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还没看到折子,不知道皇上说的是什么事。
赶紧从徐丞相手中拿过折子仔细看,等看完,也是抑制不住的激动,“皇上,土豆种植比原来翻了四五倍?”
户部尚书有些不敢相信,还以为自己的眼睛有问题,又拿着折子仔细看了一遍,上面确实写了三块地的收成。
就是收成最少的也比原来一亩地八百斤的收成翻了四倍多。
这要是整个大乾都种土豆,那根本不愁粮草问题。
“当然,折子上写的清楚明白,沈大人朕还是了解的,绝对不会夸大其词。”皇上背着手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
他属实没想到,沈念会带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以前做太子时,沈念是他的伴读,后来他做了皇上,沈念却因为被下毒导致与做官无缘。
后来沈念身体好了,他一方面是记得两人读书时的情谊,想着拉他一把,也培养个自己人,因为沈念的心性他了解,是个知恩图报的正直的人。
没想到当时的善念竟然给他带来这这么多的收获。
瘟疫出现时沈念和他夫人一点没藏私,全力以赴治疗瘟疫。
这次又弄出这么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怎能不让他激动?
“皇上,沈大人有没有说这个土豆的种植方法?”
户部尚书更关心这个,对于管着整个大乾的钱袋子,他听到粮食产量翻番不知道有多高兴。
因为全大乾任何一个地方有事,都要户部拨款拨粮,他也不能凭空给人变出来。
所以经常夹在中间为难。
“这个就是。”皇上把手里拿的纸张递过去。
户部尚书看还真的有种植方法,顿时更加激动,“皇上,我们要不要马上在全大乾推广?”
这要是全国推广开来,百姓不会再饿肚子不说,那还会上交很多税粮。
户部尚书咧着嘴,似乎已经看到很多钱在不断充实国库。
“你看着办吧!”皇上也不懂种地,但这办法早点推广,也是早点让百姓受益。
想到有些百姓可能种植了一辈子地,一下接受不了新的种植方法,就像沈念折子里讲的那样,最开始百姓都会质疑,还是沈夫人租地后才种植的。
又叮嘱户部尚书,“这个土豆种植方法推广的时候尽量跟百姓解释清楚,切不可强制执行。
还有如果百姓实在无法接受,就像沈夫人那样,由官府出面先租几块地实验,到时有了收成一对比,百姓自然就会选择哪个更好。”
这也是沈念在折子里强调的,就怕强制种植,把好事变坏事。
这事还必须由户部尚书负责,一层层传达下去,如果不提前说好,那下面的官员可能执行过度,再给百姓带来伤害。
皇上虽然没到下面走过,但官员理解偏差和矫枉过正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是他比较头疼的!
“皇上放心,微臣一定把这事办好。”户部尚书躬身行礼。
“这个土豆种植方法你先誊抄一份,这原件给朕留下来。”这可是沈念夫人亲笔写的,要和这个折子一起保存。
户部尚书赶紧点头答应。
徐公公很有眼色地取来纸笔,放在小桌上给户部尚书誊抄。
徐丞相心里百感交集,没想到他夫人为了感激人家认的干女儿竟然这么厉害!
会制药、会画画,现在更是连这种高产种植方法都会。
这连带着他们徐家都沾光了。
“皇上,这沈大人真的是娶了一个好夫人啊!”徐丞相趁机在皇上这里夸夸夏天,让皇上知道这不光是沈念的功劳,这更多的是夏天的功劳。
怎么说夏天现在都是他家的干闺女,那怎么都要护着些。
“徐丞相眼光也不差,这沈夫人不是你的干闺女吗?”皇上笑着挑眉。
他也听出来了徐丞相背后的意思。
既然沈念都没有隐瞒自己夫人的功劳,那他更不会刻意忽略,这只要是大乾子民,只要能为大乾做出贡献,不管男女,都是好样的。
“皇上谬赞了,这是我家夫人的眼光好!”徐丞相捋着胡须哈哈哈地笑着。
皇上也眉眼带笑。
其实他的眼光也不差,不然他不会让沈夫人给皇子公主们教画画。
两人心照不宣的笑着。
那边户部尚书誊抄要完,不由地感慨,“这沈夫人真是仔细,竟然连适合种地的土壤,月份,都写的明明白白。”
徐丞相拿过来看了下,更是觉得他夫人收夏天做干闺女的决定无比正确。
等徐丞相和户部尚书从御书房出来,户部尚书抱拳跟徐丞相道喜,“丞相,恭喜啊,你家干闺女这次做了这么大一件好事,那可是要被记入史册的啊!”
“同喜同喜!”徐丞相也抱拳道喜,“有了这个土豆种植方法,你的钱袋子也能更加饱满了!”
“哈哈哈,丞相说的是!”户部尚书也痛快地笑了起来。
下午散值,徐丞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好消息告诉了徐夫人。
“真的?真是夏夏弄出来的?”徐夫人有些不敢相信。
这她当时收夏天做干闺女,也是想着这丫头出身乡野,在这满京城高门大户里面经常因为这个出身被人嘲讽。
她收了她做干闺女,一方面可以抬高她的身价,不让别人再拿出身诟病。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还恩情。
没想到现在他们徐家都沾光了!
有个这么厉害的干闺女,以后她走出去都脸上有光的很。
这谁给谁抬身价还真不好说。
“当然,今天皇上可是好一顿夸赞。”徐丞相也笑得很是畅快,“皇上现在都知道沈夫人就是咱家干闺女了。”
徐丞相看徐夫人的眼神也带着笑意。
这夏天现在不光是他徐家的干闺女,那还是他儿媳的好朋友,这以后说不准还真是他们徐家沾人家的光呢!
徐夫人听到这话,也是高兴的不行。
吩咐丫鬟去把徐公子和文锦找来,这好消息必须分享。
等徐公子和文锦过来,徐夫人把夏天干的好事说了一遍,两人顿时也是高兴不已。
尤其是文锦,更加激动,说必须在府里摆两桌,庆祝下这个事。
虽然夏天不在,但怎么说都算府里的大喜事,必须要庆祝一下。
徐夫人自然同意,直接让文锦去办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