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锤同赵囚心念相通,自然能察觉到对方的想法。
此地并无敌人存在,只是一味苦修,无法印证自身,他需要一个对手,哪怕是一个死物也行。
希望之锤不敢轻视,一缕缕淡黄色气体涌出,交汇在一起,形成简易护盾。
气体出现的一瞬间,仿佛一块巨石落在地面,压得泥土嘎吱作响。
轰隆一声,赵囚递出的一拳,径直落在淡黄色气体上。
溢出的气势,顺着气体边缘,冲向山林中,数人怀抱粗的树木,化作齑粉,连绵出数十里。
制造出一条宽敞的大道。
赵囚活动了下肩膀,对此极其不满意,竟然泄露出如此多的能量。
凌凡在战斗时,招式凶猛,威力极大,但从未对其他事物造成任何伤害。
就仿佛将力量控制到巅毫,在一个点爆发出来,丝毫不浪费一丝力量。
看着山林中出现的宽敞道路,他微微摇头,将希望之锤收回。
毕竟是人家的地盘,还需要恢复原貌。
他化身树农,用灵力浇灌树木,催动其快速成长。
融合后的灵力,对凡俗生物效果出奇的好,树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
天边泛白,三轮大日从山边升起,随之高挂在空中。
赵囚此时正在砍伐竹子,恢复小院的栅栏,经过数个时辰的忙碌,宽敞的大道消失,山林再次恢复原貌。
他以手做锤,将等长的竹子锤入泥土中。
娇小的身影从竹楼中冲出,扫见赵囚的身影,快步上前,跪倒道:“请前辈收小兰为徒。”
“你为何要拜我为师?”赵囚随口问了一句,这本就是天行宗,何愁拜师。
他挥出一道灵力,将女童扶起,他本就是客人,就算收徒,也不能挖行道宗的弟子。
女童感受到一股柔和的灵力将自身扶起,大眼睛闪烁,满是兴奋。
她告诉赵囚,本名叫乔小兰,父母本是行道宗弟子,在出任务时不幸陨落了。
父母本都是修士,诞生的孩子资质也不会差,偏偏乔小兰是个意外,资质奇差无比,体内根本没有灵根的存在。
有父母的关系,在山中虽衣食无忧,可看着山中之人修习功法,飞翔在空中难免有所向往。
她更想给父母报仇。
赵囚眉心紧皱,他昨晚并未注意女童的丹田空无一物,仔细一想,的确如此。
凡是想要踏入修行界,必须要有灵根的存在,否则根本感受不到灵气的存在。
乔小兰倔强地上前,抱着比她还高的竹子走到栅栏旁,高高举起,插入泥土中。
随后,她继续抱起地上的竹子,帮赵囚建筑栅栏。
见此,赵囚悠闲地走到竹楼中,将竹椅搬出,躺在上面晒起太阳。
十岁左右的幼童,搬起竹子本就艰难,更何况还要插入坚硬的泥土中。
不多时,乔小兰满手布满血泡,鲜血顺着翠绿的竹子流下。
若是没有昨日的肉食,其根本不可能将竹子插入泥土中。
这可是经过希望之锤夯实的泥土,比之石块相差无几。
赵囚拎起腰间的酒葫芦,饮用起酒水。
不多时,扑腾一声,乔小兰栽倒在地上,小脸满是泥土。
挥手将其送入竹楼中休息,看着七扭八歪的栅栏,赵囚无奈摇头,简直没眼看。
转念一想,一个十岁左右的幼童,又能强求些什么。
他十岁时,指定比这幼童强。
小酌片刻后,他在院中再次练习起擒天功,尝试将力量控制到巅毫。
以往修炼的正阳劲同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惜随着修为的进展,正阳劲渐渐跟不上步伐了。
其只能简单调动身体的部分力量,远没擒天功的具体,但理念却跟得上。
都是对力量的控制。
竹院中再次响起风雷声。
直到肚子咕噜噜地叫,赵囚才停了下来,从储物戒中取出肉食,补充身体消耗。
小灵从怀中探出小脑袋,道:“哥哥,你真要收那小姑娘为徒么?”
“你有什么好意见么?”赵囚询问小灵的意思,他本身并不愿意收徒。
自身修为本就不上不下,更是四处奔波,哪里有时间照看弟子。
小灵瞥向竹楼中,侧着小脑袋思考片刻道:“哥哥可以考虑下,也算留下传承。”
“传承么?”赵囚陷入沉思,若说归属,他心中更认可静心观。
只可惜,无论是师父还是师兄师姐,都失去了踪迹,而能传授的无非就是正阳劲。
随即他摇了摇头,想这些还是太早了,具体还要看这女童的心性如何。
阵阵香气涌入鼻尖,希望之锤已经将食物烤好。
身体的饥饿感,瞬间将赵囚拉回现实,拽过烤肉大口撕咬起来,口舌生津。
“果然,人在饿的时候,吃东西最香。”
片刻时间,他便将一头妖兽全部吞入腹中,意犹未决,他让希望之锤继续烤制。
而自己则是去小潭中洗个凉水澡。
有着灵力存在,本是不用凡水洗漱,只要灵气冲刷一遍,身体自然整洁。
架不住赵囚自身认为即使是修士也是凡人。
若不是有困意,他甚至愿意每日睡上一觉。
待到返回时,院中站着一名身姿卓越的女子,背上正背着沉睡的乔小兰要离开住院。
赵囚猜测,对方可能就是颇为照顾乔小兰的门内弟子。
“内门弟子乔苦荷见过师兄。”女子微微行礼,她本身是元婴境界,见到修为高于自身的喊师兄准没错。
赵囚微微点头,侧身示意其尽快离去,乔小兰、乔苦荷,双方应当是姐妹关系。
可为何感受不到血脉相近的气息?
他没有去多想,有人将其接走,倒也少去一桩麻烦。
走去院中,希望之锤早已将妖兽烤好,他大快朵颐起来。
明月高照,繁星点点。
竹院中仿佛有一条血色虬龙不断舞动,每一个动作宛若惊雷炸响。
为了避免气息外泄,引来其他人围观,他激活隐藏气息的阵牌,在竹院中尽情修炼。
此时,秀水峰山下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调息片刻后,一路顺着指引而来的心念和尚。
他盘坐在树下,继续调养伤势。
面对巡山弟子的追问,淡淡恢复道:“贫僧在此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