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上官仪这样,虽然入了佛门,但是不剃发的就叫做“在家居士”。
顾名思义,光头和尚叫出家人,有头发的就是没出家的,但是又在寺庙修行佛法的人士。
从这个寺庙,会收留许多像上官仪这样逃难的人,带发修行就能看的出来。
这个寺庙的和尚,是真的“以善为本”。
因为无论是在隋朝还是唐朝,想当和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剃个头就行了,是有律法明文规定的,起码得成年。
因为和尚不用缴纳赋税,还要参加兵役,还得是真心皈依佛门才行。
朝廷也不傻,就算佛门收了你,也得经过朝廷的考试。
考试及格后会颁发度牒,只有获得度牒才算是合法的僧人,才能正式剃度出家。
但是九岁的上官仪,就直接被主持收下了。
这完全是大业十三年的时候,天下到处都是起义军,到处都是叛乱,谁管你寺庙的和尚是不是多一个少一个。
而且主持自己也知道,养着像上官仪这样一群“在家居士”,将来肯定还俗。
但还是养着了,并且来者不拒,完全是出于这位主持的慈悲为怀。
虽然上官仪只是在寺庙待了不到一年,但却认识了很多高僧。
只因为上官仪曾经待过的这个寺庙,是隋朝很有名的寺庙,出了不知道多少得道高僧。
甚至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僧人,去挂单,还有参学。
挂单,就是云游和尚去借宿,把自己的衣挂在名单之下,故称挂单。
参学,就是别的寺庙的和尚僧人,来到你的寺庙和你谈论佛法,向你请教问题。
而上官仪待过的这个寺庙,那是来者不拒!
足可见这个寺庙之大,香火之鼎盛。
玄奘和法琳都曾经去过这个寺庙参学,而且还对上官仪印象深刻。
因为上官仪是“神童”!
别人看几年都看不懂的经文佛书,他一个月就想明白怎么回事。
每当寺庙来参学的僧人和尚,他都会跟着在一边听,或者跟着讨论。
而玄奘和法琳,他们两人更不得了!
比上官仪还牛逼!
法琳,俗姓陈,颍川人。
颍川这地方总是出人才,三国时期就猛猛出。
他出生的时候,是南北朝时期,南方最后一个王朝,陈朝,陈宣帝太建四年。
他就是陈朝的皇室分支,只不过没多少血缘,就和李渊的建国之后,只要有点血缘的李姓子弟都封王一样。
他爹就是被封了郡王。
可是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期间,所有的王朝君臣都是不守“礼法”的。
皇帝要么不如狗,被“超级大权臣”想杀就杀,想换就换。
要么就是昏庸无能,奢侈享受嚯嚯百姓。
大臣要么是“超级大权臣”,牛逼的敢杀任何人,要么是篡位自立。
要么是地方上的武将或者州牧刺史,拥兵自重,自立当皇帝。
陈朝,这个把自己家族的姓立成国号的国家,只有三十二年,换了五个皇帝。
最后的皇帝陈叔宝,更是在国库空虚,北隋陈兵边境的时候,还大肆享乐,修建宫殿,强掳民女为妃。
这样的国家不亡都不行。
法琳这个陈朝宗室子弟,十四岁的时候就因为国破家亡,躲进了寺庙当了和尚才没死。
他从小就过目不忘,看佛经的时候,看一遍就记住了,别人半天都读不顺,他看完一页又一页。
一开始他还能跟着师父学,但是五六的时间,就把师父给问倒了。
他的师父一看这孩子了不得啊!
你这是成佛的节奏啊!
我这个寺庙太小太破,别耽误你了。
法琳二十岁就因为本事太大,问题太多,只好出门去别的寺庙参学,请教佛法。
结果游历了江南和中原,没有厉害的得道高僧能教他,他只好自己参悟佛法。
就在青溪山,鬼谷洞隐居起来了。
十年后,隋文帝六十岁大寿,听说了中原有个得道高僧,叫法琳,想请他来给自己的大寿讲讲经。
这之后,他就成了隋朝皇室的“御用讲经师”。
接着隋炀帝登基,又是挖大运河、又是建长城、又是三征高句丽。
法琳本着出家人的慈悲为怀,想劝劝隋炀帝。
结果被隋炀帝大骂一顿,被剥夺了度牒,不准当和尚,赶出了长安。
你不让我当和尚,那我就当道士。
后来,李渊把长安打下来了,推举隋朝的宗室当了第三位隋朝皇帝,自己当了“超级大权臣”。
就是义宁元年,法琳着黄巾道服,当了一年的道士。
这个隋朝第三位皇帝,就是被李渊拿来过渡权利的,当了一年就被李渊逼着禅让了。
武德元年,李渊就把法琳的度牒还给了他,还请他当自己的“御用讲经师”。
但法琳不乐意,都吃了一次亏了,明白伴君如伴虎,就离开长安去参学。
随后在中原的一个大寺庙里,结识了上官仪、玄奘。
三人都是神童,一聊起来那就没完没了,互相都能明白自己的观点。
快五十的法琳,和一个九岁的娃娃、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互相成了忘年交。
随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当上了皇上。
为了证明自己,拉拢声望,不仅是拉拢了崔家这样的北方领头家族,还在宗教方面,在长安外五十里的南山,给法琳弄了一个,龙田寺,让他当住持。
法琳一开始不乐意去,骄傲的很,不跟你们皇帝玩。
但架不住李世民能来事,说这里的隔壁就是道教的太和宫,你得来给佛教撑场子,不能让道教把佛教比下去。
别看法琳当过道士,那是迫不得已,他只会出家,当不成和尚只能当道士。
这会儿李世民都这么说了,加上玄奘这会儿,已经打遍大唐佛界无敌手了,自己这个老大哥还不如他。
就接受了李世民的邀请,当了这个官方寺庙的住持,成了官方和尚。
本来玄奘跟自己说,想求自己帮忙干一件大事,弘扬佛法,振兴佛门的大事。
法琳这会儿都五十了,被玄奘感染,也想和忘年交一样,为佛门贡献点自己的力量。
就在广通渠的这个寺庙等他,两人就在这里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