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帅跟着朱瞻基,骑着马站在乐安城北,看着城门,将军要求攻城,没想到朱瞻基根本就不同意,反而命令,大声宣读圣旨,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又命令弓箭手,将写好的圣旨,射进乐安城,并且明确表示,只要投降,不追究,只追究主谋。
本来这群当兵的跟着朱二熊,压根就没想着造反,更没有想靖难,只不过是当官的说了,大家不都不跟着,不跟着当场就要死,跟着还能活两天。
现在有了活命的机会,很多人心里都有想法了,干脆把这几个当官的抓起来,直接送出去,自己不就能活着了吗?
朱二熊本来以为想血他爹明成祖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自己也当当皇帝,想想,皇帝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御驾亲征,可惜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那就是朱瞻基,从小就跟着明成祖朱棣长大,什么心里不明白?
说白了,朱二熊根本就没有想造反的意思,聚集兵马,就是为了自保,想得到的无非就是朱瞻基的承诺。
可是朱瞻基早对这个二叔够了,给自己的父亲朱大胖挖了很多坑,好多次的陷害,早就让朱瞻基烦透了,还是爷爷说得对,谁给你的承诺都是放屁,只有你自己掌握的权利,那才是真理。
朱二熊发现,别人看自己的眼光都变红了,大家都想将自己活捉,立功劳,根本没有人跟着自己混,看到大势已去,于是秘密派人出城,想求得原谅,并且明天早上出城投降。
朱瞻基现在急于解决问题,所以就答应下来,马小帅就这样亲眼看着,觉得这简直就是在过家家。
朱二熊刚开始慌了,所以决定投降,反过头来,想了想,如果现在自己投降了,那还有好日子过吗?
一辈子的圈禁,就像猪一样生活,没有了自由,还不如冲出去,再说。于是,朱二熊取出了自己积累的兵器,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平时藏起来了,将那些勾结别人的书信,全部销毁。
灯火通明,乐安如同白天一样,朱二熊穿上铠甲,准备冲出去,给自己弄一条生路,如果朱瞻基能够放自己一马,那自己就能够获得自由了。
虽然有将领阻止,说,咱们怎么都是死,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意苟延残喘,束手就擒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朱二熊觉得朱瞻基应该不会杀自己,“将士们,咱们就算打赢了这一仗,又能怎么样?根本不能够解决问题,还是出城再说。”
其实这个时候的朱二熊,早已明知大势已去,干脆投降吧。没想到出门就碰到了朱瞻基,毕竟乐安这么大的动静,朱瞻基又怎么会不在意?
看到自己的二叔束手就擒,朱瞻基总算松了一口气,自己的这个皇位终于坐稳当了。
然而,现场的文武百官可不决定放过朱二熊,毕竟这王八蛋给很多人写了信,如果朱瞻基真有追究的话,让自己肯定跑不了,还不如干脆弄死对方。
这叫死无对证,杨荣甚至直接建议,当场斩杀朱二熊,剩下的文武百官,大家都害怕了,毕竟大家可都是收到了书信。
马小帅就这样看着朱瞻基,没想到朱瞻基这个人,比明成祖朱棣还要狡猾,拿着你们的把柄,这才能够收拾你们。
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朱瞻基居然将弹劾朱二熊的奏折,交给了朱二熊查看,这下大家的底气都明白了。
文武百官也明白,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赶紧想办法洗白自己,否则如果真的是造反,那谁也跑不了,一家老小都得死。
朱二熊看到大势已去,直接跪下,“臣罪该万死,生死交给陛下,你看着办吧,朱瞻基。”
狡猾的朱瞻基,反而这时候格外的冷静,“二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关起门来咱们还是一家人,你写一封信,把你的儿子都叫回来,咱们在北京,再商议这件事情怎么解决。”
没脑子的朱二熊脑子一热,就相信了大侄子朱瞻基的话,当场写信,让自己的儿子都回来,罪名就牵连几十个人,这下问题就想很多了。
