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韩信声东击西之策,项羽顿生兴致。
他移步至楚国疆域图前,凝视匈奴人与己方的交界之处,暗自将韩信所提之声东击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稍作沉思,便洞悉了此战略之关键。
观地图所示,现今匈奴所据之赵国、代国、燕国三地,横亘于楚国北方,且与匈奴早已占据之大月氏自东向西连成一线。
赵国、代国、燕国与大月氏,东西绵延数千里,又分别与楚国之秦地、韩地、魏地、齐地相对峙。
如此看来,楚国与匈奴之对峙态势,恰似一条自东向西的“直线”。
此直线,大致以黄河为界,不偏不倚,紧密相连。
对于收复赵国、代国、燕国,项羽心意已决。
此三国自古以来,即为中原之根本。
而今为匈奴所占,犹如一把利刃直插中原腹地。
若能夺回此三国,于局势而言,确可挽回些许先机。
审视楚国北方之局势图后,韩信所言之声东击西策略,项羽已然明了大概。
转身之后,他目光掠过项声、项庄,径直望向韩信。
“韩亲王,…若寡人所料无差,汝欲先攻大月氏,…再乘势夺下赵代燕三地?””
被项羽识破计策,韩信心中一震。
须臾,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
“陛下圣明,小王之谋岂能逃过陛下法眼。”
“韩亲王,此计寡人已然洞悉,如此情形,匈奴人想必亦会有所警觉。…此计若如此浅显,…恐有负韩亲王兵仙之名!”
“…陛下何以察之?”
“吾大楚与匈奴势不两立,又呈一线对峙,…如此局势,匈奴人若遭攻击,…岂能不防?”
言罢,项羽面色沉稳地看向韩信。
“如实道来,…汝是否尚有后招?”
韩信神色一凝,他凝视项羽,频频颔首。
“陛下圣明,小王确有后招!”
“嗯,韩亲王实乃兵中翘楚,…现今诸王皆聚于此,收复赵代燕三地迫在眉睫,…望韩亲王不吝赐教!”
“…呃,小王这便如实道来。”
在众人的瞩目下,韩信轻抬手指,指向地图,将收复赵代燕三地的计划简略陈述。
计划中,韩信仅提及声东击西之策。
他认为,欲要顺利夺取赵国、代国、燕国,需分三路【依次进击】。
此三路,分别位于东、中、西三个方位。
首先,应与东北方向的箕子朝鲜取得联系。
箕子朝鲜遭匈奴人入侵,因国内山峦叠嶂,匈奴人未能一举攻克。
自楚国击败刘邦后,箕子朝鲜已然转投大楚。
凭借楚国宗主国之地位,命箕子朝鲜率先向北挺进,以吸引匈奴人的注意。
与此同时,三十万楚军挥师北上,直逼赵国邯郸城,大有强行夺取北方三国之势。
若东、中两路能成功吸引匈奴主力,便可派出一支精锐部队自秦地出发,一路向北突袭匈奴的大月氏。
趁匈奴主力被牵制于东、中两段,西端的楚军必能一举攻克大月氏。
闻此,项庄略感茫然。
“韩亲王,……呃,攻占大月氏,……而非收复赵代燕三地?”
桓楚亦面露疑惑,随之颔首。
“末将不明!”
龙苴一把扯开桓楚,他眉头紧蹙。
“拿下大月氏有何意义?”
项羽倾听三人的疑问,瞥了一眼欲言又止的韩信。
他正欲替韩信答话,却见远处的项声一脸成竹在胸的模样。
项羽凝视着项声,他面露好奇之色。
项声向来为人低调,他寡言少语,亦极少主动献策。
然观其过往所为,虽行事低调,其能力却颇为出众。
数年前,九江王英布叛乱,正是以项声为帅、龙苴为副,前往平叛。
面对强大的英布,他竟能在数月内平定九江国。
此外,他用人亦独具一格。
且不言他人,单说难以相处的龙苴。
但凡与龙苴共事者,皆会有所怨言。
然项声却与众不同,龙苴在其麾下甚是顺从,且事后对项声赞不绝口,称其能力出众。
据项羽所知,此项声甚善为人。
所缴获之钱财美人,皆以诸位将领为先。
功劳,他亦会主动相让。
斩杀英布时,功劳当属临阵倒戈的项声。
然结果,他竟将功劳让予受伤的桓楚。
忆及往昔,项羽凝视着笑意盈盈的项声,心中愈发难以捉摸。
“九江王,汝对韩亲王之谋划作何看法?”
项羽蓦然问向项声,众人皆将目光投向他。
在众人的凝视下,项声赶忙敛去笑容。
他看向项羽,急忙俯身行了一礼。
“陛下,…依小王之见,韩亲王欲攻占大月氏之举,…应为前谋!”
“…前谋?”
项羽颔首,他发出一声惊叹。
项声竟能一眼洞悉韩信之计谋,项羽终于证实了心中所想。
此项声过于低调,其实力应与韩信不相上下。
即便在军事上稍逊韩信,然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较韩信更为出色。
怀着震惊,项羽面露好奇之色。
“九江王,韩亲王之谋,…汝可否详细道来?”
“陛下,小王实乃妄加揣测………”
眼见项声又欲佯装糊涂,项羽抬手,面露愠色。
“哎,寡人命汝直言,汝莫要再推托!”
“…呃,是陛下!”
项声凝视着韩信,嘴角微微上扬。
“陛下,……若小王所料不差,韩亲王首攻大月氏,嗯,……其谋应在三。”
“……谋在三?……这……”
闻得项声之言,项羽与韩信皆面露惊色。
二人对视一眼后,又一同望向项声。
项羽仔细端详起项声,心中暗自颔首。
“九江王,汝继续道来!”
“遵命陛下!……嗯,首先,大月氏地势极佳,得其地,便可向东迂回包抄赵代燕三地。其次,此地良驹众多,可填补我楚军骑兵之短板。……此外,一旦占据此地,……我大楚与匈奴之局势将攻守易势也!”
“妙!妙哉!”
言罢,项羽连声赞许。
韩信之谋,项羽已然洞悉。
令他诧异的是,项声竟也能洞悉其中关键。
此刻,他望向项声,神情复杂。
如此大才竟深藏不露,若非当初范增有意提点,他恐难想起重用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