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时的霸州文安县内,却是一片阴云密布。
康里定安、金福侍郎与叶清率领着残兵败将退至文安县后,当即便将大城之战的战况上报给了大辽郎主。
文安县内的气氛凝重,仿佛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夜色深沉,星光黯淡。
大城的胜利仿佛只是这场战争的开始,而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
大辽的宫廷内,金碧辉煌的殿堂中,烛火摇曳,映照出郎主耶律辉那张阴沉如水的面容。
其端坐在雕龙画凤的宝座上,手中紧握着一封刚刚送达的战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那战报上的字迹仿佛带着刺,直戳他的心头。
康里定安麾下的两万大军,竟然连一日都没能坚持住,便让大梁的军队轻易攻下了大城。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心神俱颤。
耶律辉的胸膛剧烈起伏,怒火在心头翻涌,仿佛要将他的理智烧成灰烬。
虽心中怒气上涌,可碍于康里定安身份尊贵,也不好当时发作。
令传信之人退去后,顿时大发雷霆。
猛地将战报摔在地上,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从牙缝中挤出:
“废物,真是废物!足足两万大军,竟然连一日都没能坚持下来,当真是我大辽的耻辱!!!”
其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与失望。
殿内的侍从们纷纷低下头,大气不敢出,生怕触怒了这位正在盛怒中的郎主。
耶律辉的目光如刀,扫过殿内的每一个人,最终停留在那封被他摔在地上的战报上。
他的拳头紧握,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耶律辉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桌上的茶盏跳了起来,茶水溅了一地。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震得殿内的烛火都微微晃动:
“两万大军,竟如此不堪一击!康里定安,你究竟是如何统军的?!”
就在此时,殿内一人缓步上前,对着耶律辉微微施了一礼。
那人面容硬朗,剑眉浓重,双眸深邃如潭,透着沉稳与睿智。
鼻梁挺直,唇形线条分明,颔下蓄着胡须,增添了几分成熟稳重的气质。
头戴一顶造型独特的帽子,身着一件绿色长袍,整体气质儒雅且颇具威严。
此人正是耶律辉的亲信——欧阳侍郎。
欧阳侍郎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一股清泉,缓缓流入耶律辉那怒火中烧的心田:
“禀郎主,有道是为人子者当尽孝道,为人臣者当尽忠心。
臣虽才疏学浅,但愿献上一策,可助击退梁兵。”
耶律辉闻言,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向欧阳侍郎。
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但更多的还是不耐烦。
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几分急躁:
“有何计策,直说便是。”
欧阳侍郎见状,微微一笑,缓缓说道:
“臣听闻,这史文恭一伙人,原本便是在大宋境内梁山之上的一群山贼草寇而已。
只因大宋皇帝昏庸无道,而导致其国内贼寇四起。
史文恭这伙山贼草寇才顺势而起,占城夺地,在短时间内拿下了京东之地,并自立为梁王。”
耶律辉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对欧阳侍郎的话产生了兴趣。
怒火稍稍平息,目光也变得专注起来。
欧阳侍郎见状,继续说道:
“然而,郎主您乃是千古之圣君,即便那大宋皇帝也比不上您万分之一。
臣以为,只要郎主您赏其官爵,赐其金银,许其骏马,想那史文恭一介草寇出身,定会对您感恩戴德。
从而为我大辽所用,日后便可为我等手中之刀,进而拿下整个中原。”
言毕,欧阳侍郎一脸激动地看着耶律辉,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与自信。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缓缓打开了耶律辉心中的那扇门。
耶律辉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心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新的思绪所取代。
他缓缓站起身,背着手在殿内踱步,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欧阳侍郎的话。
史文恭,一个山贼草寇,竟然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占据京东之地,自立为梁王。
这样的人,若是能为他所用,那日后夺下整个中原,岂不是指日可待?
耶律辉的脚步渐渐放缓,最终停在了欧阳侍郎面前。
夜色如墨,深沉而静谧,唯有辽国大帐内的烛火摇曳,映照出耶律辉那张威严而深沉的面庞。
耶律辉目光如炬,凝视着眼前的欧阳侍郎。
帐内气氛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既然如此,就依你言。”
耶律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从深渊中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步履沉稳,走到欧阳侍郎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手掌厚重有力,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
“明日你便亲自前去那大城,招降这史文恭一伙。”
欧阳侍郎感受到肩上传来的力道,心中一震,连忙低头应道:
“臣定不负大王所托。”
耶律辉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如海,继续说道:
“奉我之命,封那史文恭为镇国大将军,总领辽兵大元帅。
先赐其金一提,银一秤,权当信物。
另带良马200匹,以做赏赐。”
欧阳侍郎闻言,心中暗自盘算,金银骏马皆是重赏,可见大王对此事的重视。
连忙躬身道:
“臣明白,定会将大王的厚意传达给史文恭。”
耶律辉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随即又沉声道:
“如若此事办得妥当,回来之后,本王定会大大有赏。”
欧阳侍郎闻听此言,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狂喜,脸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只是连连点头,口中称是。
他深知,此次任务若能顺利完成,不仅能在耶律辉面前立下大功,更能为自己在辽国的仕途铺平道路。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欧阳侍郎便带着金银骏马以及耶律辉的敕命,带着亲信数人,径直前往霸州大城而去。
马蹄声在清晨的官道上回荡,扬起一片尘土。
欧阳侍郎骑在马上,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忐忑。
他知道,史文恭此人非同小可,若能顺利招降,自是皆大欢喜;
若不能,恐怕此行凶多吉少。
三日光景,飞驰而过。
欧阳侍郎一行人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三日傍晚抵达了霸州大城。
此时,史文恭正在城中整兵厉马,打算进而带兵前去攻打文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