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
朱克清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讶异。
“这漳州府好像还有几百绿营吧?”
“他们就没闹出点儿幺蛾子?”
听到朱克清的询问,萧念恩的脸上的笑容更加谄媚了。
“这话说的,殿下天兵一到,清狗自然是只有望风而逃的道理,怎么敢……”
“好好说话!”
朱克清不耐烦的打断道,萧念恩这才老老实实的开始了回答。
合着是萧念恩这个家伙亲自在这漳州府城里走了一大圈儿,尤其是军营。
眼下,漳州府城的四道城门都已经被朱克清的手下控制,仅剩的几百绿营和各部属兵也被圈禁在军营,并解除了武装。
绿营兵们非常老实,毕竟八旗汉军对绿营兵是有天然压制的。
再加上萧念恩捏造了一个查处海澄公府的理由,更是让绿营兵们心惊胆战。
生怕这事儿把自己牵连进去。
一个个温顺得跟小绵羊似的。
再加上宵禁的原因,城里的街道上也没有百姓活动。
眼下的漳州府城,除了漳州衙门和海澄公府以外,已经完全在朱克清的控制下了。
当然了,朱克清手头的兵力也因此分散了不少。
绿营兵的营区,四道城门,都安置了一个百人队驻防。
还有几队士兵在漳州城内巡逻。
眼下朱克清手头的可用之兵,就只剩下了郭大炮和郭二炮带领的两支百户所。
合计战兵二百四十人。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攻打只有十几号衙役驻守的漳州府衙,和一个牛录的八旗汉军看家护院的海澄公府来说,应该是没问题。
于是乎,在短暂的沉吟后,朱克清直接下达了命令。
包围海澄公府!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自家殿下不应该是先打漳州衙门吗?
孙扬那个狗官可就在那里呢啊!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朱克清却没有解释什么。
这有什么好解释的,漳州府衙那边儿才几个鸟人?
海澄公府才是心腹大患啊!
搞不好两边儿都得打起来,一边儿动了枪,另一边儿不就有所准备了吗?
眼下敌在明,我在暗。
动手的机会有,但是偷袭占便宜的机会只有一次!
当然了,朱克清还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海澄公府内,作为主人的海澄公黄梧根本不在这儿,只有管家在勉强维持着局面。
至于朱克清担心的漳州府最强战力,海澄公府的八旗汉军,压根儿就不在漳州。
当然了,这事儿也不能怪天机司的情报工作没干好,属实是没办法的事情。
堂堂一个清廷一等公爵的行踪,哪里是平头百姓能知晓的……
深夜,浓稠如墨的黑暗紧紧包裹着大地。
而此时此刻,朱克清正带领着两百多名精心伪装成八旗汉军的天兵部将士,悄然无声地向海澄公的府邸逼近。
好歹是个一等公爵的府邸,海澄公府自然是非常气派。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上镶嵌着锃亮的铜钉,在微弱的月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高大的院墙由坚固的青石砌成,笔直地伸向远方,给人一种难以逾越的威严感。
通过院墙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府内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亭台楼阁间,悬挂着精美的灯笼,微弱的灯光在夜风中摇曳,诉说着府内的繁华。
不过这些繁华,都是建立在无数的血腥之上的。
黄梧这个狗汉奸造得孽可是太多了。
叛明降金,同室操戈自然不必多说。
由他献给鳌拜的迁界禁海之策,更是直接害死东南沿海数十万百姓。
一身罪孽是罄竹难书!
好在今天,这个狗汉奸终于要死了……
朱克清心里如此想着,带着众人来到府门前,整了整衣衫,让自己更具威严。
随后,朱克清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
“府内之人听着!我们是福州城正红旗汉军,奉命前来搜查反贼!”
“有人举报海澄公府窝藏反贼,速速打开府门,放下兵器,接受我们的搜查!”
“若敢违抗,休怪本官不给海澄公他老人家面子!”
府内的家丁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喝令,心中不禁一惊,连忙去禀报管家。
被吵醒的管家本来还有些起床气,但是听完家丁的汇报,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连忙走到府门处,透过门缝向外张望。
只见外面火把通明,一群身着八旗汉军服饰的人正严阵以待。
火把的光芒摇曳不定,映照出那些人冷峻的面容和闪亮的兵器,让管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信不信这事儿先放一边儿,八旗汉军的身份肯定是不会有假的啊!
更别说萧念恩这个汉军旗佐领,海澄公府的管家还是见过的。
这玩意儿可是不可能认错的啊!
至于说海澄公府窝藏反贼……
怎么可能!
海澄公府上下可都是清廷忠犬,荣华富贵都系清廷一身,怎么可能自断前程呢?
公府管家越想越害怕。
海澄公府在朝廷里的靠山一直是辅政大臣鳌拜,有没有可能是……
管家顿时不敢往下想了,颤抖着声音对外面喊道。
“各位兄弟,我们海澄公府一向忠心耿耿,绝不可能窝藏反贼!”
“兄弟们奉命搜查,我们自当配合。”
“还请兄弟们别冲动,莫伤和气啊!”
管家一边说着,一边命人缓缓打开了府门,并转身命令家丁们不许抵抗。
生怕给自家老公爷添麻烦。
家丁们面面相觑,心中虽有疑虑,但也不敢违抗管家的命令。
纷纷放下兵器,在院子里集合。
随着府门缓缓开启,萧念恩也带人 走了进来。
看着公府院子里密密麻麻的家丁,朱克清的眉毛微不可察的皱了皱。
“我记得海澄公府应该也有一个牛录的八旗汉军吧?这人数好像对不上啊?”
“还有,海澄公呢?”
“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见他出来?”
管家本想回答,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家丁群中忽然有人高喊了一句。
“等一下!我在海捕文书上见过!”
“他是朱三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