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祯听完王寅的汇报后默不作声,待王寅退出大殿,李祯的眼光落在桌上的纸袋上,这是陈恪让王寅送上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的文章中,随着不断演变,至大盛王朝开始出现故事的形式。
而陈恪写过小说,李祯听说过孔乙己的故事。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因内容过于压抑而未能流传开来,但对那些学子们的影响却非常大。
李祯虽不喜欢这部小说,但不能不承认其中蕴藏的道理。
这时看着纸袋,李祯以为是悲剧小说,深深地吸口气,方才缓缓打开纸袋掏出一本书来。
这本书五十多页,被一根卷绳装订在一起。
李祯看看标题,“家”这个大字写得端端正正,带着一股庄重古朴的气息,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他喜欢书法,而眼中所见的小楷字可列大师级别。
来到这个世界后,陈恪的书法取得了质的飞跃,不仅李祯欣赏,包拯也在啧啧赞叹。
带着这份欣赏一行行往下看去,包拯的脸上开始严肃起来,这是一份防汛救灾预案。
这份预案写得非常详细,从组织危险地带的居民撤退、到设置临时居民点、以及如何排涝救灾......一系列的安排井然有序。
包拯对这份预案几乎是全盘接受,唯一的疑惑是出动左右厢军和天武军救灾的安排。
包拯疑惑,陈恪虽然在预案中做了详细的分析,但他仍然心存疑惑,沉吟一下缓缓说道,“我立刻安排下去,但出动军队一事需上报皇上和太后。”
包拯最终全盘接受了这份预案。
陈恪却低声说道:“大人宜早,属下担心这两天就会降下暴雨。”
包拯毫不犹豫地回道:“我即刻安排,随后进宫面见皇上。”
他是一个果断的人,立刻召开府衙会议,高中低层各级官吏全部参加,按照预案内容逐条部署下去。
就在包拯通知召开会议时,李祯已看完这部小说,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
这是一部喜剧小说,叙述了一个大家族的故事,养母与养子之间从猜忌开始,随之发生了一连串的误会,最后养子主动与养母沟通,母子和睦全家兴旺。
这部小说是陈恪昨晚热得实在受不了,为打发难熬的时间,头上扎着汗巾、手臂上缠着面巾辛苦写出来的。
在写这部小说时他吸取了“孔乙己”的教训,将悲剧写成了喜剧,一个个误会就是一个个笑点,让李祯在看这部小说不时发出一阵笑声。
等看完这部小说后李祯沉思一会,拿起一本奏折看看,吩咐张孜,“请长兴侯入宫。”
他用了一个“请”字,长兴侯刘艺是刘太后的弟弟,也是他的舅父。
当刘艺走进紫宸殿躬身行礼时,李祯从御案后站起身走过去,对刘艺轻声说道:“舅父平身。”
听他称呼“舅父”,刘艺急忙回道:“圣上、臣左武卫大将军长兴侯刘艺拜见皇上。”
刘艺不受“舅父”的称呼,坚持臣子本分。
这个态度不由让李祯想起陈恪的那句话,“对圣上而言只有忠臣良将,没有远近之人。”
这句话十分精辟,让他下定决心向刘太后推荐刘艺。
事实证明他的推荐没错,刘艺上任以来分得很清楚,在私是刘太后的弟弟,在公却是大兴王朝的长兴侯。
不论在私在公,刘艺都希望刘太后和李祯母子之间的感情十分和睦,还成为母子间的和事佬。
就凭这一点李祯就信任他,请他入宫也是带着一颗私心,见他坚决不受“舅父”的称呼,诚恳地说道:“我请舅父来是以外甥的身份请教您,请您坦率直言。”
说完这席话,李祯将手里的这份奏折递给刘艺。
而刘艺打开一看,竟是范泰上奏请设西北四路经略使,统一指挥西北战事的奏折。
而其推荐的这位经略使的人选竟是御史中丞杨国斌。
看完这份奏折刘艺气得脸都青了,合上奏折急切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
“西北地势复杂,元迁狡诈,而楚国公和曲昌候久经沙场,必有良策消灭元迁,杨国斌懂什么?”
