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姜虽说知晓了赵政所在的地方,但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在那附近居住,她在赵国用的是楚国人的身份,一个楚国人费尽心思的留在一个秦国公子附近奇怪的很。
况且她在赵政这里给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变成秦国人的楚人,只是在赵国经商时顺带看一看他这个秦国公子而已,倒也不必为了他劳累。
所以楚姜并没有做什么多余的事,在与赵政相识以后,便继续起自己的事情,似乎之前做的那些只是一时兴起,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以后,便将其抛之脑后。
当然,一个小小的商人,也没几个人会在乎她做了什么,不过楚姜对此却格外小心谨慎。
现在不在乎不代表以后不在乎,她不能让人心有防备才是。
楚姜如同寻常商人一般,上下打点关系,疏通人脉,四处交友,与赵政再无明面上的交流,但私下里,年幼的赵政却是常常悄悄跑来与楚姜交流秦国的消息。
赵政早慧,却也只是年幼的孩童,正是依赖父母的年纪,将父亲视为英雄,对子楚的消息很是关注,楚姜自然也不会隐藏,不过秦国的消息传来速度很慢,所以楚姜额外也会给赵政说一说其他的事。
秦国国内政权分布,政策的来源,开国到现在的故事,楚姜如数家珍,小小的赵政听的认真,楚姜讲起来也诙谐幽默,引人入胜。
“商君大才。”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政虽然年幼,但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喜恶,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
“公子很是赞赏商君?”
“当然。”
赵政愉快的说出了肯定的答案,然后有些奇怪的看向楚姜:
“夫人说过商君的变法使得秦国国力迅速提升,成为强国之一,夫人不赞赏商君吗?”
“当然赞赏他,但他的变法哪里都好,却最终结果惨烈,公子能知道为什么吗?”
“是嫉妒?”
“有。”
有,那就不全是。
赵政低头思索半晌,有些不解的看向楚姜。
“你年纪尚浅,还未能理解秦国制度,你还记不记得我说的,秦国如今以军功授爵?”
在政治舞台上,改革往往意味着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商鞅变法触动了秦国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感,秦孝公去世后,失去靠山的商鞅自然成为了贵族们攻击的对象。
“我明白了,是因为商君让平民因军功而得到爵位,所以贵族便因此丧失了利益!”
少年恍然大悟,迫不及待的说出新的答案,向楚姜取证,只等着楚姜给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是,却不只是。”
还有别的原因?
贵族嫉妒商君权利,也记恨他把自己的利益分了出去,因此才来陷害他,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看出赵政的疑惑,楚姜也没卖关子,继续说到:
“寻找问题的原因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要从多个角度看,这只是在在贵族身上的两个原因,在商君身上也有原因呀。”
“一个变法往往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的矛盾,需要细致的规划和逐步推进,商君在推行改革时,过于依赖强力的手段,忽视了各方利益的平衡和调和,所以,在变法最有力的推动者秦孝公去世后,商君也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看着赵政若有所思的点头,楚姜欣慰的笑了笑。
“公子,强力的手段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但那个提供强力的人去世后,事情便不再可以估测了,我们要放出一部分利益,让敌人从内部被瓦解,我们对其分门别类,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谁偶尔可以成为朋友……”
所以,我的始皇陛下呀,有的时候,你也要放慢脚步才是,除了你,还有谁能压的下六国的声音呢?
“政儿明白了。”
多日的相处,赵政对楚姜的才学颇为赞赏,再加上楚姜对他格外温和,使得他和楚姜越来越亲近,从赵政在楚姜面前的自称,就可以看出他的态度了。
小孩子天然就看得出别人对他的喜恶。
“公子,你知道最后一点,要在谁的身上找到吗?”
谁?
赵政不需言语,楚姜便能从他的表情里看到这个字了。
“商君之死,最重要的原因,出自于惠王身上。”
秦惠王在处死商鞅后还保存商鞅的变法呢,可见对商鞅变法没有异议,他处死商鞅,最大的原因便是忧虑商鞅的权利过大。
楚姜并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看着赵政有些呆愣的样子,勾起唇角,轻轻的揉了揉小少年的头,却没有进一步解释。
他还小呢,不必太过急切了,这些已经够他消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