朱瞻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被裹挟着,一律无罪释放,回家吧。”
总算大家都放心了,红石马小帅注意到,除了逮捕王斌等人,被锦衣卫抓走,剩下的人都没事儿,薛禄等人巡抚乐安,同时改了个名,乐安为武定州 。
然后就顺利办事,马小帅发现历史上记载的,纯粹就是胡说八道,看来这些文臣的心眼儿就是多,后面的事情还不好说。
没想到大军班师回北京,路过单桥,户部尚书迎驾,陈山见到朱瞻基之后,“应当乘胜追击,袭击赵王朱三狂,这下国家就会彻底安定下来。”
马小帅觉得不对,这群人拼命的想弄死朱三狂,这件事情肯定有内幕,回头看了看朱瞻基。
没想到对方非常的冷静,反而直接把杨荣叫过来,谈谈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
杨荣直接点了个赞,“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陛下应该同意。”
朱瞻基心里有数,表面上装作再考虑考虑,召见蹇义、夏原吉,没想到这两个人心里,居然也赞同这样的想法。
朱瞻基心里彻底心死了,原来文官就是一群白眼狼,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如果说武将的危险就是冲锋陷阵,恐有武力。文官的刀就是手里的笔,简直就是18个心眼儿。
杨荣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你应该先给赵王发圣旨,指责对方跟朱二熊一起造反,咱们率领大军,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马小帅看到朱瞻基不反对,这就证明里面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杨荣是不是手里有明成祖朱棣的圣旨,这一切还不好说。
杨荣马上找传旨的人杨士奇,草拟诏令,杨士奇这个人非常正直,“事实就是事实,怎么可以虚构?而且还是用皇帝的圣旨,你简直就是在欺骗天地神鬼,会有报应的。”
朱瞻基就在这里看戏,马小帅只能无奈地在一边,竖着两只耳朵听着。
“杨士奇这是国家大事,你怎么能够反对了?我说他们是同谋,锦衣卫肯定会找到证据,既然已经有了结果,还怕找不到证据?”
杨士奇一直就看不上杨荣,“锦衣卫的证据,你觉得天下的人相信吗?”
杨荣默默无语,发现自己根本指挥不动对方,杨士奇面对蹇义、夏原吉。
蹇义明确表示,“皇上都同意了,大家也没意见,你能阻挡不了吗?”
这时候的朱瞻基有点紧张,就想看看,别人还想说什么。夏元吉站出来,“杨士奇如果皇上听了你的意见,现在不处理,以后要是发生什么变故,谁来承担责任,还记得永乐年间的孟指挥吗?”
杨士奇这个人非常的有原则,根本不愿意同流合污,“这件事情和那件事情不一样,永乐年间,赵王拥有三个护卫的兵力,现在只有一个,赵王确实没有参与谋反,否则怎么可以活到现在?”
蹇义还是想进一步劝,“就算你说得对,那现在你说怎么办?”
这个时候的马小帅观察到朱瞻基,恐怕这小子已经心里在打哆嗦了,到底这个杨士奇能重用还是不能重用,就看这个回答了。
“为今之计,咱们应该尊重事实,有怀疑可以严加防范,不用担心,现在应该是尊重赵王,厚待赵王。”
面对杨士奇的解释,蹇义、夏原吉相互看了一眼,“杨士奇,你说的话非常有道理,但是皇帝相信的只有杨荣,我们两个做不了主,你找皇帝吧。”
杨士奇只能在找杨荣,“凡事不能把事做绝了,明成祖朱棣只有三个儿子,皇上也只有两个亲叔叔,其中一个已经死罪难逃,总得留下另外一个人吧,要不怎么面对明成祖朱棣在天之灵?”
杨荣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弄死朱二熊,因为对方想弄死自己,赶尽杀绝这才是本事,绝对不能放过对方。
没想到的是,杨荣不肯更改自己的主意,朱瞻基的眼睛里充满了一种味道,马小帅若有所思,却又不敢说什么。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朱瞻基是什么都知道啦,只能率领大军回到北京,朱二熊一家老小就这样进了监狱,等待他们的是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