因为李祯请教的态度,刘艺说出了心里话,坚决反对杨国斌担任西北四路经略使是有原因的。
按大兴王朝的军事设制,每路设置一军,日常的最高指挥官是统制,往下排是副统制、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
如出现较大规模的战争,朝廷会临时安排招讨使、宣抚使指挥两路或两路以上的军队,基本分工是招讨使为司令官指挥作战,宣抚使为参谋长负责出谋划策并指挥后勤。
而经略使却是一个地区的军事最高指挥官,相当于这个地区各路军的总司令,招讨使和宣抚使也要服从他的指挥。
所以刘艺坚决反对由杨国斌担任西北四路经略使。
这是李祯给他打消顾虑的结果,按照以前的规矩,三使均由文官担任。
这次出现了意外,刘太后让曹穆和曾乐行分别担任西北两路军的招讨使和宣抚使,并未遭到范泰等人的反对。
原因简单,这两位都是保皇派,他们巴不得让他俩离开京城。
而让杨国斌担任西北四路经略使,就是准备将三使的职位牢牢控制在文官集团手里。
同时还有一个目的,让杨国斌获得一点战功,为接替范泰做准备。
这点私心李祯能琢磨出来,刘太后更是一眼就看了出来,放下奏折缓缓问道:“皇上是何意见?”
李祯坦然回道:“今早、儿臣安排王寅询问陈恪,兴律两国的谈判底线在哪?陈恪回道:‘不要修改安定城盟约......’”
看过“家”这部短篇小说后,李祯对刘太后敞开了心扉,如实说出陈恪所言。
等他说完,刘太后叹口气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谭相坚持修改盟约,还是没有陈恪看得远啊!”
刘太后在李祯面前自称“我”而不是“哀家”,这是以娘俩的身份说话。
她肯定陈恪的建议,然后问道:“还有其他吗?”
李祯轻声回道:“娘、陈恪让王寅带回一句话,内行指挥外行是兵家大忌,楚国公和曲昌候对我大兴王朝忠心耿耿,宜信之。”
听他称呼自己“娘”,刘太后开心地笑了,随即问道:“陈恪竟知范泰的奏折?”
李祯回道:“当时儿也纳闷,于是询问王寅,陈恪为何说出此话?”
“王寅回道:“小部队的焦老三和王小乙跟随曾侯爷前往西北征战,陈恪十分担心。”
“陈恪说:‘将士为国战死沙场死得其所。但因外行的瞎指挥而死在沙场那就太冤了。’”
李祯的解释合情合理,陈恪有两个兄弟就在西北战场,是因担心而提出建议的。
刘太后理解陈恪的心情,轻轻点点头,然后轻声问道:“你接受陈恪的建议?”
李祯轻轻摇摇头、低声回道:“儿心中疑虑,请舅父前来以外甥的身份向他请教,舅父坚决反对范泰的奏折,所言与陈恪相似。”
听他请教刘艺让刘太后高兴,陈恪毕竟是外人,而刘艺却是自己的亲弟弟,李祯还是相信自己人的。
有刘艺的话,刘太后也不想接受范泰的奏折,但她还是迟疑,轻声说道:“由文官担任三使本是祖制,这次已是例外,当时范泰等人没说话。”
“这次他们一定搬出祖制,曹穆和曾乐行就不能担任招讨使和宣抚使了,如何是好?”
刘太后的政治经验确实丰富,知道范泰等人的底气,如不任命杨国斌担任西北四路经略使,他们就会搬出祖制,届时就要免去曹穆和曾乐行的职务。
刘太后知道他们的用心,这些人的私心太重,完全没考虑国家利益,可虽然恼火,面对这种局面她也感觉无力。
而李祯却取出陈恪的短篇小说送到刘太后面前,低声说道:“娘、陈恪写了一部小说,儿看了感觉十分有趣,孝敬娘了。”
听李祯提起这部小说,刘太后诧异,看看李祯手里的这本书,不知他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