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唐雎一个人能拿剑威胁秦王,还是相信我就是秦王】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这个秦王是谁也没说啊?”
【来一篇语文书里最扯淡的课文。】
【扯淡?这能用来形容语文书吗?】
【人物扯淡,故事扯淡,用词……,哎呀,啥都行,又不是说语文书的坏话。】
【你这样的话,还真有一个很扯淡的故事】
【唐雎,拔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止于此?】
评论[照《唐雎不辱使命》的节点计算时间,那个时候唐雎应该已经130多岁了,咋的秦始皇没找着的长生不老药他给找着了呗]
嬴政:合着那秦王是我呗?
我不是秦始皇吗?
还有,他没那么弱吧。
[然后我们语文老师还在那里,就是讲什么唐雎什么勇敢,什么人品好什么什么的,但是我觉得秦王没那么胆小吧,人家统一六国呢,我的妈呀,我感觉这篇课文就好比在说脚盆鸡来威胁我们,然后我们吓得给他道歉了]
“咦,这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脚盆鸡太恶心了,这两件事不能这么说。”
[一统六国的是秦始皇,不是秦王,孤陋寡闻,只要都是秦王,就是嬴政]
[书上注释是嬴政]
“你觉得这事怎么说。良之兄”
“依我看,十有八九是子虚乌有之事。漏洞太多了,比如年龄差距就很让人费解。”良之兄抿了一口茶说道。
[才学过唐雎不辱使命,其实是有理有据,不算扯淡,特别是秦王的那个长跪,并不是跪下,因为他本来就是坐着的,只是直起身来,表示对唐雎的尊敬,因为他一开始是看不起安陵国,看不起唐雎的,直到唐雎拔剑的时候,秦王才对他尊敬起来]
“那这算不算欺软怕硬?”
“一个皇帝怕什么,皇帝不都有侍卫吗。”
[秦始皇的配件,目前网上给到的答案大概在这个1米2或者说1米6之间这么长的剑,他的身高大概是1米9,甚至接近两米,他之前当过质子过的那生活确实挺那啥的,所以他的体质是很强的,再加上这么高的身高还是要玩剑的,只要及时反应过来,往后躲两步,把剑拔出来,那个唐雎基本上就死了]
“有道理,有道理,即便秦始皇武力不行,至少拖延到救兵赶来也是可以的。”
“漏洞百出的,怎么能误导别人呢”
[这就是以前编造的,跟历史没关系哈]
“还真是编造的!”
“孩子们都学这个,那怎么行,学习一个编造的故事,不得把孩子教坏了!”
[我觉得原文应该是“秦王色怒,拔剑杀之。秦灭安陵。”]
嬴政点点头,没错,朕也是这么想的,好歹是一国君主怎么把他描述的那么无能。
[野史,战国策原作者为了专门来贬低秦始皇,夸大唐雎这种有胆识有才能的普通人的,且任何人拜见君王时都会进行搜身,或屋外设有守卫,就算唐雎将暗器带入宫内,秦王只要一吼就肯定会有人来,作为一个君王他不可能傻到遇难都不肯叫一声]
[我语文老师告诉我这是后人写的,后人在编写故事的时候会带一点儿自己的看法,那个时代秦始皇就是一个形象很差的人,所以就会出现故意抹黑]
“也正常,人有七情六欲就会有所偏爱,有所厌恶的。自己写的东西肯定带点私人情感。”
“是啊,所以要想知道真相就要摒弃个人想法,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