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人在与女真多次交手之后,内心深处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们亲眼目睹了女真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感受到了那股令人胆寒的强大力量。
女真军队的迅猛攻势,让辽军节节败退。
于是,在辽人之间,渐渐流传出了“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的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女真族的军队人数达到一万,他们便将无敌于天下。
虽然这话听起来略显夸张,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女真人在战场上的恐怖战斗力。
回想前世史书之中的记载。
完颜阿骨打高举抗辽大旗之时,手中兵力仅有区区八百人。
但这八百人,却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直插辽军的心脏。
辽军得知消息后,迅速调集两千五百人前来镇压,企图将这股反抗力量扼杀在摇篮之中。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八百女真勇士,竟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女真勇士们骑着骏马,挥舞着长刀,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冲向辽军阵营。
辽军在这猛烈的攻击下,瞬间土崩瓦解,被杀得七零八落,最后竟只剩下一两人,仓惶逃窜回去报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真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当人数达到两千五百人时,辽国再次派出两万人的大军前来镇压。
辽军自恃兵力雄厚,以为胜券在握。然而,他们低估了女真军队的实力。
战斗打响,女真勇士们毫无惧色,他们凭借着精湛的骑射技艺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与辽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硝烟弥漫,箭矢如雨,女真军队如入无人之境,辽军再次遭遇惨败,狼狈而逃。
当女真部队发展到三千七百人时,辽国枢密使驸马萧十三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围剿。
这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军旗招展,气势汹汹。
然而,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完颜阿骨打毫无畏惧之色。
在战场上,他手持强弓,目光如炬,锁定了萧十三的位置。
只见他张弓搭箭,用力一射,那支利箭如同闪电般划破长空,直中萧十三。
萧十三当场毙命,辽军顿时大乱。
女真军队趁机发起冲锋,再次将辽军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后来,在着名的黄龙府之战中,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亲自率领二三十万大军,妄图一举消灭女真族。
这场战役,规模空前,双方兵力悬殊。
然而,女真人并没有被辽军的强大阵容所吓倒。
他们仅以一两万人马,与辽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战场上,女真人的呐喊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女真人凭借着卓越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逐渐占据了上风。
天祚帝见势不妙,惊慌失措,最后只带着几十名骑兵,仓皇逃离战场,辽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些战役,无一不体现了女真军队那令人惊叹的强大战斗力。
正因如此,史文恭心中早有一番计较。他深知,女真人的崛起势不可挡,金国的强大将对各方势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他的计划中,当成功夺下燕云十六州之后,便不再打算继续对辽国发动战争。
毕竟,在史文恭看来,留下辽国,让辽国与金国相互制衡,远比将辽国灭掉所能带来的好处要多得多。
他心中所深深担忧的,正是日益强大的金国。
金国就像一颗隐藏在黑暗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对大梁的未来构成巨大的威胁。
史文恭明白,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唯有谨慎谋划,才能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史文恭站在书房中,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复杂的局势。
在他看来,留下辽国,无异于在自己与金国的地盘之间巧妙地设置了一道坚固的缓冲带。
这道缓冲带,就如同一片广袤的森林,既能阻挡金国那如汹涌潮水般的扩张势头,又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战略空间。
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蓝图:
届时,自己将派遣得力之人,带着诚意与辽国展开合作。
大梁的兵马,将浩浩荡荡地奔赴辽国,与辽国的疆土作战,共同对抗金国。
而辽国那辽阔的土地,便会成为金辽梁三国激烈交锋的战场。
在这片战场上互相厮杀,金辽两国军事实力,也将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被不断消耗。
如此一来,对于史文恭而言,无疑是最为有利的局面。
就像是一位高明的棋手,在棋盘上巧妙布局,让对手们相互争斗,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
与此同时,史文恭也深知,必须尽快解决此处的战斗。
毕竟,如今的辽国,有金国这一强大的掣肘,而他史文恭,又何尝不是被大宋所掣肘呢?
大宋的边军,就像一把高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威胁着他的后方。
那些边军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对于史文恭来说,无疑是一股不小的威胁。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想到这里,史文恭当机立断,立刻派人招来随军的神机军师朱武与神算书生许贯忠二人。
不多时,朱武与许贯忠匆匆赶来,他们步伐稳健,神色中透着一股睿智与沉稳。
史文恭将李助的计策详细地告知了二人,朱武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点头说道:
“此计甚妙,若能施行,定能在这复杂局势中为我军谋得极大的优势。”
许贯忠也在一旁附和道:
“不错,太尉此计,可谓是深谋远虑,考虑周全。”
当下,四人围坐在桌前,开始仔细商议此次出兵的具体细节。
他们低声探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专注的脸庞,仿佛时间都为他们静止。
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终于将所有的细节都商量妥当。
史文恭见时机成熟,当即便令手下之人前去招来城内诸将。
消息迅速传开,没多时,在檀州城内的大梁诸将便纷纷朝着大堂赶来。
一个个步伐匆匆,神色中带着一丝期待。
翻海营副将活阎罗阮小七更是兴奋得如同一只即将出笼的猛虎。
一路小跑着进得大堂之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还未等站稳脚跟,便对着史文恭大声嚷嚷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