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的东进,既是一部与曹操的战争史,也是一部与陶谦的决裂史。在这场权力与野心的较量中,袁术如同一条蓄势待发的鳄鱼,悄然逼近昔日的盟友——陶谦。
这位昔日的霸主,如今却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北望曹操,曹操的势力更是坚如磐石,曹军兵多将广,曹操本人更是智谋过人。
南顾士徽,袁术屡次南征,却始终无法突破士徽的防线,每次交锋都以失败告终。
都让他无从下手。稍有异动,便可能引来上下夹击,袁术的处境可谓是危如累卵。
在这种形势下,袁术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东方,那里有徐州和扬州。然而,扬州几乎已经成了士徽的囊中之物,那里的势力错综复杂,袁术想要染指,无疑是难如登天。于是,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徐州上。
而徐州,则是他唯一的机会。
起初,袁术与陶谦结盟,共同抵御外敌。然而,随着袁术势力的不断扩张,他的野心也逐渐显露。东进的过程中,袁术的军队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一片恐慌。他如同一条饥饿的鳄鱼,时刻准备吞噬一切阻碍他前进的障碍。
陶谦,作为袁术昔日的盟友,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深知袁术的野心和残忍,明白自己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徐州,作为陶谦的根据地,距离袁术的势力范围近在咫尺。陶谦仿佛能感受到袁术那贪婪的目光正紧紧盯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陶谦有充足的理由感到恐惧。他清楚,袁术就像那条许久没有进食的鳄鱼,只要一有机会,便会毫不犹豫地对徐州下口。这种恐惧不仅源于袁术的军事力量,更源于他对昔日盟友的背叛和无情。
随着袁术的东进,陶谦开始加强徐州的防御,积极寻求外援,试图抵御袁术的侵略。
素来以稳重着称的徐州牧,近日却做出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举动——他突然与袁术决裂,不仅彻底斩断了与袁术集团的联系,更以此作为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状,投向了袁绍的怀抱。
近年来,袁绍势力如日中天,所向披靡,其威名早已震慑四方。陶谦在多次与袁绍集团的交锋中,逐渐感受到了双方实力的悬殊,心中那份对抗的信心早已消磨殆尽。继续依附袁术集团,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
于是,他果断选择了脱离袁术,转而向袁绍示好。
他将刘备表为豫州刺史,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袁绍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我陶谦愿意与您携手,共同应对时局。而刘备在豫州东北部的暂时安定,也似乎预示着陶谦与袁绍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步缓和,双方正在逐步取得谅解。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陶谦可以高枕无忧。徐州的军事形势依然严峻,曹操那双充满怒火的眼睛始终盯着他。
杀父之仇曹操怎能轻易原谅陶谦?再加上陶谦与袁术的反目成仇,更是让徐州的局势变得复杂多变。
陶谦虽然没能杀掉曹操父亲,但是据说士徽安排伪装成曹公西行的车队无一生还。如果不是士徽提前接走了曹老太公,恐怕死的就是曹操他爹了。
袁术进入淮河流域后,与陶谦的关系破裂,他打算发兵攻打徐州,但军粮不足,于是准备向陆康借三万斛米和盔甲等装备。陆康认为袁术攻打陶谦是叛逆之举,便拒绝了他的请求,并整军备战以防止袁术的进攻。
袁术闻报后大怒,听说孙策厌恶陆康,于是将孙策招来。
“伯符,我听说你对陆康颇有微词,正好有一事相托。”
“是的,末将与陆康有些私怨。”
“多谢义父信任!末将必定竭尽全力,击败陆康!”
袁术扶起孙策,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我就知道你是个能担当大任的人。对了,我把你父亲留给你的千余名老兵交还给你,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孙策感激涕零:“义父如此厚爱,孩儿感激不尽!必定不负重托,拿下庐江!”
袁术微笑点头:“去吧,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孙策抱拳:“末将遵命!”随即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大帐,准备率军攻打陆康。
袁术目送孙策离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孙策啊孙策,你可知道,我这是在借你之手,夺取庐江啊。不过,只要你为我所用,这庐江太守的位子,自然是非你莫属。”
孙策将陆康包围在舒县,这场围城战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攻城过程中,孙策的军队不断发起猛烈的攻击,而陆康则坚守城池,不屈不挠地抵抗着。
最终,孙策的军队终于攻破了舒县的城门,俘虏了陆康。当时的陆康已经是一个70虚岁的老人,面对被俘虏的屈辱,他无法忍受,选择了入狱。然而,仅仅一个多月后,陆康便在狱中去世了。
在这场惨祸中,陆家宗族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死者近半。只有陆康的儿子陆绩与侄孙陆议等几十人成功逃回了吴郡,幸免于难。
在陆康溘然长逝之后,陆家之中,悲痛之情弥漫,而其中最为伤心的,莫过于陆逊。陆逊自幼丧父,陆康不仅是他的叔爷爷,更如同养父一般,将他抚养成人。陆康对陆逊的关爱,超越了血缘的界限,他不仅亲自教导陆逊,更将全部的父爱倾注于他,使得陆逊在丧父之痛中,依然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在庐江攻防战爆发之际,陆康为保护陆逊及其他家族妇孺,决定将他们送离战场。然而,这一别竟成了永别。陆逊无法忘记,当日他离开庐江时,陆康那忧虑而坚定的眼神,那是一种既担忧家族未来,又坚决保护后人的复杂情感。陆逊一直期待着战事结束,能与叔爷爷重逢,但命运却残酷地剥夺了这一机会。
陆康的离世,对陆逊来说,不仅是失去了一位至亲,更是失去了一位导师和依靠。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陆逊被迫过早地成熟,承担起家族的重担。每当夜深人静,陆逊独自一人,眼前总会浮现出叔爷爷那慈祥而严肃的面容,耳边似乎还能听到他的谆谆教诲。这份思念,成为了陆逊内心永远的痛。
陆逊最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投奔荆州士徽。
这个选择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政治上的转变,更是他寻求复仇的开始。孙策导致陆氏家族遭受重创,成为了陆逊心中无法抹去的仇敌。
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与孙策抗衡。他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后盾,一个能够帮助他实现复仇目标的支持者。荆州士徽,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陆逊的最佳选择。士徽不仅能够提供给他一个安全的庇护,更能够给他一个对抗孙策的强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