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阳交代之后,又在旁边指挥了一会儿,兄弟们就已经控制好了火候。就这样烘烤了一天,等到晚上,林东阳让兄弟们把熏制好的肉块拿了出来。这时,香辣鲜美的味道扑面而来。林东阳小手一挥,告诉兄弟们今天加餐,把各位兄弟乐得嗷嗷大叫。这东西一闻就老香了,让人胃口大开。李三子更是目瞪口呆,心想自己可真是白吃了这么多年的肉干。
饭桌上,每位兄弟都分到了几块肉干。这个熏制肉干有着烟熏香味,混杂着各种调料的香气,在微风中飘散开来,仿佛有魔力,让人闻一次就难以忘怀。一口咬下,各种调料的味道在舌尖绽放,既有食材本身的醇厚,又有调料带来的刺激,让人感到极大的满足。兄弟们围坐一桌,分享美食,边吃边聊,笑声此起彼伏,给人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感觉。
晚饭过后,李三子围着林东阳转来转去,林东阳只是撇了撇嘴,对李三子说:“你就别想了,这个方法你们村里是用不上的。”李三子不甘心地问:“为啥呀?”林东阳答道:“我就问你,胡椒你放得起吗?”李三子哑口无言。要知道,一两胡椒一两金,并非戏言。而且李三子心里也明白,这算是个秘方。自己村子除了给林东阳的秘方,也没什么可以交换的了。他还听李大哥和李老爷子说过,林东阳不收其他村的猎物是有原因的。
林东阳的意思是,他家小业小,如果把其他村子周边的猎物全收了,一是不好卖,二是断了其他人的财路。比如镇上大户人家的管家或是酒店里的小二,这些人都靠着收一些野物挣点小钱。这些人虽是小人物,但联合起来,林东阳也吃不消,而且犯不着得罪他们。
李家村能和林东阳搭上关系,也是因为有这个机会。要不然,就算他们白把这个秘方给林东阳,林东阳也不会要的。毕竟这个秘方的缺点很多,尤其是被秘方泥土涂抹的罐子,不能经过二次搬运。只要动一次,里边的东西就得马上吃完喝完,要不然过几天就会坏掉。
所以李大哥并没有跟林东阳狮子大开口,只是要了一个出售货物的渠道。毕竟李家村在深山里,他们这些人根本不怕山里的虎豹之类的。全村人基本上都靠打猎为生,但打来的猎物也面临着尴尬境地。你打的猎物再好,运到镇上要是没人买,就会腐烂,带回去也没用。所以大家虽然守着山林,却也都饿着肚子。
而现在,林东阳的铺子不分什么猎物都收,这一车就让他们收益不少。所以李大哥临出门时就交代过他们,少说话,必须听话,就算人家让跪下也得老实跪下,因为这是整个村子的出路。当然,林东阳并没有欺负他们,所说的收购价格其实跟他们平时卖的差不多。
最主要的是,他们带来的猎物全部都收下了。所以李三子听了林东阳的话,并没有过多纠缠。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平时要多在林东阳眼前晃悠,这样林东阳有什么好事也能带上他。
能被李大哥留下的人,还是有自己的优点的,最起码他留了个心眼儿。林东阳不是小气的人,他告诉李三子,忙完了若不着急,没什么事的话,就多到镇上去走走。林东阳的意思是,他不知道山上有什么东西,但如果李三子上镇上逛一逛,看看有什么东西能卖,到时候可以一起运过来,他可以收购下来。李三子觉得确实如此,不管怎么说,自己山上有什么东西自己最清楚。不过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到了冬季,街上贩卖货物的人也少了。
不过林东阳也说,只要现在把生意做好,等到来年春天,李三子再上镇上看看也不迟。李三子谢过林东阳的好意,也明白了林东阳的聪明,他给自己指出了另外一条路。他听说村里人还把一些蘑菇、野菜之类的拿来卖,这对李三子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毕竟山上这些山珍还是很多的,平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烂掉。
而且林东阳还说,这些东西可以晒干之后拿来卖,这样他们就可以攒很多东西,然后一车拉过来。李三子无比感激林东阳,他觉得在林东阳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见识到了很多东西,至少又给村子找到了一条出路。
其实,林东阳对李三子还是有所欺瞒的。就说烤肉干,只要林东阳提供白糖,林三子就能做出优质的肉干。不过,白糖对林东阳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以至于他现在自己都不敢贩卖白糖。说到底,还是本钱不够。现在罐头生意之所以能卖得这么好,就是因为没人知道白糖这个东西。罐头虽好,但它有季节性,且针对特定人群,不是大众都能用到的。
