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学生返校报到交学费发课本,初九正式开学上课。小改用了一个星期时间,把寒假写的《马大哈过年记》整理好交给语文老师批改。没重生前,小改全职带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每天睡前都要打开西红柿畅听,听里面的小故事,记忆最深的有米小圈系列丛书、父与子、植物大战僵尸、还有各种小神探之类的,《马大哈过年记》仿照了米小圈上学记和父与子的写作手法,描写了新年的各种习俗,和走亲戚的见闻以及各种安全小知识,通篇以幽默的形式体现各种小知识小常识。
语文老师用了两天时间看完后,把小改叫到办公室聊了聊,最后把书交给了校长。校长是学校唯一一个公办老教师,老爷子都快退休了,一辈子教书育人,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他老人家的见识,经验,人脉等可是小改语文老师拍马难及的,毕竟语文老师曾经也是他老人家的学生。
校长看完后,给了小改省儿童文学社的地址,让她起个笔名投稿试试。老爷子那天和小改聊了很多,很肯定小改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是给小改打预防针,怕万一没过稿,小丫头接受不了。中心思想就是这次投稿只是试试水,不行了我们继续努力,要有被退稿的心理准备云云。于是小改就在正月十五过后的一个星期天,买了信封及邮票,把稿件寄走了,除了语文老师和校长,没人知道小改投稿这件事。
稿件过不过,什么时候能过,这都不是小改能决定的事了,小改能做的,就是每天好好上学,放学回家放羊,监督弟弟写作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啥的,让杨母不那么累,多少能喘口气。
果然,因为小娅退学的事,母女俩冷战了,杨母是饭照做活儿照干,就是把大闺女当空气,杨小娅是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就是不去上学,也不主动找杨母打破僵局,任由这尴尬冷战的状况持续。
这天,小改实在受不了了,找杨母聊天道:“妈,你确定今年春天走?”
“嗯,都和你爸说好了,去了把住的地方好好收拾收拾,再找点零活干,你爸今年帮一个老板看地。”杨母继续着手里的活计,头也不抬的回。
“看地?啥地?”小改一脸疑惑的问道。
“就是棉花地,人家包的地,没时间管理,让你爸管,每个月给工资。”杨母解惑道。
“那什么时候走?”小改接着问。
“你爸说那边是清明节前后播种,一般播种后十来天出苗,出完苗才慢慢的忙起来,我大概那时候去,不然怕你爸忙不过来。”杨母想了想道。
“你一个人去?”
“不是,前面刘庄有人去,咱庄你云姑也准备去,我们一起。”
云姑是小改大奶家的小闺女,她和杨父是没出五服的堂兄妹。一家子都在娘家生活,不是倒插门,孩子还是和爸爸姓。好像是老公爹太偏心小儿子,经常拿他家东西补贴小儿子,闹的太僵就拖家带口的回娘家住,刚好她哥去鄂省生活,好多年都没回来过了。反正小改记忆里就没有那家人的存在,倒是时不时会听到他们的名字。家里只留下一个老娘。刚好云姑回来也能照顾老人。
“云姑也去?没听说呀!她家不是过的挺好的吗?都有谁去?”小改疑惑的问。
“你云姑和你姑父先去,等稳定住了再接孩子们去,到时候你们几个小的有可能会一路走。你大奶管的太严了,赶个集回来,给了多少钱,花了多少,还有多少她都能算出来,你云姑手上一分闲钱都没有。”
“真的?这她都能算出来?真有本事。”
“啥本事,算计抠闺女的本事?你云姑也是没办法,孩子们慢慢都大了,以后花钱的地方通多哩!也不能就这样坐吃等死的。就决定也去疆省看看。”杨母一脸不屑的道。
“妈,算算时间你没多久就要走了,以后再见不知道是一年后还是两年后,你就这样和我姐冷战着?”小改小心翼翼的问道。
“我们小时候是太穷了,一天学没上过,你看看不识字多作难,连个门儿都不敢出,出去两眼一抹黑的,哪儿是哪儿的都不知道。”杨母苦涩的说。
“我知道,你想让她多读书,可问题是她读不进去呀!”小改无奈的道。
“我就是怕她以后过不好后悔。苦日子妈过够了,想让你们都能轻松点儿。咱八辈贫农的。除了上学,没有别的出路。”杨母叹了口气接着道“你看你姐,让她上个学,就像逼她去坐牢似的。我倒是想上,可是没条件呀!”
“那咋办,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劝也劝了,她自己学不进去,能有啥招儿。”
“谁说不是,我也不是不想理她,实在是看见她就来气。”
“恨铁不成钢呗!我理解,可是你也不能就这样吧!回头你走的时候也也不放心不是?”
“你理解个屁,小小年纪口气还不小,算了,写作业去吧!啥心都操,小心以后长不高。”杨母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