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当初最受宠的莫过于眼前这位玉王;假使那时他就表现出些许渴望权力之心,只怕现在坐在那个位置上就不会是现下的那位帝王了,历史也许会因他而改写。
看到玉王到场后,长公主脸上的神情有了微妙变化,她的表情显得有些僵硬。
随即她站起身来,笑着迎接道:“原来皇兄到了。近年来您常游历山水间,想不到今日竟然亲临此处。”
言语中透出一丝惊讶与无奈。
待其走近,众人才发现长公主身上穿的是不同于平常款式且颇为华丽的宫装,这件衣服不仅做工精细,而且质地优良。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领子周围绣着两条彩绘金龙,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这类图案本属于至尊无上之人专有标志却被她用于服饰上,显得极其不寻常。
令一旁静观其变的凌熠辰眼中闪过一抹意外之情,显然他也没料到长公主会有这样的举动。
只见玉王平静地微笑道:“好了,请皇妹先坐吧。公公麻烦给我搬张椅子过来,随便摆在哪里都可以,不必太过正式就是了。”
他对自己的到来显得非常从容不迫,完全没有被周围的气氛所影响。
要说控制现场的情况,他的资历比起长公主来显然更加深厚。
即便是位高权重的太监首领也无法提出异议。
于是乎,先前长公主想要模仿古代“垂帘听政”的姿态反而显得更加荒谬和可笑。
朝中官员们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个事实,
毕竟他是亲王,并且还是前任天子的同母弟,
即便想干涉未来的皇位继承人选也并非不合理的举动。
于是宦官首领立刻按照命令迅速安排好了座椅,
在此期间,玉王经过谢大人身边时特意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但那一瞬间的眼神很快就消失了。
几乎没人注意到他的举动。
由于玉王手握军权,他在言语上所拥有的力量远远超过了长公主。
“你们还愣在这里做什么?赶紧开始吧。”
在座位上坐稳后,玉王微笑着对众人发出了指示。
原本大理寺卿正准备上前表达对于二皇子的支持和赞美,
却被玉王挥手打断:“你已经说了很多了,换一个人来讲讲吧。”
听到这番话后,二皇子脸色立刻变化了,看起来相当尴尬和难堪。
然而玉王绝不是像长公主那样容易被说服的人,平日里给人的印象是轻松随意,此时此刻突然介入其中,让在场没有人能够完全看穿他真正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大家都不得不保持沉默,静静等待事情如何发展。
倒是余州宁站了出来,手中拿着一块记录着重要信息的玉简,向大家行礼说道:“依照微臣的理解以及祖宗遗留下来的制度规定来看,嫡出的长子理应是继承大统之人。而齐王作为太子之首,由他来接手帝位是最符合道义之举。”
站在凌熠辰这一方的群臣们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支持余州宁的看法。
而支持二皇子的人当然不乐意了:“自古以来,嫡长子制度的结果又有多好?前朝的成文帝,不就是身为长孙,最终还不是被他的叔叔夺去了权力,根本无力守住江山。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为什么要重蹈覆辙呢?”
“我们觉得,君王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仁德并重,二皇子一直以来都深受先帝的称赞,认为他仁慈贤明,这才是一个真龙天子应有的美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福于民,使得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他们这番言辞似乎颇有些道理,然而奇怪的是,余州宁等人听完后并没有再加以反驳,也没再多说什么。
只是面露沉思的表情,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论述。
这让二皇子及其支持者们以为自己已经占了上风,脸上不禁露出得意之色。
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余州宁等人并不是认输,而是在默默地衡量着局势的发展方向。
尤其是这位二皇子先前就参与朝政多年,并且在近期一直在代为处理皇上的一切事务,朝中的许多大臣都看到了他在政务上的出色能力。
他们在心底也明白,余州宁等人即使继续争论下去也无济于事,只会白白耗费口舌,因此选择了沉默。
因此,二皇子更是信心满满,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笑容,心中自认胜利已在眼前,几乎已经是囊中之物。
玉王听到这里微微挑了挑眉,目光轻轻地扫过满脸得意神色的二皇子,随后轻哼一声。
那声音并不响亮,但却带着几分意味深长,仿佛是在表达什么。
随后他点了点头赞同道,“没错,我觉得老二确实有能力承担重任,不仅经验丰富,处事得当,在当前局势下完全可以作为下一任天子的最佳候选人。他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突如其来的赞同让二皇子直接望向玉王,本以为最大的阻力会来自他,没想到竟然如此轻松地就被解决了。
原本紧绷的心弦顿时放松了许多。
就连长公主也不由自主地感到困惑起来,她几次侧目打量着玉王,紧抿着双唇思考了一会儿,总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存在。
按照常理判断的话,应该还有一场激烈的辩论才是正常的情况,毕竟谁都想通过这样的争执获取更多的利益。
然而现在看来情况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明了。
这么迅速达成一致,哪里还有她插话的机会呢。
正当她准备出言反对时,
玉王却似乎早有预料,脸上带着轻笑补充道:“但是齐王也不能被排除在外。毕竟,作为太子的长子,我建议可以暂时先让老二登基,而老大则负责辅佐一段时间。”
“治理国家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责任,需要兄弟间同心同德。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着诸多挑战,更需要各位臣子们精诚合作,共谋国事,这样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说到这里,玉王微笑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袖口,手里的小石子也停止了滚动,“我觉得这样安排下来才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在他说话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他说的那个“暂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