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满月和沈景明走进保育院,看到的就是两孩子不停反驳对方的画面。
这时,团团一下子发现了他们俩,尤其是看到没有见到的亲爹,他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连忙跑上去抱住两人的大腿。
“爸爸,妈妈,你们终于来接我了。”
他就说嘛,肯定是他爸爸妈妈先来接他,果然他赢了。
自从来了大院之后不久,听见大院里好多孩子都是喊爸爸妈妈,而不是喊爹娘。
他不知不觉也跟着改口喊爸爸妈妈了。
一开始,许满月还有些不习惯,现在听多了倒觉得喊爸妈挺好的。
沈景明是第一次听见儿子这样叫他。
他不免意外,弯下腰一把将儿子抱起来,顺势也将爹娘改成了爸妈。
“今天我和你妈,带你去县城玩好不好?”
团团眼睛亮晶晶的,小手乱舞,“真的,那我想要买大白兔奶糖,我还想吃桃酥,还想去国营饭店吃好吃的。”
沈景明将儿子扛在肩头,“没问题,今天你想吃啥都行。”
坐在自家亲爹肩膀上的团团更加兴奋了,一个劲地喊着妈妈看他高不高。
许满月有些担心,想让孩子从上面下来,“这样不安全,你也累,把团团放下来吧,让他自己走。”
沈景明摇头,依旧扛着儿子往前走,“没事,难得孩子开心。”
也没几步路,出了保育院就要骑自行车上县城,到时候肯定要把孩子放下来。
许满月见状也没再劝了,只是跟在父子俩身边,时刻注意孩子安全。
正当他们一家三口刚要走。
才四五岁的周珍珍突然从小凳子上站起来,噔噔噔跑到了许满月的面前,拉住她的手仰头望着她,眼睛微微泛红,哽咽道。
“婶婶,你有见到我爸爸妈妈吗,他们咋还没来接我,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
大人们说,一旦父母离婚,孩子就会成为累赘,谁都不想要。
她不想让爸爸妈妈离婚,不想成为没人要的小孩,更不想失去爸爸妈妈。
往常这个时候,她已经在家吃着爸爸做的香喷喷饭菜了,可今天她从早上一直等到中午,都没瞧见爸爸妈妈的身影。
本以为还有个沈言陪着她,没想到沈言的爸爸妈妈居然都来接他了,现在这个地方只剩下她一个小孩没有爸爸妈妈来接。
看着周珍珍哭得小脸都花了,委屈得不行。
许满月心里有些怜惜起来,她蹲下身掏出帕子擦了擦孩子的小脸。
“不会的,你爸爸妈妈怎么可能不要你的,他们只是有事情要忙,所以一时之间没办法来接你。”
“珍珍,你乖乖地继续等着,或许你爸妈他们很快就来了。”
不是自家的孩子,在没有家长的同意下,是不允许一块带走的。
更何况,他们是要去县城,不是回家,也不合适将周珍珍一块带着。
所以,她只能继续留在这里。
周珍珍哭得更可怜了,跟小花猫一样,紧紧拉着许满月的手不放,“婶婶,你带我走吧,你带我回家吧,我不想一个人继续待在这里。“
“我想早点去找爸爸妈妈。”
她不想他们离婚,不想成为没爸妈的小孩……
许满月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叹了一口气,“这样吧,你先在这里等,我托人给你爸妈带个口信,让他们早点过来接你。”
“没有你爸妈的允许,保育院不会让别人带走你的,所以你只能乖乖等你爸妈过来。”
周珍珍渐渐止住了哭声,“好。”
从保育院出来之后。
许满月对沈景明道,“你带着孩子去部队门口等我,我骑自行车回去一趟让梅露他们早点过来接珍珍。”
本来想找人带口信的,可找来找去周围也没合适的人,只能自己亲自去了。
沈景明点头,“行,你去吧,我带着团团去那里等你。”
“好。”许满月骑上自行车很快离开了。
部队家属大院。
许满月以最快的速度赶了回去,但是当她敲响梅露家的房门时,却发现里面好像没人,敲了半天也没个动静。
她又找同一层楼的嫂子们问了问,这才知道,原来梅露已经坐上了前往京市的火车,想要赶去亲自送老首长,至于周文海,他不放心也跟着去了。
可能是去得太急,一下子把还在保育院的孩子给忘了。
得知这事后的许满月:“……”
这叫啥事啊,再忙也不能把孩子给忘了。
早知道,刚刚不应该跟珍珍说再等等,就能等到她爸妈了。
这一去,最少一个月,多的话可能好几个月都回不来。
这时,隔壁的王嫂子走过来,她拿了一封信交给许满月,“满月,这是梅露走的时候匆忙给你写的信。”
许满月虽然还没打开,不过她大概已经猜到对方写的是啥了。
果不其然。
她打开一看,信封里有一把梅露家的钥匙,还有一封信。
信里,梅露想要拜托她每个周的星期天接孩子的时候,顺便将她闺女一块接回来,放在她那里跟团团一块玩一天,等星期一再把孩子们一块送回去。
他们夫妻俩不确定啥时候才能回来,但是家里还有一些粮食,算是闺女的伙食,除了这些以外,他们还留了三十块钱,当作报酬。
许满月看着这个烫手山芋,沉默了下来。
虽然孩子大部分都在保育院,每周只回来一天,也吃不了多少饭。
可带自家的孩子是一回事,带别人家的孩子又是另一回事。
她是真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
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她哪怕不想接也只能勉强接下。
于是,许满月又骑着自行车回到了保育院,拿着这封信将周珍珍接了出来,又将她爸妈的事给她说了。
“珍珍,今天你先跟婶婶们一块去城里玩好不好?”
周珍珍从开始的难过,到渐渐已经接受了她爸妈丢下她的事实。
她乖巧点头,眼眶确实红肿的。
“嗯。”
一路上。
周珍珍都很乖巧。
很快,到了部队大门口。
沈景明一看到许满月牵着的孩子,差不多也明白了。
本来只有一家三口,两大人一个小孩,自行车勉强坐得下。
现在又多了一个孩子,于是只能放弃自行车走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