑。
“你生的绝色,西陵王看上你了。”卢寒烟脸上得意,毫不掩饰的白了周晚吟一眼。
她随意的拨弄了一下自己的指甲,盯着手上新涂的丹蔻,淡淡道:“其实女人到了年纪,总归是要嫁人的,先前十二郎看上了你,你若是答应了,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我若是答应了,天下百姓,又怎么能看到伯爵府的下场?”周晚吟冷冷道。
卢寒烟愠怒的瞪了周晚吟一眼,很快又冷静了下来。
她嗤笑一声,淡淡道:“现在这些的小姑娘啊,先前谢皇后开女学,让你们读书,惯的你们都不成样子了。”
她闲适的打了个呵欠:“女儿家家的,闹着打仗做官的,像什么样子。我同她不一样,哪有那个精力,不过是闲着无聊,说说媒,做做好事罢了。可惜了,你们不领情。”
“我们是人,不是摆件玩物,任由你指婚撮合。”周晚吟看着她的眼睛道。
“说的什么话,我给你们指婚撮合,男儿们都有了贤内助,女人也有了归宿,好姻缘你不抓住,如今落得如此下场,我能有什么法子呢。”卢寒烟勾了勾唇角,似笑非笑的看着周晚吟。
“卢寒烟,你次次这样摆弄他人的姻缘,就不怕遭报应吗?”周晚吟心头泛起一股恶心。
“报应?我儿是天家皇子,有九龙护体,谁能报应我?”
“你真的,觉得这样的日子畅快吗?”周晚吟道。
“一身荣辱,都要寄托在你的儿子身上,他亲口说过,为了江山,哪怕是让你和亲,也无所谓。”
“让我和亲?”卢寒烟笑出了声,“周晚吟,你失心疯了吧,我儿子都十五岁了,西陵王怎么会要二嫁的寡妇做王后。”
周晚吟:“……”
“人家男子娶妻,要的是清冰玉洁的少女,慢说是我这生过孩子的,就是你们这些姑娘家,嫁人的时候也要验身的,残花败柳可进不了王庭。”卢寒烟嫌弃的看了一眼周晚吟。
“卢寒烟,你也是女子,你为何要如此的贬低女子呢?”
“你有病吧,伺候过男人的女子,便已经不值钱了。你虽然被人退了婚,却还是完璧,西陵王还能看得上你。”
“可是你自己也……”
“我儿子都已经十五岁了,我的富贵体面都在儿子身上,我在乎这做什么?”
破了身的女子便掉价,她不怕掉价,因为她有儿子,所以她肆无忌惮的去侮辱别人。
卢寒烟总有一套逻辑。
她好像觉得自己永远在高位,永不会处于不幸的位置。
可她不知道,西陵人并不看重这些,生过孩子的女人,代表健康强壮,能生一个儿子,就能第二个儿子。
她讥讽的看了看卢寒烟,缓步朝着宴席上走去。
到了近前,卢寒烟便拉着周晚吟的手,朝着西陵公主走了过去。
“好事多磨,咱们县主换了身衣衫,更好看了。”她亲热的拉着周晚吟到了她新交的“好姐妹”身边,稍稍用力,将周晚吟推了一下。
西陵公主打量了周晚吟一下,满意的笑了笑。
“你瞧瞧,咱们县主这样的人物,配你们西陵,可不是绰绰有余,她到了你们西陵,你们可得好生待她。”卢寒烟熟络的道。
“不论公主要谁和亲,他都会答应,朕也会答应。”周惜朝说,“朕曾经允诺的工匠和大儒,也会如约随行。只愿西陵与我大周的百姓,永享太平。”
端王也凑趣的冲西陵公主笑了笑:“公主但说无妨,我大周的女子,都是深明大义之人。”
“天朝的女子,果然气度恢弘,令人感佩。”西陵公主满意的看着端王道:“只是不知道,大周的男子,是否深明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