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沈柔一身红袍,身姿婀娜,面容精致,眉眼间透着温柔与端庄。
二人坐在马车里,相视而笑,眼神中满是爱意与默契。
马车缓缓前行。不多时,来到皇宫门口。他们携手踏入宫门,宫墙高耸,殿宇巍峨,处处彰显皇家威严。
沿着熟悉路径,朝着太后寿康宫而行。
一路上,宫女太监恭敬行礼。
终于,来到太后寿康宫,崔嬷嬷连忙恭敬行礼,并请他们进入殿内。殿内装饰华丽,太后端坐在榻上,神色慈祥。
二人恭敬下跪行行跪拜之礼,“儿臣(儿媳)给母后请安,母后万福金安。”
奴婢端来茶水,沈柔端着茶水递给太后,“母后请喝茶。”
太后欣然接过,轻抿一口茶后,放下茶杯,目光温和打量沈柔。“沐王妃,母后祝你们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白头偕老。”
“谢谢母后,有母后福泽庇佑,儿媳和王爷定幸福美满安康。”
崔嬷嬷捧着锦盒而来,太后把锦盒交到沈柔手中,“这是母后送你的新婚礼物。”
“谢谢母后。”
“起来吧!”
两人刚坐下来陪太后聊天,皇上带着璟妃和怡妃姗姗而来,上官云庭和沈柔连忙躬身行礼,“臣弟(臣妇)”参见皇兄。参见两位娘娘。”
“老九,沐王妃免礼。朕刚刚听说你们来母后宫里敬茶,朕带着璟妃和怡妃过来祝你们新婚燕尔。”
“谢谢皇上,有皇上真龙庇护,臣弟感激不尽。”
众人纷纷入座,一时间交谈声四起。
璟妃与怡妃经常来陪太后聊天,皇上对她们多了一丝丝好感,也经常去她们宫里过夜。
太后看在眼里欣喜在心,毕竟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也大不如前,能看到皇上对自己娘家人放下成见,怜惜她们,让她很高兴。
隔天清晨,到了三天回门的日子,上官云庭下朝以后带着沈柔母子坐着马车来到郡主府。
沈柔和上官云庭进入府内,姥姥忙不迭迎了上来,离的很远就伸手要抱抱上官珩,小家伙看到姥姥高兴的手舞足蹈,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姥姥抱着上官珩眼中满是慈爱,轻声询问:“我们珩儿想太姥姥了吗?”
小家伙高兴的手舞足蹈,沈柔连忙附和道:“珩儿,昨个没见到太姥姥睡觉都不踏实。”
“真的吗?我们珩儿想太姥姥了吧!太姥姥一天没见到你跟掉了魂似的。”
上官云庭连忙道:“姥姥,三个孩子突然回王府家里冷清很多,今天把奶娘和珩儿留下来陪您和姥姥姥爷。”
姥姥连忙道:“王爷,这万万使不得,珩儿太小,怎能离开爹娘,如果我们想珩儿就派人去王府传话给小柔,她带着孩子回来玩玩。”
“再说珩儿是皇家孙子怎能一直放在郡主府交给我这个乡下老婆子照顾,万一太后得知此事定会不悦。”
“姥姥,要不跟着我们一起去沐王妃住,这样也可以天天看到孩子。”
“小柔,我想孩子了就传话过去。”
“那也行。”
他们在聊天,沈楠带着上官砚和上官卿回来了,“大姐,姐夫,你们回来了。”
“今天中午怎么回来吃饭。”
“我知道你们回来,所以带着他们一起回来吃饭,明天我要回北州考乡试了。”
沈柔把孩子交给奶娘,奶娘抱着孩子去前院和上官砚俩兄弟玩耍。
沈柔歉意道:“小楠,原本我该陪你回去考乡试,但是大姐刚成亲一个月内不能让你姐夫独守空房。你二姐又要待字闺中也不能外出,只能命韩林陪你回去。”
“大姐,有韩林他们陪着就行,你别放在心上。”
“第一次考院试大姐不在京城,这次考乡试大姐又不能远行,总是错过你人生最重要时刻,大姐有些抱歉。”
“大姐,这几桩喜事赶到一起,你和二姐也没办法毕竟这是皇上赐婚。”
“不管谁陪我回去又不能代替我进考场,还是靠我自己发挥,所以你别这么想,有你们默默支持我,我一定考中举人。”
“我弟弟好样的。”
“那时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弟弟。”
“嘚瑟样。”
这时,丫鬟前来禀报午饭已备好。众人便移至饭厅用餐。
桌上摆满珍馐佳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用餐。
用过午餐,大家又聚在一起喝茶闲聊。
姥姥连忙催促道“王爷,小柔,三天回门不得晚回府,免得对家中长辈不敬。”
“姥姥姥爷,我们走了明日早点回来送小楠。”
“大姐,你还要照顾珩儿不用来送我了,我骑马随韩林他们一起出发。”
“没陪你回去我觉得有些亏欠你了,不来送你更加觉得对不住你。”
“那好吧!”
随后,上官云庭带着沈柔和孩子回沐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