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转至公元698年的秋季,九月十九日的上午,太平公主府内一片宁静。突然,一名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名家仆匆匆来报,魏王武承嗣病逝了!
太平公主听罢,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但那笑意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她迅速整理了一下府中的文件,便匆匆赶往皇宫。
皇宫里,明堂大殿已经聚集了许多官员,议论纷纷,皆为武承嗣的丧事。此时的李春晖,已十余日未在控鹤府上课。因为控鹤府按照武则天的旨意,需要另选场地迁建规模更大的控鹤府。
李春晖在房间里温习了一些诗词方面的知识后,决定穿越到武承嗣的世界里。他默念起《灵飞真经》十字咒语,元神再次飞离肉身,穿越时空的层层迷雾,最终降临在了武承嗣的人生轨迹中。他来到了一个充满权谋与斗争的年代,一个武则天正一步步走向帝位的历史节点。
公元684年,武承嗣凭借与武则天的亲属关系,迅速攀升至高位,成为礼部尚书。他不仅是武则天的侄子,更是她称帝路上的得力助手和清道夫。武承嗣深知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来源于姑姑武则天的宠信,因此他不遗余力地为武则天的帝业铺路,成为武则天称帝路上的清道夫。
在这一年,徐敬业和骆宾王在扬州起兵反抗武则天的统治。消息传至洛阳,朝堂之上议论纷纷,许多大臣主张招安或和解。然而,武承嗣却站在朝堂之上,他的声音坚定而冷酷:“去唐家子孙,诛大臣不附者。唯有如此,才能永绝后患。”
武则天坐在宝座上,听取着各方的意见,最终她的目光落在了武承嗣身上。她知道,这个侄子的决断和手段虽然残酷,但在这个充满斗争的时代,却是必须的。
“就依你所言,武承嗣。”武则天的决定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朝堂。
李春晖的元神在一旁静静观察,他能感受到武承嗣的决绝和冷酷,以及武则天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威胁的无情打压。
武承嗣这样为武则天卖命,自然是有回报。在公元685年的秋色中,武承嗣,年仅三十六岁,便以非凡的手腕和权谋,登上了当朝宰相的宝座。他心怀壮志,坚信“武氏当有天下”,便开始积极策划,为提升武氏家族的声望和影响力而出谋划策,为武则天的帝位之路铺就舆论基础。
那年九月,武承嗣向武则天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建议——追尊武氏的祖先,建立武氏七庙。他极力主张削弱唐室的影响力,提出“去唐家子孙,诛大臣不附者”,以巩固武则天的统治地位。
到了688年五月,武承嗣更是巧妙地在一块白石上凿刻了“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字样,并用紫石和杂药加以装饰,通过雍州人唐同泰之手,将其作为“天授圣图”献给了武则天。这一举动深得武则天的欢心,她欣然接受,视之为天意的象征。
然而,公元688年的风云突变,李冲和李贞父子起兵反抗武则天的统治。消息传来,武承嗣再次站在朝堂之上,他的声音冷酷,向武则天提出了无情的建议:“陛下,李唐宗室不死,您的帝位就永远不稳。必须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他的这番话,几乎宣告了唐朝宗室的覆灭,为武则天稳固帝位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通过这些举措,武承嗣不仅巩固了武则天的皇权,也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为了武则天能顺利登基,武承嗣进一步推动君权神授的迷信活动。东魏国寺的僧人法明等人献上了《大云经》四卷,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生,注定要在人间主宰一切。在这种氛围中,
公元690年10月16日,农历重阳佳节,洛阳城沉浸在一片喜庆与祥和之中。这一天,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明媚而温暖,照耀在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城之上。李春晖的元神穿越层层迷雾,降临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则天门楼巍峨耸立,金碧辉煌,楼高百尺,直插云霄。门楼之下,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万众瞩目,文武百官、黎民百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武则天,身着龙袍,头戴帝冠,从则天门楼缓缓步出。她的面容庄严肃穆,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智慧的光芒。龙袍上金丝绣成的龙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云驾雾,翱翔九天。帝冠上的珠帘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叮咚之声。
随着武则天的出现,全场肃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即将成为“圣神皇帝”的女性身上。她缓缓走向楼前,站立在高台之上,俯瞰着下方的众生。
“朕,武则天,今日登基称帝,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她的声音铿锵有力,响彻云霄,传遍每一个角落。
广场上的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山呼万岁。礼炮齐鸣,烟花绽放,整个洛阳城都被这喜庆的气氛所笼罩。
武则天宣布大赦天下,她的宽宏大量和仁慈之心,让百姓们感到温暖和安心。她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建立武周,定都洛阳,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李春晖的元神在人群中穿梭,他能感受到这个历史时刻的庄重与神圣。他看到了武则天的决断和气魄,也看到了百姓们对新皇帝的敬仰和期待。
在这个重阳节,武则天的登基仪式成为了千古流传的盛事。这一天,不仅是武则天个人荣耀的巅峰,也是整个国家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而李春晖,作为穿越时空的见证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切的非凡与伟大。
武则天改唐为周,自立为“圣神皇帝”,开启武周的新纪元,其实是武承嗣一伙人大外宣的杰作。
在武则天登基之后,她迅速地巩固了武氏家族的显赫地位。她下旨在洛阳,这座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建立了武氏的七庙,以此追念并尊崇武氏的祖先。
她的家族成员也获得了丰厚的封赏,亲族中人被封为王爵,享有崇高的荣誉和权力。
武承嗣本人更是被赐封为魏王,任文昌左相,这是实实在在的第一宰相职位啊。他还获得了千户的食邑,并承担起监修国史的重任,他的权势达到了人生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