而糖则不同,在古代,糖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在有些时期,糖被用作货币,因为它价值稳定且易于保存,所以红糖的生产和销售往往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林东阳能用红糖做成白糖,一是因为余老爷,二是因为县衙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林东阳常说的家小业小,有些事真的不敢沾。所以,就算刘四婶家手握那些秘方,也不能变成现银。一是因为没钱买制作东西的调料,二是一旦被人盯上,就会从各个方面受到打击。因此,没有点儿能力的人,就算有秘方,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灾难。
林东阳根本就不敢让别人知道白糖的事。如果被人发现,就算他在县衙有关系也保不住他。到时候白糖被收归国有,他连能否随便使用都不敢保证。更何况,罐头的生意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容易就能被人仿制。
现在别人都以为林东阳是通过秘方,用红糖调配出来的罐头,所以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当然,这也是因为林东阳现在有了一定的资本。有钱有势的人不想因为这点小钱来找林东阳的麻烦,觉得得不偿失;没权没势的,也惹不起林东阳。
想到这里,林东阳起身查看孩子们读书的情况,毕竟他们才是林东阳以后最大的靠山。林东阳来到林东明等人学习的地方,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后,便坐在旁边拿起一本书看。虽然林东阳不参加科举考试,但他觉得还是应该多看看书,以免日后被人骂了却不知情,还笑脸相迎。这是林逸风告诉他的,听有文化的人骂人,不带脏字,林东阳也表示赞同,没事时就会来看看书。
林逸风在旁边不时地向穆泽洋提问。林东阳曾听林逸风提起过穆泽洋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李秀才考他时,他刚刚接触书本,对书本根本不理解,所以发挥不出太多能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现在终于能做到过目不忘了。不过,背诵下来并不代表能熟练应用,所以林逸风他们没事就会提出一些问题,让穆泽洋随时都能把书本里的知识调动起来。这样通过长期锻炼,他就能做到融会贯通了。
现在,林逸风对穆泽洋抱有极大的信心,觉得穆泽洋以后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就像林东阳说的,只要他能记住,就能把别人的东西拼凑成自己的。林逸风刚开始对此不以为然,但经过大量记忆和学习后,穆泽洋确实能写出不少文章。
虽然这些文章并不出众,但也还算可以。而且,林逸风给了他一些指导,现在穆泽洋写出的文章就属于常说的四平八稳。这样一种文章风格反而更能吸引一些文人的喜爱。毕竟,穆泽洋的记忆力很强,随便就能引用论点,堆砌辞藻,加上他平实的语言,这就形成了属于穆泽洋自己的风格,为他提供了进步的空间。
林东阳听后,直接找到穆泽洋,告诉他不要在意。毕竟,他们最初的目标只是考上童生。至于其他的,放心大胆地去做便足够了。穆泽洋听了林东阳的话,心里果然安定下来。起初,听了林逸风的赞扬,他确实有些战战兢兢,心理压力过大。现在有了林东阳的开导,他立刻放下了心理负担。
他对林东阳有着绝对的信任,林东阳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哪怕林东阳现在告诉他不能考童生,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当然,林东阳并不知道穆泽洋心里的想法,也不了解他会如此脑残。林东阳只是根据后世的经验,能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并开导他们。
因此,即使县试即将来临,三个孩子也没有太过紧张,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林逸峰风也没有给他们施加压力,认为尽力就好。如果这次不成功,还有下次;如果实在不成功,还可以做生意赚钱。林逸风的心态现在也放宽了,他对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反而他对秀才的考试更有信心了。